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也为党报抓好作风建设、切实改进文风、培养锻炼队伍指明了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占领“舆论窗口”的立足点党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沿着党所倡导的、符合历史潮流的方向前进。这一任务既决定了党报在新闻舆论宣传领域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也决定了党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坚定立场。党报要在…  相似文献   

2.
做好民生新闻,这是新时期努力提高党报可读性和新闻宣传改革创新的一个突破口,是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也是推进党报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党报的影响力事关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提高舆论引导力关键要增强党报的影响力. 在推进党报改革创新过程中,<安徽日报>以"改进创新,提质提速"为抓手,在提升党报影响力的实践中,把改进图片报道放在突出位置,用时代要求和审美眼光审视图片报道,紧紧把握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推动图片报道水平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新闻创新与新闻助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对地市党报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创新,使新闻宣传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丹东日报》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时政报道:主动出击、形式创新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日常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东进 《东南传播》2012,(9):174-176
本文选择纸质媒体的权威代表《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进行的新闻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从党报的报道理念、党报记者的工作作风以及党报的文风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党报在这一期间涌现的新闻作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剖析党报在此次活动期间对以往问题和弊端的改进与突破,指出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积极主动,贴近基层,改进作风采写市县报道市县报道是党报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优势,是党报唱响主旋律的一出重头戏。如何改进和强化市县报道,是我们党报提高办报质量、提升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水平的一个重点,也是  相似文献   

7.
正党报承担着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践行群众路线,要求党报必须始终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必须始终把根牢牢扎在基层,以平民的视角,办亲民的报纸。漯河日报社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在"转"字上下功夫,在"改"字上求突破,"转"出新气象、"改"出新面孔,提升了报纸的亲和力和影响力。遵循规律,关注大局民生政务报道是党报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漯河日报》对政务报道的改革,始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党报的作风建设,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努力实现党报记者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核心问题是党报记者要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意识,要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不动摇,并把这个观念付之于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在诸多深层次因素的推动下,各级党报顺应时代要求,锐意改革创新,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全方位转变。在十年来的党报改版历程中,难能可贵的是办报理念的深刻变化。从实践的角度看,党报改版涉及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方式的改进与优化、版面的变脸与革新等三个方面。十年打了三场"攻坚战":对最难改的版面(要闻版)、最难改的报道(会议报道和成就报道)、最难改的话语(党报话语系统)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党报如何改革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我认为,党报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身",以长抓不懈的业务建设"立足",以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立信",以舆论监督"立威".党报的改革创新,应当围绕这个思路来着力推进,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大连日报》作为党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更好发挥党报为民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经过一番调研和策划,"党报记者社区行"系列报道在《大连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的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军事记者》2013,(3):18-19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让报人费心思,又受读者议论多的报道内容之一。长时间以来,党报的会议新闻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篇幅过长、频率过高、形式呆板、文字干瘪等痼疾,影响了党报的可读性。军区军兵种报纸是军区军兵种党委机关报,有军队的特点,同时也兼具党报的特性,在会议报道这一问题上同样面临挑战,值得军队的报人研究。去年年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先后就改进作风出台规定,对改进新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时期,必然埘党报改革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改革创新,使新闻宣传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去年以来,丹东日报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萃     
《中国记者》2012,(7):122-123
业界活动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召开6月13日,第十八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全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惠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及夜班负责人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专业期刊60余人参会。会议由天津日报社承办。会议就深化"走转改"活动成果,推进党报改革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党报要坚持正确导向,推进改革创新,深化"走转改"活动成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会议还对各报提交的好版面和业务论文进行了评选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王世华 《新闻知识》2003,(11):34-34
中央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针对性很强,为党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这一要求,不断改进党报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宣传工作,把“三贴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省级党报实现舆论引导,对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发声是必须的,而发出正确的声音更是必须的。如何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赋予党报声音以足够的吸引力,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正确处理好舆论导向和读者满意的关系,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佳效应,成为各级党报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课题。辽宁日报评论作为"党报声音"的主要"发声点",有  相似文献   

17.
施晔 《传媒观察》2012,(9):48-49
对在"三级办报"中处于最基层的地市一级党报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非但不是应景之举,而且是党报"接地气"、"抓活鱼"优良传统的回归,是重新构筑党报"三贴近"原则的重大创新,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的有效途径。"走转改",为强势推进"三农"报道,进而完成从范式到内容的再造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红河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全体采编人员以作风转变带动文风转变,使党报新闻宣传的聚焦点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红河州的主流媒体,《红河日报》党组、编委会高度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提出了"走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在党报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党报理论宣传的改革创新却在诸多方面等待着我们去努力。本文从如何改进党报理论版版面枯燥、可读性较差的现实,提高理论宣传的传播效果,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入手,探讨增强党报理论宣传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尤其是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给地方党报报道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指明了方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出台了进一步改进文风的实施方案。作为我国最基层、覆盖面最广泛的地市党报,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和地市党报特点,贯彻落实好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和"走、转、改"精神,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重大而现实的政治和实践课题。增强策划意识,创新版面内容一是在创新政务报道上求突破。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