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粉体粒度分布分维与流动性及滑石对流动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表征粒度分布和粉体流动性,并研究滑石粉对不同分形维粉体的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粉体的流动性能;流动助剂滑石粉掺入质量分数小于2%时,粒度分布分形维越小的粉体,其流动性改善越显著;当掺入质量分数为3%~5%时,各不同粒度分布分形维值粉体流动性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2.
粉体的粒度分布与粉体流动特性密切相关,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粉体的粒度分布情况。本文中在颗粒流动性测试时引入粒度分布分形维数,通过采用利用颗粒几何特征、便于采用数字显微和图像处理计算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得到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探讨颗粒流动性表征参数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并就流动助剂硬脂酸镁对粉体流动性能的改进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粉体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能,粉体粒度分形维数值可作为指导掺杂流动助剂量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原样及其超细样品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超细样品和原样均呈双峰/多峰分布,且其粒度分布具有分维特征。原样的分维数较低为1.80,3个细化样的分维数均较高,为2.32~2.42。分析认为,研磨时间从0延长至60min,对应样品粒度分布分维数增大,符合通常的粒度分布规律。研磨时间从60min延长至150min期间,对应样品中亚微米和纳米粒子含量较高,团聚较严重,使粒度分布发生异常,粒度分布分维数计算中的相关系数有所减小,分维数计算值不再增加。分维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超细粒子团聚行为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地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情况,对表征颗粒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便于用数字显微和图像处理计算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探讨流动性表征参数休止角、崩溃角和差角与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洁的粉体流动性能测定新方法.并就流动助剂对粉体流动性能的改进与分形维数值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分形维数值可作为掺杂流动助剂量的指导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积百分含量与粒长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粒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它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和集中、均匀特性。  相似文献   

6.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累积百分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描述粉体粒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其大小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组细程度和集中、不均匀特征,即粉体粒度分布空间结构性。并在监控粉磨机械效率、估测颗粒级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许多材料粒径的重量累积百分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其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可作为描述粉体位度分布特征的一个序参量,其大小反映了粉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和集中、不均匀特征,即粉体粒度分布的空间结构性。并在监控粉磨机械效率、估测颗粒级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宇新  周传波 《爆破》2005,22(2):27-29,33
利用分形和分维数基本概念,导出粉粒度分布的分维数和分裂比、粉碎概率互相存在的简单关系,从能耗与颗粒表面分维数相关出发,推出单位体积粉碎能耗与粒度分布的值指数的相关性;同时推出单位体积粉碎能耗的分维数.当粉碎粒度分布的分维数近似小于0.89时,粉碎能耗呈现自然分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技术》2021,(1):90-96
针对纳米SiO_2存在颗粒团聚现象,借助LS13320激光粒度仪、SEM和TEM测试手段,研究水泥液相中纳米SiO_2粉体的粒度分布及其分散性。通过超声脉冲技术分散纳米SiO_2粉体,并确定最优超声功率;研究表面活性剂添加顺序对水泥液相中纳米SiO_2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脉冲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为纳米SiO_2最佳分散方式;获得纳米SiO_2最佳粒度分布的实验条件为超声时间5 min、超声功率360 W;在纳米SiO_2加入到水泥液相之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这种添加顺序更有利于提高纳米SiO_2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以SiO2为基体的高温可磨耗封严涂层,为了改善二氧化硅喷雾造粒粉体的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体松装密度、流动速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伴随着SiO2颗粒的烧结,热处理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较热处理时间更为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喷雾造粒SiO2球逐渐烧结,粉体粒度减小,松装密度增加,流动性提高,采用1000~1050℃、30~60min的工艺对粉体进行热处理能够获得最优的粉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分形几何理论评价超细粉体的活性,探讨纳米SiO2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水泥试样在早期水化时的颗粒分布状况,应用分形理论分析评价了水泥试样的粒度分布特征,测试、计算了不同试样相应的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随水化时间的增加,掺入纳米SiO2的水泥试样的分数维的数值变化的程度更大一些,掺入纳米SiO2的水泥试样水化更快,进而说明了由于纳米SiO2具有更高的火山灰活性而促进了熟料水化更快。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无机多孔材料保水性能与其粒度分布分形特征之间的关系,以4种无机多孔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保水法测量了无机多孔材料的保水性能,并运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了其粒度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介于1.1278~2.0523之间,且分形拟合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强的相关性说明多孔材料的粒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多孔材料的保水性能与其粒度分布分形维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形理论考察5种储能陶粒样品的粒度分布分形特征,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储能陶粒的粒度分布分形维对石膏板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储能陶粒样品的体积累积频率和粒径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双对数值呈线形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5~0.98之间,强的相关表明各储能陶粒样品的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是客观的;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度分布分形维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王飞  吴成宝 《中国粉体技术》2006,12(6):24-27,30
为了表征颗粒群粗糙度,本文中构建了单颗粒投影轮廓分维数学模型,并以高精度数字光学显微系统为基础,测算了5种颗粒样品的单颗粒投影轮廓分维。结果表明,5种颗粒样品的单颗粒投影轮廓分维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柴油汽车排气管沉积颗粒、碳黑颗粒、粉煤灰颗粒、石灰性褐土颗粒、河流沉积土壤颗粒。首次提出了"中位维"的概念以表征颗粒群粗糙度,计算了颗粒样品的中位维,其大小排序与投影轮廓分维均值一致,验证了将"中位维"作为表征颗粒群粗糙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Accurate assessment of liberation state of ore sample is important in mineral processing. In practice, the ore sample is mounted in resin, sectioned, and polished before its liberation state is measured by sectional analysis. This approach typically overestimates the degree of liberation in two-dimensional (2D) measurements. Several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overcome this stereological bias and correct this error in well-examined samples. However, their versatility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in, a stereological correc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liberation distribution. First, the complexity of particle sectional texture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image intensity. Next, the magnitude of stereological bias and 2D measureable parameters such as fractal dimension was correlated by an all-encompassing simulation of various texture types. Finally, stereological correction indices were exclusively estimated from 2D measureable parameters obtained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This model exhibited high versatility based on the all-encompassing simulation.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using nine different irregularly shaped binary particle systems and assessed using areal difference and maximum difference between liberation distribution curves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This error indices improved by approximately 80% for the former error index and 90% for the latter index.  相似文献   

16.
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特征及其与空隙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特征与空隙率的关系,测量了6种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累积分布,用统计学概念与分形理论分别考察了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分布法则及其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中空玻璃微珠粒度累积频率与相应的上限粒径的对数值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粒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法则;各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累积频率与粒径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双对数值呈线形关系,相关系数在0.95~0.98之间,强的相关表明各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是客观的;随着中空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形维的增加,其空隙率减少。  相似文献   

17.
颗粒表面分维与其形状指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颗粒物表面分维测算模型,研究了颗粒投影轮廓大小与形状指数F的关系。研究表明:颗粒投影轮廓大小与形状指数F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文中还利用所构建的颗粒物表面分维模型测量了6种碳黑颗粒的表面分维,初步研究了颗粒物表面分维与形状指数F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颗粒表面分维的增加,其形状指数F也相应增加,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因此,表面分维与形状指数F均可作为颗粒物形状的定量表征,且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孔径分布对多孔镍孔体积分形维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压汞法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多孔镍试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多孔镍试件的孔隙率及孔径分布曲线,并以Menger海绵体模型为基础,根据压汞实验数据确定了多孔镍试件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发现多孔镍的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8~3.0之间.孔径分布范围越宽、平均孔径越大,孔体积分形维数越大.多孔镍的孔体积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孔镍孔隙结构的均匀性及填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