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齐 《中州煤炭》2023,(10):111-115+122
新安煤田位于河南省西部,处于太行构造区、嵩箕构造区和崤熊构造区交界部位,煤田主体位于太行构造区内。为了解新安煤田深部煤中硫分布特征及成煤环境,对研究区二1、二2煤层硫分含量的进行了分析和归纳,阐述了二1、二2煤层硫含量特征以及硫分平面分布特征。根据煤中各形态硫所占比例以及成因,探讨了煤层中硫分布特征及成煤环境。结果表明,二1煤层贫煤以中—中高硫煤为主,无烟煤原煤以低—中高硫煤为主;二2煤层贫煤以低—中硫煤为主,无烟煤以低—中高硫煤为主。二1、二2煤层煤中硫以硫化铁硫为主,占全硫的60%~90%。山西组成煤环境为浅水河流和海水潮汐共同控制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煤层的形成受淡水和海水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牧  李铁昌 《中州煤炭》2023,(2):154-160,166
以刘河煤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的含煤性、稳定性、煤质特征、工艺性能和可选性等。研究得出,井田二2煤层大部可采,三32煤层局部可采,二2煤层煤厚0~4.08 m,平均2.37 m,煤层结构较简单,二2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型中厚煤层;二2煤层以低灰分、低硫、特低磷、低水分、特高发热量贫煤为主,易磨碎、极易选。宜作各类动力、火力发电和民用燃料用煤;研究为矿区后续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蕾  许岩炯  谌霞  王丰琪 《中州煤炭》2024,(2):132-137+145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煤炭资源的保障,要立足国内供给,加大煤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地质勘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后续矿源。以某煤炭区域地质情况为背景,研究了煤田沉积环境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煤层分布特征、煤层物理性质、煤岩特征以及煤类。研究得出,某煤炭区可采煤层为赋存在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15~10.57 m,平均厚4.11 m,属大部分可采的中厚煤层、结构简单,二1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贫煤和无烟煤,区内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煤层。研究对该地区煤炭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峰一矿地质特征,区内发现长度超过1 km的断层7条,对二1煤层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研究了煤层地质及煤质特征。研究得出,可采煤层为1层,二1煤层层位稳定,总厚度8.88 m,煤层结构简单,其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类型。揭露含煤地层总厚度480.76 m,含一煤至七煤共7个煤组,含煤共13层,总厚15.72 m;二1煤层属高灰、特低硫、特高热值煤,煤类主要为瘦煤,个别见煤点见有焦煤、贫煤、贫瘦煤,工业用途主要可作炼焦配煤使用,也可作动力用煤。研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桥北马庄勘查区的二叠系下统煤系地层中(埋深590~2 710 m),山西组(P1s)含全区可采的二2煤层(主要勘查对象),平均厚3.01 m;下石盒子组(P1x)含大部可采的三2煤层,平均厚1.69 m,均属高变质、特低硫煤为主的贫煤、无烟煤。由于该区煤岩层埋藏深、封闭性较好、瓦斯逸散条件差,致二2、三煤层赋存有大量的瓦斯,且全区富集。就马桥北马庄勘查区地质特征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勘查区煤层瓦斯的赋存,不但受地质条件作用的主导,同时也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以河南省宜洛煤田为例,分析了深部煤勘探区煤层特征,主要分析了煤层的含煤性、可采煤层以及煤岩层对比。研究得出,勘探区可采煤层共有7层。二1煤层平均厚度5.72 m,煤层结构较简单,属基本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为层位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变化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中、西部。采用综合对比方法进行了煤岩层对比,主要含煤地层、二1煤层对比可靠,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对比基本可靠,二1煤适宜动力及民用。研究可以作为宜阳煤矿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义井田深部勘查区煤田地质勘查成果,分析了该区构造和二1煤层展布特征,研究了二1煤储层特征、煤层气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煤层气赋存条件。