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管插管、器官移植和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由真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日益增多。为了解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情况,现对我院2009年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4株酵母样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2.
由酵母样真菌引起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刘华,张建波,周中华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广泛应用,酵母样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统计了5个月的送检临床标本,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76株,其中念珠菌占86.8%、酵母菌占13...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腹泻绝大多数由感染引起,其中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被认为是当前小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外早在六十年代就有报道,并从痢疾样腹泻标本中分离出EIEC。国内1980年后引起重视,报道逐渐增多。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感染性腹泻患儿中EIEC的存在情况,我们于1988年2月到6月对痢疾样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了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检出7例EIEC,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引起感染的酵母样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特性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2002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常规培养和分离酵母样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CAUX系统对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用ATB-FUNG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3104株酵母样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2.5%,光滑假丝酵母菌占9.54%,热带假丝酵母菌占5.06%,克柔假丝酵母菌占0.86%,其他酵母菌占1.96%。酵母样真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对5-氟胞嘧啶、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需要加强真菌送检培养,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尽量避免单纯经验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酵母样真菌菌种分布状况,我们对1996年1月~1998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1260份各种标本中分离出680株酵母样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分布及耐药性性况,供临床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2005年4月~2006年11月间,从我院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酵母样真菌菌种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从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19株酵母样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41.5%,葡萄牙念珠菌15.1%,热带念珠菌12.4%,白珠拟酵母菌9.6%,酵母样真菌对多烯类药的两性霉素B和制毒菌素有高度敏感性,分则是97.6%和96.5%;对5-氟胞嘧啶和酮康唑敏感性低,分别是33.4%和37.%.结论 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各种酵母样真菌对唑类各核苷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耐药,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引起感染的酵母样真菌类型及其耐药特性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的血液、中段尿、粪便、痰、胸腹水、伤口分泌物、穿刺液等标本中,采用常规方法培养和分离酵母样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系统对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用ATB-FUNGUS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484株酵母样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2.4%,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7.9%,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0.5%,清酒假丝酵母菌占7.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3%,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7%,中间假丝酵母菌占4.1%,其他酵母菌占3.1%.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临床需要加强真菌送检培养,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尽量避免单纯经验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杜瑛媛  倪侃翔 《嘉兴医学》2000,16(2):104-104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71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调查引起感染的致病菌种。方法:按常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71株酵母样真菌分为7种,包括白色念珠菌42株,热带念珠菌12株,近平滑念珠菌8株,克柔氏念珠菌4株,土生念珠菌3株,皱折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各1株。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多。患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均易增加酵母样真菌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标本酵母样真菌的检出。方法 统计分析了两年来临床各类标本所检出的酵母样真菌分离株,结果 各类标本检出的酵母样真菌达26种,其中来自呼吸道标本的酵母样真菌种类最多。念珠菌属仍处于地优势地位,占95.7%,检出最多的是白色念珠菌(62.3%)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1.1%)。结论不同年龄组的统计的结果表明,酵母样真菌的检出率年龄的上升而增高,以老年人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内科近两年肺部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方法:按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鉴定。结果:调查肺部感染患者462人次,酵母样真菌感染者为110人次。酵母样真菌感染泫1995年为20.7%,1996年为25.9%,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1995年占真菌感染泊59.0%。1996年占56.3%,其次为热带念珠菌,除以上两种外,还分离出9种酵母样真菌,说明肺部真菌感染菌谱较宽。结论:酵母样真菌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类型及其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真菌培养采用常规方法,用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用ATB-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45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26株,占51.4%,热带假丝酵母菌42株,占17.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4株,占13.9%,克柔假丝酵母菌21株,占8.6%,光滑假丝酵母菌14株,占5.7%,新型隐球菌4株,占1.6%;内分泌肾科、肿瘤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所占比例较高;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嗌康唑(ECO)、酮康唑(KET)的耐药率分别为:7.3%、6.1%、9.0%、32.7%、35.1%、32.7%。结论:酵母样真菌的检出率与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相关,应重视真菌的检测工作,规范抗生素的应用,以控制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酵母样真菌出现泛耐药结果的原因。方法将接种在沙保罗琼脂上有酵母样真菌生长的标本,用天地人生化药敏鉴定卡,进行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检测酵母样真菌,测试其对5一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伊曲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药情况。结果体外药敏试验部分标本呈现出泛耐药情况。结论泛耐药结果多是由经验不足、取菌不纯等所致,通过显微镜直接镜检区分,初步得出真菌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艳捧  于中蛟  任英 《河北医学》2003,9(9):856-858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主要是测定抗真菌药物对致病真菌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在最低药物浓度下可抑制全部病原真菌者称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 ;在最低药物浓度下可杀死全部真菌者为最低杀菌浓度(MFC)。1 酵母类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文件 (NCCLS -M2 7-P)及改良后的微量平板液体稀释法正在欧美等国家试用 ,在国内一些实验室还有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等。近年来 ,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 ,其中主要是念珠菌。引起人类感染和致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因其粘附力、毒…  相似文献   

14.
