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多发骨髓瘤全凝集病例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定型,并探讨其输血实践。方法:初检血型呈全凝集者,红细胞37℃生理盐水洗涤3遍,正定型检测仍有凝集时,56℃水浴箱热放散1 min,再次洗涤后做正定型;血浆用多人份O型洗涤红细胞4℃进行吸收4 h,离心取上清做反定型,结果不理想者复做一次;仍未能判读者取上清置37℃水浴30 min再次如上方式进行反定型检测。经上述处理结果仍然不理想时,进一步应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检测红细胞或患者红细胞。同时采用中和抑制试验测定患者唾液中和血型物质及PCR扩增1~7外显子测序佐证血型。结果:血型全部得以确认;唾液中和试验与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一致;配血试验血红蛋白均有提升。结论:全凝集患者血型定型正确,输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检测IgG性质抗体用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破坏IgM型抗-M;推断抗-M抗体用自制NN型的多人份A细胞核B细胞制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处理冷凝集用37℃生理盐水洗涤4次后做正定型,洗涤后的红细胞加等量自身血清,在4℃吸收后做反定型。结果:在20 018例住院患者中,检出139例同种不规则抗体,其中17例存在抗-M抗体,抗-M抗体占不规则抗体的比率为12.23%(17/139)。NN型的反定型红细胞正反定型一致。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MM型或M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卡式配血结果不合;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N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盐水和抗人球蛋白介质均不凝集,卡式配血结果主次侧均相合。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抗体影响血型定型及配血,筛选相应红细胞输注无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与输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新方法。方法:对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正、反定型不合者,采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法,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存在的冷凝集素后,用盐水法作血型鉴定,Polybrine和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及时准确地为患者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均发生强凝集,不规则抗体呈强阳性;患者红细胞经37℃加热洗涤,于4℃条件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分别定为Rh阳性AB型2例,0型1例,不规则抗体呈阴性,用Polybrene和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可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便于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8例ABO血型B亚型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分析,为临床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疑难血型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及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定型,并应用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等鉴定亚型。结果:8例患者样本红细胞上均存在B抗原,并经血清学鉴定均符合Bx亚型分类标准。结论:Bx亚型由于红细胞所含B抗原极弱,易被误定为O型,在亚型红细胞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下,应使用包括血清学在内的多种方法正确鉴定其血型,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1对象与试剂 1.1对象 患者,女,维吾尔族,44岁。于2009年6月6日入院。临床诊断:①右侧上颌骨瘤;②贫血。入院后血常规检查Hb32g/L,患者血标本ABO正反定型不符,故血标本送我室,要求鉴定ABO血型。血型检查结果: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AB型。由于患者急待输血及被检血标本有限,无法做更进一步检查,为此,建议先输O型洗涤红细胞,次日再送血标本做血型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例1,女,50岁,国籍:伊朗,民族:土耳其族.因发热、中度贫血需输血治疗,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与其正定型血型不符,故将该患者血液样本进一步鉴定结果为Ax亚型,检出抗A1抗体,建议给患者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效价的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对高效价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患者,通过ABO血型鉴定、冷抗体效价滴定、血清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凝聚胺和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等血清学检测,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收集由于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共7例,其中6例患者冷抗体效价在128~256之间,通过37℃水浴,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1例患者冷抗体效价为1024,通过37℃加热洗涤和4℃冷吸收之后进行血清学试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结论: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可以根据自身冷抗体效价的高低以及冷凝集强度,选择37℃水浴或37℃加热洗涤、4℃冷吸收等不同鉴别试验进行排除,以期达到正确的血型鉴定和有效的交叉配血,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收入我院,入院后常规输血前检测,RBC2.54×10^12/L,PLT69×10^9/L,Hb40g/L,WBC6.0×10^9/L。急需输血纠正贫血,血型检测正反不相符,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AB型,经进一步血型血清学及唾液型物质检测为AendB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endB亚型的血清学特点,并分析患者如何应用血制品进行输血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通过血清学检测、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试验等血清学实验方法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通过该流程可以从血清学角度鉴定AendB亚型,家系分析可以从遗传学角度进一步支持AendB亚型。结论:对于AendB亚型患者输血治疗,为避免出现输血反应可以考虑给患者输注非亲的O型洗涤红细胞、AB型血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准确掌握B(A)血型血清学反应格局,熟知其形成的分子机制,正确进行血型鉴定,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采用传统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同时运用PCR-SSP方法对标本ABO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血型血清学正定型为A弱B,反定型为B型,Rh分型为DEecc,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均为阴性,基因分型结果为B(A)02/O01型。结论:对于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基因分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疑难血型的鉴定,但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血型血清学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例1,女,56岁,汉族,因全子宫切除术备血。术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A型,经进一步检测为Ax亚型。例2,女,18岁,汉族,因白血病入院,需输血治疗,输血前常规ABO正反定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A型,经进一步检测为白血病导致A抗原减  相似文献   

12.
