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攀枝花地方黑山羊、建昌黑山羊、云岭黑山羊、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5个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129~0.7646之间,均为高度多态位点;5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05~0.6856,平均杂合度(H)在0.6985~0.7371之间,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296,说明群体间的变异仅为2.96%,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攀枝花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2个群体之间的Nei氏遗传距离最大(D=0.1286),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0.0365);NJ聚类图中,攀枝花黑山羊、建昌黑山羊和云岭黑山羊聚为一类,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群体的地理分布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微卫星标记对四川7个地方山羊品种(类群)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个不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7~0.716,其中ILSTS004、ILSTS030、McM038和OarFCB011这4个基因座位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CSSM004为中度多态基因座,都能较好地用于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山羊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01~0.69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30~0.65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167,表明7个地方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为0.0822~0.7240,以Nei氏遗传距离为基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表明,藏山羊、建昌黑山羊、成都麻羊和北川白山羊聚为一大类,第2类为乐至黑山羊和金堂黑山羊,最后简阳大耳羊单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3.
以寡核苷酸探针(CA G/A TA T/CC)5H/infⅠ酶切,研究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D 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供试黑山羊中,个体平均可检测出18.4±1.18条谱带,未发现有共同的谱带,亦未检出性别特异谱带。9.0kb和2.2kb为建昌黑山羊共有谱带,9.0kb为金堂黑山羊共有谱带,9.0kb、6.2kb和5.5kb为白玉黑山羊共有谱带,其余各黑山羊品种(群体)内无共有谱带。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内相似系数为0.420~0.560,遗传距离为0.380~0.560。其中,合江黑山羊、江安黑山羊、自贡黑山羊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为0.380~0.390),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间的遗传距离也较小(为0.384),白玉黑山羊分别与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大(0.450~0.560)。  相似文献   

4.
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0个微卫星标记,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四川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白玉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在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和白玉黑山羊的平均PIC、H和Ne分别为:0.7352/0.7739/5.0176、0.7244/0.7632/4.4838、0.7503/0.7827/4.8782、0.7702/0.8007/5.2861、0.7402/0.7771/4.5768、0.7465/0.7846/4.8556、0.7511/o.7889/4.9591、0.7604/0.7905/4.8869和0.6970/0.7417/4.2728。嘉陵与营山黑山羊在D=0.386处聚为1类;自贡与江安黑山羊在D=0.428处聚在一起后,在D=0.456处再与合江黑山羊聚为1类;金堂与乐至黑山羊在D=0.437处聚为1类;白玉与建昌黑山羊在D=0.489处聚为1类。最后4种聚为1大类。  相似文献   

5.
10个山羊品种(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10个山羊品种(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多态性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群体间共有多态位点83个,单一多态位点23个,简约信息位点24个,平均核苷酸歧异度为0.001 828,D-loop序列多态性相对贫乏;经聚类,10个品种(群体)分为两大类,合江黑山羊与江安黑山羊先聚在一起后,再与自贡黑山羊聚为1类,营山黑山羊与嘉陵黑山羊聚为1类,两类形成一大类;成都麻羊先与金堂黑山羊聚在一起后,再依次与乐至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白玉黑山羊形成另一大类,最后两个大类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品种(群体)来源和生态地理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7个微卫星标记,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四川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白玉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进行X染色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座位在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和白玉9个黑山羊的平均PIC、H和Ne分别为:0.764 4,0.796 6,5.114 5;0.725 8,0.762 8,4.466 0;0.743 8,0.776 9,4.724 2;0.758 0,0.791 0,5.006 6;0.736 5,0.774 7,4.508 4;0.746 3,0.781 9,4.694 4;0.768 3,0.799 3,5.194 8;0.764 2,0.795 6,5.033 3;0.721 1,0.760 0,4.286 7.嘉陵与营山黑山羊在D=0.284处聚为一类;自贡与江安黑山羊在D=0.294处聚为一类;金堂与乐至在D=0.381处聚为一类,在D=0.395处再与合江黑山羊聚为一类;白玉与建昌黑山羊在D=0.456处聚为一类.最后4种聚为一大类.  相似文献   

