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方案优选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及高瓦斯矿井通风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包括技术性、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3个主要方面,涵盖矿井技术、安全、管理和改造的经济性等10个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的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分析并确定了方案的综合属性度,进而选择最佳的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这对于解决矿井实际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同时对于类似矿井的通风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过程中,对通风系统优化方案进行优选,选出技术可行、经济与安全的方案对矿井通风优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突变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将矿井通风系统定性分析问题简化为定量选择,避免了通风方案选择中的主观性,为矿井通风方案的优选提供了客观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余吾矿复杂通风系统存在的风流不稳、风量供应紧张、通风阻力过大的困境,利用Ventsim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风网解算,结合生产实际,分析找出现有通风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改造方案。经模拟分析和实践检验,优化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通风系统稳定运行,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煤矿生产矿井通风现状进行科学评判、对老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比选,在总结国内煤矿通风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井通风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老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与矿区实际相符的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安全可靠性等3类13个定义明确的实用指标。实践验证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老矿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欢城煤矿进行通风系统的阻力测定与分析,找出了欢城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的分析研究,提出两种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方案,并从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角度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优选出了最佳方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金阳煤矿现有通风系统井巷进行阻力测定,分析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得出通风系统存在阻力分布不均、主通风机老化等问题;结合资源整合时期矿井通风系统易出现问题,通过对金阳煤矿和南宁煤矿原有井巷的优化贯通、开掘新巷道、更换主通风机等措施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并提出通风系统整体优化方案。通过结构化网络解算操作流程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在满足矿井通风安全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技术比较及方案优选,确定矿井资源整合时期通风系统最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金阳煤矿现有通风系统井巷进行阻力测定,分析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得出通风系统存在阻力分布不均、主通风机老化等问题;结合资源整合时期矿井通风系统易出现问题,通过对金阳煤矿和南宁煤矿原有井巷的优化贯通、开掘新巷道、更换主通风机等措施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并提出通风系统整体优化方案。通过结构化网络解算操作流程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在满足矿井通风安全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技术比较及方案优选,确定矿井资源整合时期通风系统最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矿井采掘更替过程中通风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以典型的多风机联合运转矿井赵庄矿为依托,在通风系统普查所获得的基础参数上,建立了通风决策支持系统,对区域式通风能力匹配性和方案优选进行研究及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造方案,最终解决了赵庄矿在新、老盘区更替时期南苏风井通风系统投运及三盘区通风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济南华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通风阻力大、通风能力不足的矛盾,经分析论证,制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提高了矿井通风能力及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村煤矿随着生产区域的延伸和生产布局的变化,现有的通风系统已较难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在对矿井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的基础上,对现阶段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找出现阶段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未来五年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保障了杨村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孟凡林 《中州煤炭》2019,(10):123-128
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安全的基础。随采矿技术的发展及生产能力的扩大,须改造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使其能与矿井发展需要相匹配。通过对新疆龟兹矿业西井基本现状分析,实地测得相关参数,应用三维建模建立了智能分析系统。并基于CFD计算模型对矿井通风风硐风阻进行模拟、利用VentAnaly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风硐阻力对地面主通风机效率影响等内容,对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得出:对龟兹西井通风系统全面普查,获得了矿井通风基础数据;通风对西井风硐模拟,得到回风斜井风硐主要通风阻力为局部阻力损失;根据矿井开采后期布置以及需风量、阻力分析,选用型号为FBCDZNo.20/2×200的主要通风机。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建设智慧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矿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基于Java EE架构设计了一套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功能结构以及相应的数据库设计方案,并以环境监控子系统下的数据查询分析模块为例提出了实现该模块功能的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设计方案。根据系统功能结构与传感器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库表设计方案,基于Windows Server 2019 NT10.0操作平台展示了该系统中数据查询分析界面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构建了矿井三维通风模型和通风智能优化系统,实现了通风参数的自动结算,达到对风速、风量、风压、瓦斯、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并可进行反风演练,对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现煤矿“通风可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策,开展了矿井通风网络实时模拟与动态预警分析的研究。以山西朔州某矿为应用背景,利用“测风求阻”模型完成该矿的通风基础参数获取工作,从表征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状况的巷道风流状态、用风地点通风状况和通风系统可靠性3个方面进行了预警分析,实现了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5.
卢长远  刘军 《中州煤炭》2018,(10):15-18
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矿井规模日益增大,通风网络日益复杂,王庄矿老区处于残采阶段,西风井担负区域面临着系统调整。针对王庄矿西风井北翼封闭后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确保王庄矿老区通风系统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通风系统稳定及主要通风机的合理、稳定运转,对矿井进行通风技术测定,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数据库,提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这些措施对满足矿井各个时期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快速、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矿井通风运行安全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澄合矿区通风系统管理现状,建立了王村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该矿通风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及结论对类似老矿区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斌  李双  曹阳  陶柱 《中州煤炭》2016,(7):39-42,47
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井通风安全及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矿井的通风系统必须随着矿井瓦斯等级的变化而提升,满足矿井瓦斯治理、防治突出的新要求。不同瓦斯等级的矿井对通风系统的要求不同,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矿井瓦斯等级相适应的通风系统,可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总结了陈四楼煤矿瓦斯矿井升级突出矿井的通风系统设计优化过程,简要分析陈四楼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经验,以期为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凯 《煤炭技术》2020,39(1):105-106
结合矿井现有的通风系统,对目前生产矿井面临的高温热害、煤自燃、瓦斯、煤尘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矿井通风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建立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平台,为矿井中长期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毅勇 《中州煤炭》2021,(2):105-108,113
矿井主通风机轴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确保煤矿安全通风的重要前提,基于煤矿通风系统概况,分析了矿井主通风机轴承故障机理,主要为滚动轴承的结构、振动特性与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故障类型,得到了滚动轴承振动特性产生的内部因素及故障类型;研究了通风机轴承故障诊断程序结构,主要包括诊断分类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常规分析模块、采集和储存模块,并设计了轴承在线故障诊断平台。研究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李春杰  张学博  张建卫  姜国周 《煤》2011,20(12):9-10,42
针对新登矿风量紧张、回风巷风速超限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技术测定,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对满足矿井目前及今后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快速、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为新风机的选型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