研究认为,勘查区二1煤变质程度高,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储层孔隙度较高、围岩封闭性好,有利于煤层气赋存;煤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煤层气运移;属正常压力、低渗煤储层。煤层气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趋势,DF1断层为煤层气逸散通道。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东濮找煤区的成矿带上,主要发育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含煤区内全区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埋深900~2 200 m,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平均可采厚度5.75 m。为了解研究区的二1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瓦斯含量,采取钻孔煤心样7孔17个样,分析了二1煤的煤层特征、煤岩成分与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组分特征及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研究了煤类分布特征,并对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1煤煤质为低中灰、高发热量、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中磷,煤类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和焦煤;煤层中瓦斯受大构造及煤层埋深影响,F5断层以南区域瓦斯易于逸散,瓦斯含量较低;而F5断层以北断陷区域内构造不发育,煤层埋藏较深且厚度较大,瓦斯含量普遍较高。这些成果将对研究区及周边深部找矿及矿床经济意义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脱硫降灰是实现中高硫煤清洁利用的关键, 而浮选法在细粒煤脱硫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中高硫煤的浮选脱硫降灰效果, 以陕北子长煤为研究对象, 利用筛分及浮沉试验考察了原煤的颗粒特性, 并对比了三种无毒无机抑制剂氧化钙(CaO)、硫酸铵[(NH4)2SO4]、十水合焦磷酸钠(Na4P2O7·10H2O)以及其组合抑制剂对原煤脱硫降灰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煤岩光片考察了浮选前后煤中黄铁矿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 浮选后煤岩光片中的黄铁矿分布密度有效下降, CaO的脱硫降灰效果最好, (NH4)2SO4和其相近, Na4P2O7·10H2O脱灰效果次之, 但几乎没有脱硫效果, CaO和(NH4)2SO4在用量分别为4 000 g/t和1 000 g/t时, 精煤硫分最低均为1.83%, 其脱硫效率最高分别为18.28%和12.35%, CaO和(NH4)2SO4组合药剂未展现较好的协同作用, 脱硫脱灰效果均不及三种单种抑制剂, 但对细粒煤的脱硫脱灰有一定的提升作用。CaO和(NH4)2SO4可作黄铁矿的抑制剂提高浮选的脱硫脱灰效率。   相似文献   

10.
简述合阳县防虏寨勘查区概况,通过对勘查区煤质化验资料的分析可了解该区煤的煤岩特征、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煤类及工业用途;区内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无机显微组分矿物质含量较低,有机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和惰质组,其中镜质组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勘查区内煤属于低灰~中灰、低挥发分、中~高硫、特低磷~低磷、较高~高软化温度灰、中高~高发热量煤;煤类以贫瘦煤为主,主要用于动力用煤、民用燃料及火力发电。  相似文献   

11.
吴清杰 《中州煤炭》2018,(2):117-121,127
通过对新安县城东南部地区主要含煤岩系地层、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确定二1煤层为新安县城东南部地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结构较为简单,为单一煤层。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北部的新安向斜为一不对称的开阔状向斜构造,轴部向北西西逐步抬起,向南东方向倾伏,南部为一背斜构造,该背斜北翼与北部的新安向斜南翼之间被断层切割。在对区内钻孔中二1煤层顶板岩性研究分析对比后认为该区二1煤层之上的大占砂岩厚度及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可作为明显的标志层。通过对所取得的煤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层属高瓦斯煤层,煤质属中灰、中高硫、低磷、高熔融性粉状贫煤,可用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在登峰郭沟查明一中型煤矿床,初步查明煤资源储量为8458万t,为特低硫、低磷、低中灰、高热值的无烟煤。可做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据了解,该院在勘查区内共完成二维地震测线12条、各类物理点2650个,获得剖面长度50.64km;钻探6030.67m,物理测井6021.6m;采集各类样品12个,  相似文献   

13.