AB_2亚型1例     
<正>在ABO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亚型是A亚型和A2B亚型,而B亚型和AB2亚型比较少见。本文介绍的1例通过血清学鉴定的,并经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确定的AB2亚型。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于2013年8月25日就诊,在门诊检查时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转来输血科做血型鉴定。2实验室检查2.1 ABO定型患者红细胞+试剂抗血清:抗A(4+),抗B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漏检B(A)血型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标本144 126人份,其中被用血单位退回的血站定型为B型的4例标本,做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再次使用维护后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重新检测4例标本ABO血型。结果: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漏检4例B(A)亚型,维护后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均能检测出4份标本的弱凝集。结论:应定期做好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尤其是每周一次血平板图像,做好ABO血型检测的室内质控,结合人工肉眼判读,减少ABO亚型漏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BH分泌型与非分泌型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工作中血型鉴定及解决疑难输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唾液中可溶性ABH血型物质,同时采用直接测序技术对46例血清学定型为分泌型的献血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115例献血者分泌型95例,非分泌型20例;②A型献血者中男性A物质平均效价高于女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型献血者中男性B物质平均效价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O型献血者男性H物质的效价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1例经血清学检测为分泌型标本出现178C/T新的突变位点。结论:唾液中ABH血型中A物质的效价高于B物质的效价,血型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可供ABH疑难血型鉴定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4岁,既往无输血史,因车祸"右膝关节脱位、右髌骨骨折"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常规:RBC2.1×1012/L,Hb69g/L,PLT102×109/L。手术备血时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抗体筛选阴性,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与标准A、B、O型红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凝集,与自身红细胞不凝集,进一步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急性白血病患者ABO血型抗原,确定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选取临床正反定型不一致白血病患者,常规血清学ABO血型正反定型;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吸收放散法鉴定弱血型抗原;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患者正定型为AB亚型,反定型为AB型;直抗和间抗为阴性;吸收放散试验证明红细胞上存在弱A和B抗原;ABO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型为ABO*A102/B101。结论:该白血病患者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为正常AB型,其血型抗原减弱由白血病所致。基因分型法可以正确区分血型抗原减弱或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新的U型微板法检测血型,使用前对其进行性能验证,确保血型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通过不同参数的试验结果对比,确定U型微板法凝集强度最佳的试验参数;用确证的最佳试验参数,分别使用2套正定型试剂、RhD试剂对血型质控品进行ABO、RhD血型鉴定质控试验,可接受标准: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反定型试验凝集强度≥2+,正定型和RhD试验凝集强度≥3+;用确证的最佳实验参数,连续7d做平行试验,比较U型微板法和现用的UV型微板法的质控品试验结果、已知血型的献血者标本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BO、RhD血型鉴定质控试验质控品的试验结果满足质控品试验结果接受标准要求;U型微板法和UV型微板法的质控品试验结果和已知血型的献血者标本试验结果的一致性为优,用确证的最佳试验参数检测血型结果的正确率为100%。结论:新的U型微板法性能验证结果满足实验室质控结果的接受标准要求,不仅达到100%的检出结果正确率,还可对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价,从而实现血型的室内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类孟买血型的鉴定。方法:用血型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检测ABH抗原及相应抗体,并进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以及血型基因分型最终鉴定类孟买血型。结果:常规血型血清学未检出B、H抗原、吸收放散试验检出H抗原,利用新生儿红细胞和标准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的对比检出抗H或抗HI,Lewis血型为Le(a-b+),唾液中检出B、H血型物质从而鉴定该患者血型为Bmh,和该例患者血型基因分型结果一致。结论:规范疑难血型的鉴定是发现稀有血型和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献血者,血型初筛正定型为B型,血站检验科做正反定型发现不符,正定型为B型(抗A±,抗B4+),反定型AB型(AC-,BC-,OC-),送输血研究室鉴定结果为A3B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型血清学试验中补体导致溶血的影响因素及排除方法。方法:检测被抗-A和(或)抗-B致敏的红细胞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出现溶血的情况,并观察EDTA抗凝血浆和56℃灭活血清对溶血及凝集效价的影响。结果:在常规血清学试验中,孵育时间延长、温度升高,溶血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EDTA抗凝血浆和56℃灭活血清在试验中不出现溶血和弱凝集现象。结论:最好采用EDTA抗凝血浆用于ABO反定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由于溶血造成血型正反定型结果有疑问时,将血清放56℃30min灭活补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