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钆双胺用于小儿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1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平扫后行MRI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评估。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和观察组(86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MRI增强检查各部位(颅脑、头颈、脊柱、腹部、四肢、CEMRA)的效果,比较两组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扫描检查成功率、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较重运动伪影而不利于图像判断的4例未纳入评价,余168例参与图像评价,占97.67%;增强效果满意138例,占82.14%;效果一般30例,占17.86%;无不满意病例。检查前观察组镇静成功率和扫描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高于观察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钆双胺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增强效能较高的MRI增强对比剂;钆双胺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一过性非过敏反应,做好相应护理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成像质量,减少钆双胺不良反应,降低MRI增强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2.
倪晓艳 《科技资讯》2014,(10):224-224
目的:探讨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8月-2013年08月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200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扫描患者均分为C1组(常规护理组100例)与C2组(早期护理干预组100例);对比C1组与C2组扫描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对焦虑情绪等产生的影响,并对比完成检查后获得的图像效果.结果:同C2组扫描患者进行比较,在缓解消极情绪等方面,C1组表现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不但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消极以及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还能够有效确保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从而有效将临床检查的成功率提高,针对后期获得高质量图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春林 《甘肃科技》2001,17(4):63-63
CT扫描属特殊检查,多数老年人未曾接触过,加之CT扫描有时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对老年病人心里压力更大,故CT检查前的护理操作及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 心理护理体会老年病人不了解CT检查的全过程、目的和意义,对此项检查没有心理准备,易产生不安,情绪易激动,耐受能力差,多有恐惧感。由于种种思想顾虑致患者心理问题多而复杂,这些都给CT扫描和注射造影剂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患者在检查中不能很好地配合,难以获得满意图像,不利于准确诊断。护理人员应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及熟练的操作技术,通过良好的举止,行为和语言,关心、同…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美容效果.对2012年6月-11月期间168例会阴侧切伤口进行了改进缝合技术与局部特殊护理,对其观察总结.168例采用快吸收线美容缝合,并配合局部冷热敷加0.4%替硝唑溶液外敷护理,心理护理,会阴伤口均甲级愈合,达到了外阴美容效果.采取改进缝合技术与局部特殊护理,明显提高了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对减轻患者痛苦、达到外阴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高场强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检查室接受磁共振检查的10000名患者,对出现幽闭恐惧的84例患者所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干预后结果.结果:对84例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后再次扫描,其中72例顺利完成检查,有效率达85.8%;12例经护理干预后仍无法继续检查,无效率14.2%.结论:为了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实施科学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安全的检查环境,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小剂量镇静剂、手法穴位按摩等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可消除或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提高磁共振检查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亚莉 《甘肃科技》2014,(13):90-92
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项目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精细化护理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儿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究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选取武山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接收的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前者56例采取常规护理,后者56例在前者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率91.07%较对照组的75.00%高(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大大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如对其不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生理及心理发育。本文结合174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1病例资料本组共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间来本院小儿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74例,其中男102例,女72例,年龄1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的支气管哮喘均经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2护理2.1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特征: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因受凉后或天气变化而突然发病,无任何思想准备,发病时呼吸困难、咳嗽、多痰,严重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和研究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包括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特殊护理。研究的结果为本组138例,无死亡病例。皮下有积液出现20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抑郁症等意外发生。其结论为: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对术区皮肤进行术前准备、并且对术后伤口进行精细观察及对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引流,使患侧上肢功能得到锻炼,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红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虽然它的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但由于会引起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尤其是儿童.前几年该药的应用明显减少,近几年由于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多,我院儿科仅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就收治支原体肺炎100余例,而支原体对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无效,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良好,因此,在治疗上医生往往首选红霉素.如何使患儿坚持足够疗程,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03例,男48例,女55例,年龄1.5岁至3岁5例,至6岁42例,至14岁56例,均采用红霉素针每日15mg/kg~30mg/kg静脉滴注,由于采取了适当的治疗护理措施,无一例终止治疗,全部痊愈出院.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目前,儿童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人生病全家着急,而家长的情绪直接影患儿的心理,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作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而且首先还要作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家长是患儿的监护人,有权决定是否坚持足够的疗程,这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用药前还必须向家长说明该药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等情况,并告知,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孩子会对药物产生耐受,副作用会减轻.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巡视病房,多询问病情,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语言要通俗,消除他们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患子宫内膜癌疾病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二病区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果:统计两组各2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23%,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2.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生理状况,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平川区妇幼保健站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7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观察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确定心理护理对创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创伤骨二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60例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状态的变化,定期做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实验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量表评估结果改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疼痛,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调强放疗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头颈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全程给予综合护理,包括早期实施心理评估干预,放疗过程中出现的食欲下降、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反应的早期干预。结果:实验组皮肤反应、体重下降、粘膜反应、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的总分及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存性,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完成,对提高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来解决患者的身心问题,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心理障碍改善程度、患者的满意度、术后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率为75.0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5.71%,对照组为21.43%;观察组术后舒适度改善率为82.14%,对照组术后舒适度改善率为28.57%;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级提高率为71.43%,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级提高率为42.86%,二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方式,能有效解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颈椎损伤并呼吸衰竭3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椎损伤并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颈椎损伤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泌尿系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急性期,顺利脱机拔管进入后续治疗,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4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探讨其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针对不同类型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病原治疗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收治的126例血吸虫病患者治愈出院。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内科治疗好转后,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不仅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而且对提高血吸虫病治疗效果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采取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正规用药治疗及精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出院.1例女性藏族患者62岁死于脑梗塞.结论:对老年高...  相似文献   

19.
杨亚娣  李菁 《甘肃科技》2013,29(9):137-138
探讨了阻生智齿拔除术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对150例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一种为传统护理,一种为心理护理)。15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采用心理护理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正确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减轻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20.
董玉梅  杨洁  杨晶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7):132-133,13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A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后发病时间和相关生理、心理反应,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AS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生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