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王承 《山东档案》2004,(1):12-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相机已成为发展的必然.数码相机的应用,产生了大量数字照片,还有许多传统的照片通过扫描转换成数字照片.……  相似文献   

2.
随者数字设备的普及,很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进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影像文件——数码照片。由于数码相机拍摄影像具有优越的成像、存读和传输性能,时下大有取代传统照片的势头,加强和规范数码照片的归档工作也随之成为档案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数码照片归档工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传统光化学成像原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不能完全以胶片摄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处理。所以,认识和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对指导数码摄影的前期拍摄有很大帮助。那么,怎样拍摄才能使数码影像达到最好的状态,并为专业人士所接受呢?这时,只需记住:数码相机拍摄的原始影像不能过于明亮!  相似文献   

4.
《电子出版》2002,(11):18-18
随着数码相机市场的迅速增长,数码影像的应用需求日益凸显,传统的通过PC进行照片编辑打印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于是抛弃PC终端,直接通过数码相机连接打印机进行打印的方式应运而生。一直以来,作为数码影像市场的巨头,佳能公司不断致力于对数码影像技术和方案的探索和研究。2002  相似文献   

5.
高校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码相机在高等院校的广泛使用,数码照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照片,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对于高校档案部门而言,如何加强对数码照片档案的规范管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门新的课题。一、数码照片的特点数码照片是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获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码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数码相机的逐渐普及,数码照片档案日渐取代传统的胶片照片档案已是发展趋势。那么,如何基于数码照片档案的特殊性,在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各环节中确保其真实性,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码时代,数码相机已成为新新人类的标准装备了。随着价格的平民化.如今只要花两三千元就能买到性能不错的数码相机。操作简单、实时回放、存储方便……数码相机大有取代传统相机之势。在印刷出版领域.数码相机使用率的增长也可谓是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8.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办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北京档案》2011,(1):14-16
随着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各单位形成的数码照片越来越多。数码照片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照片,成为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社会活动的重要记录。数码照片应该如何归档和管理,是档案部门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档案局于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数码照相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数码相机在继承传统照相技术的基础上,具备了传统相机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势,从而开辟了照相技术的新领域,可以这样说,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照相技术已成为发展的趋势。由于国家颁布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没有涉及到数码照片的管理,但现实中大量数码照片的产生,给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笔者就此数码照片的特点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码技术软硬件的发展,数码相机在广告,新闻,出版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所见即所得”的特点,以及不断提高的数码成像质量,不断完善的后期制作设备是数码相机能够得以普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媒体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新媒体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新闻媒体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新媒体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是新媒体?网站、手机报、电子报纸等都是新媒体。新媒体代表新技术,是先进的新闻生产力,具有勃勃的生命力,它的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传统的报纸来说,就电子邮件取代传统信件、电子机票取代纸质机票、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卷相机一样,电子报纸或曰数字报纸逐渐取代纸质报纸也是可以期待的。目前,新媒体正在进行着量变的积累,待到数字版权保护、电子支付手段、无线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相关产品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2005,(10):53-53
近日索尼(中国)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免费更换索尼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成像元器件的通知”,索尼公司生产的 CCD(即所谓成像元器件)因出现质量问题被正式曝光。日系数码产品的质量在消费者口碑中一直不错,索尼 CCD的缺陷问题,将会导致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可能出现“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无法显像、无法拍摄和画面紊乱”等故障。数码相机类产品的科技含量主要集中在传统光学镜头的生产技术和数字成像及处理技术方面。其中用于感应光线并成像的电路装置是数字技术的核心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借助历史分析和实物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即时成像相机如何在其功能性被完全替代的数字时代死而复生,重塑“新媒介”身份。传统胶片时代,即时成像相机在时间上的“即时显影”和空间上的“一步成像”让它获得抢占市场的优势,而逆信息化、不可复制、不可修改的断裂性则成为阻碍。但是当其优势被数码相机取代之时,连续性轰然倒塌,即时成像相机一方面抵抗数码,凭借看似退步实则不可替代的断裂性,作为“复古媒介”死而复生;另一方面,通过联结诸多行动者、弥合模拟/数码、新/旧之间的断裂,重获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生”。即时成像相机的死与生由此映照出了技术连续观和媒介二元论的失灵,也开启了一种理解媒介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电子书的出现是对传统出版业的一次颠覆,在亚马逊Kindle、索尼Reader问世之前,图书是旧媒介帝国中的最后一个堡垒。但是现在这一堡垒已经开始松动,正如比尔·盖茨所预言的那样,电子书正在改变世界。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电子书何时能够取代纸质书,但是,这一领域正在上演类似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片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电子书的出现是对传统出版业的一次颠覆,在亚马逊Kindle、索尼Reader问世之前,图书是旧媒介帝国中的最后一个堡垒。但是现在这一堡垒已经开始松动,正如比尔·盖茨所预言的那样,电子书正在改变世界。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电子书何时能够取代纸质书,但是,这一领域正在上演类似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片的一幕。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是一种电子成像设备,它承担将景物影像转换成电子数字图像的任务。近年来,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除光学成像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外,在电子成像技术方面的技术进展也十分显著。不仅在电子成像芯片的元件类型和像素集成度上.而且在感光成像单元的排列结构.色光分解原理等方面都不断有新技术出现。本文将对其中一些相关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还对数码相机在印前领域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第一部分: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成像 质量比较 一、成像质量的比较方法 我一直想做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成像质量比较.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成。最近,我先后从各大公司借来了爱普生PC850Z\PC3000Z,柯达DC290\DC4800尼康Coolpix950\990和尼康D1三个牌号七种型号的数码相机.其中的爱普生PC3000Z、柯达DC4800和尼康COOLPIX990都是以上几家公司的最新产品.而尼康D1相机是价值近7万元的高档专业相机。我把它们与传统135相机进行对比。 在下载照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码照片是指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设备获得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当前,数码照片在各项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数码照片基本取代了传统照片。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归档和管理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为档案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因此,应认清数码照片档案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实施管理。一、数码照片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照片的不同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相比,有许多优点:一是成像快。数码相机操作方便,聚焦测光、曝光组合、校色补偿,都是高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照片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胶卷照片。按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流程,从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和归档、数码照片审核、数码照片档案整理以及数码照片档案的保管四个方面,探讨了拍摄者与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分工,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与时俱进,选择适用于图书馆的有效方式,管好、用好图书馆的数码照片档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珏 《电子出版》2001,(9):W011-W01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数码化产品。就像给计算机插上了翅膀,使其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方便,价格也越来越便宜。DIY们除了不断给机器升级外,也在不断尝试着新的玩法。给电脑加个手写笔,或来个君子动口不动嘴,或买个CDRW自己刻CD,再有的买个摄像头开个面对面的CHAT。什么都玩过了,现在该数码相机登场了。由于过去数码相机的价格太高,而且成像质量也不能满意,因此很少有人敢碰。但近来,由于技术的成熟,加上欧美市场的打开,厂商开始大规模生产数码相机,使现在百万级像素的数码相机跌破万圆大关,四五千元就可以买个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而且成像质量绝对可以令人满意。因此我们约请专家对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写了一些文章,希望能让读者对市场上五花八们的数码相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