7.
川渝部分山羊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川渝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山羊品种(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777、0.819和6.54;大足黑山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736、0.787和5.57。对6个品种(类群)聚类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首先聚类在一起,然后依次与板角山羊、川东白山羊、大足黑山羊和波尔山羊聚类。各山羊品种(类群)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批准的西南地区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这5个山羊遗传新资源与其他羊种的亲缘关系,研究扩增了山羊的mtDNA D-loop序列并测序,对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5个新的山羊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平均多态位点数比较接近,均高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遗传多样性高于贵州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渝东黑山羊平均多态位点和遗传多样性在5个羊种中最低。从亲缘关系来看,酉州乌羊和渝东黑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近,贵州3个羊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遗传距离近,大足黑山羊与乐至黑山羊遗传距离较近。研究认为,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提纯。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省10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取1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云南省10个地方山羊品种(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以及参照群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除MCM200外,其他14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11个群体观测杂合度值(0.573~0.692)、期望杂合度值(0.608~0.6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62~0.655)均大于0.5,表明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变异系数为0.112,处于中等以下分化程度,群体近交系数均为正值(除马关无角山羊),表明云南省地方山羊品种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群体间的基因流大于1,说明品种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基于Nei氏遗传距离计算和UPGMA聚类分析,波尔山羊与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单独为一支;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分为2个类群,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和马关无角山羊聚为一支,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批准的西南地区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羊种的亲缘关系,试验利用设计的引物对山羊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了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新批准的5个山羊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平均多态位点数比较接近,均高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遗传多样性高于贵州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从亲缘关系来看,渝东黑山羊与板角山羊和南江黄羊亲缘关系较近,酉州乌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最近,贵州3个羊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遗传距离近,大足黑山羊与乐至黑山羊遗传距离较近。说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提纯;新批准的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三个山羊群体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垂直平板不连续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研究了安哥拉山羊和建昌黑山羊及其高代杂种羊 (F3 ) 9个血液蛋白基因座 (Alb、Pr、Pa、Tf、Hp、Hb、LDH、Akp、Amy)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 :安哥拉山羊与F3 血液Alb、Pr、Pa、LDH、Amy呈单态 ,Tf、Hp、Hb、Akp呈多态 ;建昌黑山羊血液Alb、Pr、Pa、Tf、Hp、Hb、LDH、Amy呈单态 ,Akp呈多态。根据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了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 ,以及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安哥拉山羊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与一致度分别为 0 .1131和 0 .886 9,建昌黑山羊的相应值分别为 0 .0 6 2 1t 0 .9379,F3 则分别为 0 .110 3和0 .8897。安哥拉山羊与F3 的遗传距离小 (0 .0 0 39)、遗传相似系数大 (0 .996 1)。  相似文献   

