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以引起心脏、肾脏、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需要长期服药。合理指导患者服药,做好心理及生活护理,对高血压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谈几点临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可以引起心脏、肾脏、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需要长期服药,做好心理及生活护理,对高血压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谈几点临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各种降压新药的问世,使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和生理、心理的负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药物治疗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做了很多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调查,使人们了解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教育,从而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6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等进行干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平均值明显下降(P〈0.01);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及控制体重)也得到改变。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9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以健康宣教为基础,定时监测血压、服药的重要性介绍、饮食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及身心护理等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收缩压变化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干预前、后生活方式(限盐、运动、吸烟、体重控制,饮酒控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前、后疾病的知晓、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从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对于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最有效方法,也是预防减少冠心病、脑卒中、肾损害等并发症的最有力措施。本文通过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以达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谌栎 《当代护士》2006,(8):35-3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为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全面干预,定时定点监测血压,跟踪随访。结果 患者健康意识增强,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按时服药率达96.5%,血压控制率达93.8%。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血压,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5例社区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服药的护理、饮食护理、安全的护理等,认为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是精神病患者恢复正常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镇雄县180例“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指导的护理体会。依据患者知识文化层次、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社会背景、自理能力及对疾病预后的认知程度等综合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找出患者服药正确率和药物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及效果观察。认为通过反复服药指导和加强出院随访,能让“空巢”老人的服药正确率和药物依从性明显提高,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去除诱因外,关键在于药物治疗,降压药的使用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但是在国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血压的控制及服药的依从性方面并不理想。为了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我们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实施干预并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出院后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说明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1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在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平衡心理、合理饮食、作息安排、和并发症发生比较,均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的评估,作出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完全掌握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及饮食、作息、服药及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对高血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有较大提高。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开展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某社区1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以及ASHP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以及烟酒嗜好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许多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多人,并仍在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中高血压病患病率在“九五”期间为24%。调查发现中国高血压存在严重的“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知晓水平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无症状不服药、不愿意服药。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在老年群体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寿命。据报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仅为24.8%,血压值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只有5.8%^[1]。由于大多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在家中进行治疗,所以要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服药依从性专项健康教育护理,参照前者健康教育前后M 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01/2008-04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所规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自愿接受各种问卷和测试量表的评估和调查。病例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病;(2)老年痴呆症;(3)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本文入选高血压病患者124例,男78例,女46例,年龄35~82(53.47±10.61)岁,病程1~17(4.83±0.91)a。1.2方法1.2.1专项健康教育护理内容和方法12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进入专项健康教育护理组(专项护理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针对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不同心理干预。(2)高血压病确诊后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高血压病特点,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性,提高服药依从性。(3)告知有关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现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Mofisky—Green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和健康行为量表对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102例患者服药治疗高血压,其中依从性高23例,依从性中45例,依从性差3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参与活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方面均存在不健康行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维度健康行为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老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普通老年人群在参与活动维度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疾病相关的不健康行为,促进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秦菲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9):542-543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人们每日劳累奔波,往往忽视身心健康。高血压这位无形杀手便趁虚而人,在我国,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病人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现代医学模式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病、发展和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高血压病的特点,2007年4~7月,作者调查了50例患高血压病的疗养员,并将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现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疗养期的心理分析及有针对性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探讨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对8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的护理效果.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上述护理措施,住院治疗期间经过护士疾病相关知识和有效的健康指导,患者能掌握自我情绪调节及饮食调配等方法,血压控制稳定.认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各专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而且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给患者,减少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身体健康,舒缓情绪、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