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通过对脑动静脉畸形(AVM)DSA造影特点与出血因素的研究,为判断出血的危险性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80例(其中颅内出血49例)进行分析,了解脑AVM畸形团的大小、部位、供血动脉的类型、引流静脉数目及路径、AVM合并动脉瘤等因素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脑AVM中、小型畸形团出血危险性高于大型;脑深部基底节和后颅凹的AVM出血的危险性比大脑皮层的AVM大;脑穿支供血动脉和椎动脉供血的AVM出血危险性大;脑AVM引流静脉数越少出血的危险性越高,而引流静脉路径与出血无明显关系;脑AVM合并动脉瘤易出血。结论脑AVM出血与血管构筑因素有关,根据血管不同构筑因素,判断脑AVM出血的可能性,为血管内栓塞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静脉畸形并发动脉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动脉瘤的特征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内AVM并发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大小、数量和与AVM的相关位置,并按Redetop分型指导治疗。结果本组采用联合治疗4例,单一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对AVM病人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筛查,可避免漏诊合并的动脉瘤。DSA可确诊此病。应根据不同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颅内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3D-CTA检查,并同期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3D-CAT显示了24例动静脉畸形,3D-CTA在显示畸形血管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三维构造以及空间关系上优于DSA,并能显示三者与颅骨的关系。3D-CTA虽未能发现1例小型小脑动静脉畸形,但其显示了一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的供血动脉动脉瘤,并确定了出血系动脉瘤而非动静脉畸形。3D-CTA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可观察到的血管构造,有助于正确判断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成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其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适合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以及颅内巨大血肿怀疑系动静脉畸形破裂者。它与DSA可互补,但尚无法取代DSA。  相似文献   

4.
脑室出血8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脑室出血治疗的体会。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室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82例病人中,经DSA或CTA检查发现,脑动静脉畸形8例,颅内动脉瘤4例,Moyamoya病2例,余未查明出血原因(有的未做脑DSA或CTA检查)。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并尿激酶治疗68例,开颅手术治疗6例(4例颅内动脉瘤和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6例(均为脑动静脉畸形),保守治疗2例。大部分行双侧脑室穿刺(3例单侧)外引流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24h。结果82例中,治愈30例,好转37例,长期植物状态3例,死亡12例。结论脑室出血患者意识障碍与脑室积血的量有直接关系,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脑室出血的病因治疗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临床较为少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动静脉畸形。作者对8例硬膜动静脉畸形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年龄52~60岁,均为男性。4例病人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出血,1例搏动性左耳鸣,2例癫痫。血管造影发现:畸形供血来自枕动脉1例,脑膜中动脉1例,其余6例均为2支以上脑膜及颅外动脉供血。畸形静脉引流到上矢状窦的3例,引流到横窦的3例,引流到海绵窦的1例,引流到基底静脉1例。症状包括耳鸣、癫痫等。不同的硬膜动静脉畸形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大不相同。Malik等报告:畸形位于主要静脉窦附近的出血发生率为7.5%;位于远离主要静脉窦的出血发生率为51%。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有2例同时合并有动脉瘤。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10例非血流相关性破裂动脉瘤中,5例行动脉瘤夹闭+颞肌贴敷术,4例行动脉瘤栓塞术,1例行动脉瘤栓塞+二期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3例烟雾血管破裂出血中,1例行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1例保守治疗,1例行STA-MCA分流术;5例未出血病人中,1例行STA-MCA分流+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STA-MCA分流术,2例行动脉瘤栓塞+STA-MCA分流术。围手术期死亡1例;存活17位出院后随访1~5年,1例保守治疗2年因再出血死亡;1例发生颅内再出血。16例存活病人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0例,1分3例,2分2例,4分1例(再出血病人)。结论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病人,可以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及所合并的是否为血流相关性动脉瘤,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存在血流相关性动脉瘤,但没有颅内出血的病人,可以行单纯STA-MCA分流术,而不需要处理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相关的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 1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被证实出血来源于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供血动脉特点,选择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或以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果 11例栓塞后的动脉瘤均消失,未发生再出血,以弹簧圈栓塞的7例术后未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生物胶栓塞的4例有2例术后发生栓塞部位的脑梗死.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后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首选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也可用高浓度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可择期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