12.
旨在评价不同种类稀释液对乐至黑山羊精液品质的影响。配制柠檬酸-Tris(1号)、磷酸盐(2号)和OviXcell(3号)3种稀释液,采集8只乐至黑山羊新鲜精液,采用上述稀释液进行冷冻保存;测定并比较添加不同稀释液冷冻保存的山羊精液在采集后、平衡后以及解冻后的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精子顶体完整率。结果表明:在3种稀释液中,添加OviXcell稀释液(3号)的精液其解冻后精子活力和顶体完整率均最高,精子畸形率最低。提示OviXcell稀释液更适用于乐至黑山羊精液的体外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地方培育奶山羊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以4个国内奶山羊品种(文登奶山羊、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雅安奶山羊)和3个新西兰引进奶山羊品种(阿尔卑斯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萨能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集33只个体的外周血样本,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利用PCR法扩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D-loop区全长序列,对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不同奶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结果]7个品种奶山羊的mtDNA D-loop区中A、T碱基含量高于G、C碱基含量。共检测到82个多态位点,25个单一多态位点,55个简约信息位点。各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范围为0.905~1.000,核苷酸多样度(Pi)范围为0.001 51~0.013 32;共存在26种单倍型,文登奶山羊和萨能奶山羊各有5个单倍型,阿尔卑斯奶山羊有4个单倍型,崂山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雅安奶山羊各有3个单倍型;各品种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XY)范围为6.400 00~38.450 00,核苷酸歧异度(DXY)范围为0.005 79~0.034 76,遗传分化系数(GST)范围为0.000 00~0.186 05,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231 56~0.971 52。品种间系统发育树表明,文登奶山羊和崂山奶山羊聚为一支;关中奶山羊与3种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从遗传学角度证实了关中奶山羊由国外奶山羊与地方品种经杂交选育而成;雅安奶山羊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最远。[结论]中国奶山羊存在2个支系起源且未发现群体扩张;中国培育奶山羊品种含有较多的国外奶山羊血统;文登奶山羊与崂山奶山羊亲缘关系较近,雅安奶山羊在遗传进化中可能存在地域隔离。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利用乐至黑山羊(父本)杂交改良营山黑山羊(母本)以提高生产性能。分别测定了两品种羊及乐×营杂交一代羊6月龄的体高、体长、胸围、胸宽和管围以及2月龄、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的体重,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的所有指标明显高于营山黑山羊(P0.05),其中6月龄杂交一代公羊的体高、体长、体重、胸围和胸宽较营山黑山羊分别提高23.3%、25.2%、18.39%、38.9%和27.7%(P0.01);母羊体高、体长、体重、胸围和管围分别提高19.3%、21.7%、22.72%、26.4%和13%(P0.01),胸宽提高6.2%(P0.05)。说明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一代羊(F1)、二代羊(F2)、三代羊(F3)、二代与三代同质个体横交后代(H)为供试羊只,采用形态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确定安哥拉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生产马海毛的横交方案。结果:F2、F3 和H白色毛被分别为93 5%、100%和100%,毛被同质和基本同质个体分别为27 7%、70 2%和65 3%;成年羊产毛量随代数增加而增加,但F3 和H与F2,H 与F3 公、母羊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 05)。成年羊体重F1 和F2 增加,杂种优势明显,但F3 母羊则不显著(P>0 05),H还有下降(P>0 05)。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F3、H分别为0 113 1 和0 886 9, 0 062 1 和0 937 9, 0 110 3 和0 889 7, 0 110 4和0 889 6。安哥拉山羊与F3 和H的遗传距离小,分别为0 003 9和0 004 0,遗传相似系数大,相应为0 996 1、0 996 0。群体内谱带相似系数,安哥拉山羊、F2、F3 和H分别为0 454 0,0 407 6,0 611 3 和0 610 9。且F3 和H均极显著大于安哥拉山羊(P<0 01)。综合研究表明,可在F2 和F3 代中选择理想同质个体进行横交。  相似文献   

16.
采用SDS-PAGE研究成都麻羊乳上皮黏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并以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自贡黑山羊、藏山羊作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都麻羊与对照山羊乳MUC1的多态性丰富,成都麻羊有7种基因型、5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C、D、E,金堂黑山羊7种基因型、6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B、C、D,乐至黑山羊6种基因型、6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B、C、D,自贡黑山羊5种基因型、5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A、C、D,藏山羊3种基因型、3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C、D。乳MUC1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品种间有差异;根据乳MUC1等位基因频率对供试山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成都麻羊与金堂黑山羊的遗传距离最小(D=0.2507)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乐至黑山羊(D=0.2831)、自贡黑山羊(D=0.3721)、藏山羊(D=0.4752)聚为一大类,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成都麻羊与对照山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云南保种山羊血液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平式淀粉胶电泳技术 ,对云南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和路南圭山羊等 4个保种山羊的 1 2 0个个体共 3 9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云南 4个保种山羊品种在AKP、CES - 1、ESD、GOI、LAP、MDH、ME和NP基因座位出现多态。多态座位基因在不同保种山羊中分布不同。多态基因座位百分比 (P)在 4个保种山羊中分别为 0 .2 0 51 ,0 .1 53 8,0 .1 2 82和 0 .1 53 8。平均杂合度 (H)分别为 0 .0 95,0 .0 61 4 ,0 .0 4 67和 0 .0 662。用UPGMA法对由基因频率计算得到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云南保种山羊具地理分布及品种特点 ,龙陵黄山羊和其它 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