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目前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大类,其中尤其以院校教育为主。作为院校教育的参与者,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我们仔细分析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自的优劣,从师承制中获得启发,将师承制的优势结合进院校教育,形成实践能力"贯通式"培养的中医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已难适应当今中医学术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究中医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内涵、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点、确立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师承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制度来构建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是以院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药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对中医师承教育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条文,界定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发现当前师承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温茂兴 《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有利弊,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在当今院校教育成为中医教育主渠道的情况下,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在院校教育中导入师承模式,强化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提高中医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目标全面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的实践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实施问题,以促进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医师承教育是先于院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中医传道授业的传统模式,师承教育的存在与中医萌芽和发展休戚与共,也是促进传统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的发展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同时也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的传承中医特色、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教育背景下融入因材施教的师承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医药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有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深度融合.本文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年来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的院校+师承教育实践经验,分析院校+师承教育模式的构建情况,并总结经验,以期对今后两者的融合及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云  王珏 《中医教育》2006,25(2):21-23
中医教育经历了从几千年师承教育向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等因素,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教育模式。笔者在回顾中医药教育发展史及总结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优势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院校教育为主、师承教育为辅,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种不同中医教育模式的分析比较,认为两种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主张在目前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院校教育体系中,应强化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加强临床实践及其诊疗技能训练;注重因材施教,并将师承制引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认为: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基础,师承教育是中医基础教育上的必要补充与深化、细化;院校教育系统而规范,强调共性,重在广与博,师承教育自由而活泼,强调个性,重在精与专;院校教育是学习人文知识、伦理规范的课堂;师承教育是掌握处理医患关系技巧的场所。因此必须二者并重,方有利于临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于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师承为主的古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但因缺乏师承环节,学生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和将中医理论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造成临床型中医人才的缺乏。因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体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是今后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中医学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人才质量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目前中医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是否存在欠缺.本文对古代中医教育方式特点进行简要回顾,探讨其对改进当前中医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严世芸 《天津中医药》2006,23(4):265-269
目前,对于如何培养中医人才,认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结合多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的经验及当今时代背景,深刻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积极开展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并建议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陈旧落后的方面,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促进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论述了中医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强调了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深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才能开创高等中医药教育新思想、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世芸 《天津中医药》2006,23(3):182-186
目前,对于如何培养中医人才,认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结合多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的经验及当今时代背景,深刻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积极开展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并建议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陈旧落后的方面,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促进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论述了中医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强调了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深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才能开创高等中医药教育新思想、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