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格局时空格局变化是近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处于产业转移期的泛长三角地区为例,以工业能源消费为对象,分析了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5个年份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和演变规律,探索了产业转移对碳排放格局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工业碳排放稳步增长,高值区集中于长三角核心区;碳排放增长的区域差异较大,热点区域由长三角核心区向外围区转移;碳排放格局发生变化,排放重心呈现先东南向、后西北向移动的态势;工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空间分离,但移动过程类似。研究认为,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各地区工业产值、产品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与碳排放格局变化具有较大关联性,是影响区域碳排放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的动态特征及演变趋势,对指导城市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5、2020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按照最近邻法进行监督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构建测度模型等方法,对郑州市近10年间土地利用时间、结构和重心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看,不同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和特征差异明显;2010-2020年有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林地和水域面积在2010-2015年间不同程度减少,但2015-2020年间则增加趋势明显.(2)从土地结构转移来看,2010-2015年间,耕地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2015-2020年耕地大部分流入建设用地和林地,少部分转变为水域.(3)从重心模型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偏移,林地重心向西北部偏移,耕地重心向东南部偏移,水域重心向东偏移,表明郑州市2010-2020年间城市有向东发展的趋势,而耕地空间则被进一步向城市边缘压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郑州市土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经济活动和行政决策是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杨江州  熊军  陈洪  徐林  龙华平 《贵州地质》2022,39(2):181-188
探究贵州喀斯特山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有助于该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基于1980—2018年贵州省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应用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模型分析其38a间“三生空间”演变特征,探寻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1)1980—2018年,贵州喀斯特山区绿色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缩减,工矿生产空间、城镇生活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迅速扩张;(2)贵州喀斯特山区用地优势功能空间是绿地生态空间,平均占比为71%;(3)各功能空间转移方向主要是农业生产空间转入城镇生活空间与工矿生产空间,绿色生态空间转入城镇生活空间与工矿生产空间;(4)贵州喀斯特山区“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在不同时期的重心迁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以《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及近10年甘肃省发布的《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等相关成果数据为分析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甘肃省近10年用水总量及其结构演变趋势,提出2015、2020、2030年用水结构调整需求。研究结论:近10 a,甘肃省用水总量比较稳定,在120~124亿m3之间小幅振荡波动;各部门用水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比重较大,且变幅较小;工业、居民生活用水量有所减少;城镇公共、生态用水量有所增加。按照省政府下发的用水总量指标,在未来的水资源供给、管理等工作中,应着重做好增加生活、工业、生态供用水量,减少农业供用水量,从而达到省政府下发的用水总量指标目标,使我省用水分配结构趋于合理,用水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分析中存在难以直观反映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运用水资源需求场理论,分析地区水资源需求空间特征;结合社会经济势能探讨水资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并以2014年广东省用水、社会经济数据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①广东省水资源需求场呈现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分布特征,各城市周围的场强方向指向各城市中心点;②水资源需求场的叠加会改变城市的场强大小与方向;③社会经济势能与水资源需求场相关系数达0.924。结果证实,社会经济是水资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在其驱动下,水资源在空间上向发达地区与城市中心流动。该结果可为水资源需求的准确预测、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东省2012-2021年间的供用水统计数据,分析供用水量和布局变化趋势。十年间全省供水总量年均下降1.1%,供水工程布局日趋完善,用水结构呈现生产用水减少、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稳中有升的新趋势,全省八成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和人工生态用水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供水水源结构持续优化,常规水源供水量减少约10%,海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断增长。地下水利用量由2012年的17.0亿m3下降到2021年的8.6亿m3,压减50%。湛江市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超采范围大幅减小。针对水源结构单一、应急供水能力不足、工业和生活用水保障需求提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重点抗旱水源建设、地下水战略储备、灌区现代化改造、完善取用水监管及节水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熵和均衡度对长沙市2006~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其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及人口发展3个一级指标及其11个二级指标的关联程度,对各指标与地类变化的关联性进行排序,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7年间长沙市城市各职能类土地面积都在增加,增幅有所差异;信息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均衡度和优势度则趋于稳定;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是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曹雅坤 《地下水》2012,(4):152-154
信息熵和分形理论为研究地理学中系统的有序性和复杂结构现象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信息熵和分形理论为指导,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分形特征和信息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景观结构趋于简单化,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稳定性逐渐增大;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即土地利用有序度逐渐上升,而无序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清镇红枫区(高原盆地地貌区)、毕节鸭池区(高原山地地貌区)以及关岭—贞丰花江区(高原峡谷地貌区)三个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区域重心分析的方法,以聚集维数和聚集维数图来分析各研究区的聚落在区域重心上的集聚程度,再进一步通过GeoDa软件,使用Moran I和LocalMoran's I系数及相应散点图分析区域聚落整体和局部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山地区和高原盆地区聚落均存在集聚性,且集聚程度存在内部差异,其中高原山地区聚落向人口重心集聚,高原盆地区聚落向住宅重心集聚,集聚和半集聚聚落在高原盆地区最多。