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健康教育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出院后安全进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单元住院的15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及主要照顾者15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8对)和观察组(78对)。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训练的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照顾者饮食照料能力、病人营养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家属吞咽障碍饮食照料能力总评分由干预前的[(42. 58±5. 69)分]提高到[(64. 21±6. 08)分];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病人发生误吸、胃管堵塞的比例分别为43. 59%和13. 16%,低于对照组的62. 82%和37. 14%;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态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住院期间开展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家属的照顾能力,降低居家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及营养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和洼田饮水试验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3周后,试验组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神经科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吞咽障碍发生情况,为临床及早对此类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和吞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急性期脑卒中病人120例,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检测病人的吞咽功能,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和左/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吞咽障碍发生率。[结果]120例病人中,筛查出吞咽障碍82例(68. 33%)。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右侧大脑损伤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左侧大脑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相关,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出血性脑卒中和右侧大脑损伤的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经口进食困难病人的营养现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微型进食观察表-Ⅱ(MEOF-Ⅱ)、微营养评价简表(MNA-SF)对上海市6所医院的266例脑卒中后经口进食困难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后存在进食困难的病人中,61.3%存在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摄入困难组和精力/食欲下降组的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障碍组的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进食困难病人MNA-SF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后的不同时期进食困难病人的营养状况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TOAST分型不同的病人营养状况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进食困难病人的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状况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神经损伤造成了摄入困难和精力/食欲下降,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不同,营养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脑卒中鼻饲病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对4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留置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结合系统的吞咽康复训练并加强护理。[结果]22例吞咽功能提高到1级,15例提高到2级,8例提高到3级,3例无效;肠内营养实施中有2例出现腹泻经调整营养液浓度、速度及量后好转,1例发生营养不良。[结论]脑卒中鼻饲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并结合系统的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及营养不良、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营养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方法]随机选取泰安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保健科、老年病科等科室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老年性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问卷调査。[结果]被调查的120例病人中,102例完成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率为85%。MNA-SF测定营养不良者58例(56.86%),营养正常者44例(43.14%)。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指标,除球蛋白外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病人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SF评分与吞咽功能、MMSE、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呈中度相关。[结论]老年性痴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医护人员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及时识别痴呆病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实施早期干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吞咽障碍筛查工具(10-Item 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10)、吞咽障碍评价标准、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low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吞咽障碍评价标准显示,本组轻度吞咽障碍63例(30.7%),中度吞咽障碍101例(49.3%),重度吞咽障碍41例(20.0%);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SWAL-QOL总分为60.43分±16.84分,得分较低,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进食时间、疲惫、睡眠、吞咽负担、进食意愿、社会功能、语言交流、吞咽症状、饮食恐惧、食物选择、心理健康;吞咽障碍程度、脑卒中分期、年龄及进食方式是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生存质量水平中等偏下,吞咽障碍程度、脑卒中分期、年龄及进食方式可以影响其生存质量,应引起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罗海燕 《全科护理》2012,10(19):1755-1755
[目的]总结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73例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结果]73例病人便秘情况改善,2d内排便23例,4d内排便43例,6d内排便7例。[结论]加强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的护理,可有效解除便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容积黏度吞咽(V-VST)试验及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24 h内对病人行V-VST试验,筛选出吞咽困难病人,并对吞咽困难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误吸发生率、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VST试验能尽早发现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有助于护士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助于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结合酸刺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于08:00,14:00,19:00给予常规酸刺激康复训练,观察组于10:00,16:00,21:00给予常规酸刺激康复训练,干预前后分别用洼田饮水实验分级评分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00,16:00,21:00给予酸刺激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68例,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分级,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4周后观察治疗的效果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痊愈10例,显效34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0.9%.[结论]时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76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h内通过入院评估单及吞咽障碍简易筛查表进行评估,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简单的饮食指导;选择2016年1月—4月在我科住院的72例老年病人作为试验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h内进行入院评估和GUSS评估,并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GUSS对老年病人吞咽障碍进行早期筛查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康复科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康复科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经口摄食管理,包括评估病人吞咽安全性及有效性、制订安全性食谱、经口摄食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AA)、中文版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记录两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吞咽-摄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76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h内通过入院评估单及吞咽障碍简易筛查表进行评估,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简单的饮食指导;选择2016年1月—4月在我科住院的72例老年病人作为试验组,该组病人在入院2h内进行入院评估和GUSS评估,并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吞咽障碍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GUSS对老年病人吞咽障碍进行早期筛查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吞咽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的防控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存在SPB的老年脑卒中病人分夫妇为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一般性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PB总分、照护负担维度、情感负担维度得分以及SPB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减轻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全科护理》2020,18(26):3501-3503
[目的]探讨量化食物稠度联合穴位冰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进行脑卒中治疗并伴有吞咽障碍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量化食物稠度处理及穴位冰刺激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治疗期间误吸表现主要包括刺激性呛咳、气促、发绀及发音异常,观察组病人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采取量化食物稠度联合穴位冰刺激,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吞咽功能障碍,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神经内科护士实施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3家医院247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68. 72±10. 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吞咽障碍相关培训与学历是护士对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进食评估方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进食的认知,进而提高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9.
黄凯敏  范淑玉  陈玉兰 《护理研究》2012,26(27):2525-252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5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8例,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舌三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康复组病人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能力,对脑卒中病人的最终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数据统计.结果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主要包括吞咽障碍、留置胃管、年龄较大及能量消耗增加等.结论 早期对营养不良患者给予积极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