李粮店煤矿位于河南省新密煤田的东南部,探明优质贫煤、无烟煤资源储量3.4亿t,为一大型在建矿井。因该区煤层埋藏较深、地温较高,地热成为影响该区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测温资料的整理,确定了恒温带、孔底温度、地温梯度和煤层底板温度等重要地温参数,并总结出矿区二1煤层地温变化规律、地温热害分区、地温梯度及地温异常分区、地温梯度变化规律、矿山地温类型等地温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矿山建设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潞安贫煤作喷吹煤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亚飞 《煤炭学报》2008,33(7):803-806
从煤质特征、工艺性能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分析了潞安贫煤作喷吹煤的特征,结果表明:潞安贫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固定炭含量高等煤质特征,具有可磨性好、燃烧性好、输送性能好、爆炸性极弱等工艺性能特性,而且与无烟煤混配后大大地改善无烟煤的燃烧性,是高炉喷吹煤的优选煤种.试验和应用实践表明:潞安煤喷吹可以获得较高的煤焦置换比,同时能提高喷煤比和喷煤量;使用潞安煤能明显地提高磨煤机出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煤》2016,(1):56-59
合水东部勘查区位于陇东煤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共发育5层煤,其中3层可采。根据岩性特征延安组可分为三段,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第二段,煤层厚度变化小。可采煤层煤质特征为低灰、中-低硫、中高挥发分、高发热量弱粘煤,可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勘查区内钻孔进行钻探取芯、数字测井,对可采见煤点进行样品采集及测试,并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勘查区内太原组的15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3号煤层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无烟煤;8号煤层为高灰、低硫、中低发热量的无烟煤;9号煤层为低灰、中硫、高发热量的无烟煤;15号煤层为低灰、中硫、高发热量无烟煤;15下号煤层为低灰、中硫、高发热量无烟煤。本区均为无烟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本次勘查工作,为进一步开发昔阳县煤炭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腾达煤矿的概况及其煤质特征,指出区内煤层煤具有中-高灰、特低挥发分、中高-高发热量、较高-高热稳定性等特征,且煤层硫分变化大,介于低硫煤-中高硫煤之间。全区可采煤层煤均为无烟煤三号,可作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18.
添加物对宁夏煤热解气相产物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部弱还原性宁夏煤为研究对象,酸洗脱灰并负载Na、Ca及Fe盐,对其进行了固定床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原煤中的矿物质和Na、Ca、Fe添加物的存在均降低了煤的起始和最大分解温度,对煤的热解反应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煤中原有的矿物质和添加物对煤热解气相产物形成的影响可以划分为200~550,550~750和750~1 000 ℃三个温度区间,在各温区中的影响显示出明显不同的作用。低温时促进了CH4的生成,高温时抑制了H2的生成;除载铁煤外,累积产率均表现为H2的增大和CH4的减少,这主要受中温段热解结果的影响;煤中矿物质及Ca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均使CO和CO2累积产率增大,Na和Fe在较低温度区间也表现出对CO和CO2生成的促进作用,但温度较高时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析是煤矿开拓延伸的基础。某矿亟需掌握西进风井及其井底车场附近的二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采用鉴定指标法分析西风井区域二1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结果表明:二1煤层最高破坏类型为Ⅱ类,最大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为33.1 mL/s,煤的最小坚固性系数为0.42,最大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相对)为0.35 MPa;随着西风井区域二1煤层埋藏深度增大,煤层瓦斯压力呈增大趋势;二1煤层在分析范围内标高-574.6 m(埋深659.6 m)以浅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相似文献   

20.
以新安矿区二1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煤田地质勘查、煤炭资源开发资料,结合区内煤矿井观察,分析了煤储层和煤层气分布特征,估算煤层气总资源量347.80×108 m3,资源丰度0.614 4×108 m3/km2。选取地质构造、埋深、煤厚、渗透率、储层压力、资源丰度6个要素对该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认为KD1、KD3属较有利区,其他属潜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