由于喀斯特地形复杂,各个研究区内部聚落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依照集聚程度不同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的分布规律为高原盆地区>高原山地区>高原峡谷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借助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概念,揭示淮阴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其信息熵先后经历了"上升—稳定—再上升—下降"四个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园地、林地等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负相关,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正相关。最后,对淮阴区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代谢是物质、能量投入并且产生经济、环境产出的过程,能够有效解析城市化—水资源系统之间复杂的耦合交互作用。基于城市代谢理论,将城市化—水资源系统代谢过程分解为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并采用DEA模型研究了珠江三角洲近15年来城市化—水资源系统同化、异化效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资源系统协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表明:(1)对比同化效率,近15年来珠江三角洲异化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城市化对水资源系统的输出扰动作用明显。(2)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率,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应该从提高技术水平方面去入手,而非一味地增加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2.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杨  赵良杰  夏日元  王莹 《中国岩溶》2022,41(4):562-576
珠江流域岩溶地下河枯季流量约4 738.69万m3·d?1,赋存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探讨地下河分布和发育特征对我国南方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西南岩溶区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珠江流域内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选择348组岩石样品和1 036条岩溶地下河,从岩性、地形地貌、构造、水动力条件和新构造运动等角度总结分析珠江流域地下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河在比溶解度介于0.84~1.2的细粒?鲕粒生物碎屑纯灰岩中最为发育,在比溶解度介于0.43~0.61的泥质灰岩中发育较弱。根据地下河形态及水循环演化条件,将地下河分为发育初期单管型、发育多期羽毛型、新构造控制网络型、发育成熟期树枝型4种类型。地形地貌和地表河网决定岩溶地下河运动的趋势和方向;构造控制地下河发育的空间格局,其中构造反接复合部位、压扭性断裂两侧破碎带、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褶皱弯曲最大部位、背斜轴部破碎带和向斜轴部地下河发育尤为明显;水动力特征影响地下河发育规模和发育深度;新构造运动促进地下河发育向深性、继承性、新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乌蒙山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五角堡背斜位于乌蒙山区中部,分布于绥江县五角堡至屏山县楼东一带,背斜周边共出露天然泉点45个,幸福泉位于五角堡背斜北西翼,距离核部2km,枯水季流量141L/s,丰水季流量822L/s,为新滩镇供水水源地。根据前人调查,此泉的成因机理研究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种为"上升泉理论",一种为"下降泉理论",针对这两种理论,以现场调查、示踪试验及地球物理勘探为依据,对幸福泉成因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幸福泉为岩溶裂隙上升泉,为此后同类富水性背斜泉群的研究及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地质矿产建库数据资料涉及众多来源、多种存储格式、不同语种和多级尺度,保证建库数据质量是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能力的关键。在全面分析国外地质矿产数据与资料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流程、建库标准规范、质量控制机制和质量检查方法。通过应用表明,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推广性,在国外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珠江流域水资源量及用水量近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章民 《水文》2004,24(5):20-23
根据珠江流域近几年水资源公报提供的数据,对流域水资源量和用水量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初步的分析成果,为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20世纪90年代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先后发生了1994年6月和1998年6月流域大洪水,1998年和2000年部分地区出现春旱和秋旱。同时,90年代又是流域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尤其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用水量出现明显的增长,近几年用水量趋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Copula-based evaluations of drought variations in Guangdong, South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hazardous weather-related events have been arousing considerable public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Guangdong is 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 in China and is prone to natural hazards. Using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covering a period of 1956?C2008 from 127 rain gauge stations, the probabilistic behaviors of SPI-based drough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opulas functions. Results indicated a higher risk of droughts along the coastal regions and the western Guangdong, particularly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Joint probabilities of droughts with higher intensity and longer duration were found to have relatively eve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cross Guangdong. The northern parts of Guangdong are higher in altitude and have a lower risk of droughts.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s characterized by droughts of different severity and durations across Guangdong is important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ilie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黏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高岭石和蒙脱石质量分数少,绿泥石、高岭石与蒙脱石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邻近河流的黏土矿物组分以及洋流搬运作用,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伊利石主要来源于广东沿海河流和珠江,绿泥石来自台湾岛,蒙脱石主要由吕宋河流提供,高岭石则由广东沿海河流和海南岛入海河流提供;雷州半岛西部海域伊利石来源于珠江,绿泥石和高岭石由红河提供,蒙脱石可能受广西入海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侵蚀和剥蚀作用明显,第四系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独具特色的区域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基于现代调查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从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沉积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对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具有广泛影响的灾害性环境地质问题:地震灾害,软土区地面形变,岩溶塌陷,海岸异常变迁叠加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