俞爱群  张嵘 《浙江医学》1999,21(8):510-511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增多和各种插管、导管的使用。酵母样真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寄生在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部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占了绝大多数,为了选择酵母样真菌快速分离与鉴别的方法,我实验室利用进口成品培养基和国产原料自制的培养基。对临床收集标本中的酵母样真菌进行分离鉴别比较,并利用生化反应鉴定菌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玛嘉 (CHR)显色培养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人工合成底物由产色基因和微生物可代谢物质的部分组成 ,在特异性酶作用下 ,游离出产色基因显示一定颜色 ,直接观察菌落颜色即可对菌种作出鉴定。它是一种新型分离培养基 ,在分离临床感染酵母样真菌的同时也作出初步鉴定。我们采用此培养基与传统的沙保罗培养基 (SDA)对 196株酵母样真菌进行对比 ,以探讨该培养基在临床酵母样真菌鉴定方面的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 选择本院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4月间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标本 12 6 0份痰、咽拭子、尿及分泌物等临…  相似文献   

16.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病,多由轮状病毒侵犯近段小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而致腹泻,起病急,主要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脓血,常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只要护理得当,可使患儿尽快恢复止常,因此,护理在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将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引起腹泻、发热、呕吐、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我院2004—2005年9~12月共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腹泻粪便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435例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进行培养,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5例慢性腹泻病人均未培养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其他致病菌。其中415例培养出酵母样真菌,培养阳性率为95.4%。其中老年人和儿童阳性率高,分别为48%和31%。从435例标本中共分离出670株酵母样真菌,其中念珠菌属460株,占68.7%,酵母菌属212株,占31.3%.念珠菌属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念珠菌属的68.6%。药敏结果:念珠菌属对氟胞嘧啶(FC)、两性菌素B(AMB)、氟康唑(FCA)、伏力康唑(VRC)、伊曲康唑(ITR)的耐药性分别为1.3%、0.6%、0.2%、3.2%、4.1%。结论抗生素长期不合理应用,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调,造成酵母样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慢性腹泻,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儿童及老年人培养阳性率高,对此类人群尤其要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十年来酵母样真菌感染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十年来我院酵母样真菌感染状况。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酵母样真菌常规鉴定方法,检测了1991-2000年从临床送检的3020份标本。结果 分离出1370株酵母样真菌,共7个种。结论 酵母样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以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其次为热带念球菌,但随着其他新菌种的不断出现,白色念球菌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临床标本酵母样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酵母样真菌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粪便等标本中分离出的520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并用真菌药敏条上的10种抗真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其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酵母样真菌检出率最高,达68.7%,其次是阴道分泌物为18.1%。共分离出白色念珠菌380株,占73%,热带念珠菌70株占13.5%。以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制霉菌素敏感性较高;而对灰黄霉素耐药率高达82%。结论 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分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菌素及严重的基础病是病人感染真菌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可为临床治疗其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