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新生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60例,行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60例,行一次性注射器垂直定位法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88,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经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方便经济实用,首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疸婴儿大隐静脉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黄疸婴儿按抽血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行头皮针大隐静脉采血,对照组行头皮针常规头皮静脉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标本的凝血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对照组8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的凝血率为0,对照组标本的凝血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疸婴儿采用大隐静脉采血效果优于头皮静脉采血,头皮静脉不好、需血量较多的黄疸婴儿最好采用大隐静脉采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负压真空采血法对传染病婴幼儿进行股静脉穿刺,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方法:将不同年龄段的传染病婴幼儿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两组采血量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的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法的采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将140例静脉采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实验组采用1/2号~7号头皮针连接5 mL注射器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直接行股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为88.6%,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51/2号~7号头皮针颈外静脉采血可提高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真空采血针头皮静脉采血法和普通头皮针头皮静脉采血法在小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采用真空采血针头皮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头皮静脉采血法,比较两组头皮静脉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采血时间、滴血污染率、护士拇指指腹损伤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真空采血针头皮静脉采血法穿刺成功率高,能减少血液污染造成的交叉感染,降低护士拇指指腹损伤率发生,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与无菌注射器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0例门诊静脉采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对照组行无菌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病人的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血时间、一次成功率、血样符合率、血液污染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具有操作简单、取样准确、血样符合率高、干净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采血针具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采血针具的选择。方法 2007年1—3月来院体检,在门诊抽血室接受静脉采血的0~3岁的婴幼儿共6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操作人员均为本体检中心工作5年以上的操作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试验组采用静脉头皮针采血;对照组采用真空采血针采血,两组均取肘正中静脉,采血量在4 ml以上,观察并记录1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1次采血成功280例,成功率为93.3%,对照组1次采血成功125例,成功率为41.6%。两种方法 1次采血成功率经检验,χ^2=180.1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静脉头皮针采血1次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真空采血针采血。建议婴幼儿静脉采血选择静脉头皮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采用真空管在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标本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年龄在2个月~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真空管组(n=100)和注射器组(n=100),分别用真空管和一次性注射器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观察采血的成功率、局部淤斑或小血肿发生率.结果 真空管组100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或小血肿发生率为2%;注射器组100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为88%,局部淤血或小血肿发生率为9%.两组采血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真空管在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秀霞 《全科护理》2013,11(2):157-158
[目的]探讨左侧头低位颈外静脉采血应用于婴幼儿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采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左侧头低位颈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采血标本达标率、皮下淤血率及婴幼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采血达标率高于对照纽(P〈0.05),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婴幼儿家属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头低位颈外静脉采血较传统采血穿刺成功率高、标本达标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进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注射器和试管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真空采血应用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临床静脉血采集方法的方便、有效及安全性,以减轻患儿痛苦、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小儿外科的148例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75例,应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针头进行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73例应用直注射针头进行以上静脉穿刺。对比两种方法的效果、安全性及患儿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69例,成功率92%;对照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55例,成功率7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采血方法均安全但患儿依从性观察组较对照组好。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针头进行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安全、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吴灵英  张慧  徐黛玉   《护理与康复》2016,15(7):663-664
目的观察微负压指压法在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00例头皮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微负压指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负压指压法穿刺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2岁以内患儿不同部位采血方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更适合于2岁以内患儿的采血部位,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程度。方法 选择2周岁以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桡动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将3组患儿的家长焦虑程度、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桡动脉组家长焦虑程度较其他两组低(P<0.01);股静脉组并发症较桡动脉组多(P<0.05);头皮静脉组采血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1);股静脉组压迫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1),桡动脉组与头皮静脉组压迫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岁以内患儿采用桡动脉穿刺法采血,家长最乐意接受,成功率最高,采血时间短,压迫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静脉斜刺与直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580例需采血化验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2例和对照组268例,观察组应用股静脉斜刺术采血,对照组应用股静脉直刺术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股静脉斜刺采血患儿反应明显轻于直刺采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7%,穿刺操作时间为5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8%,标本溶血率为4%;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为11%.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操作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2种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风华 《现代护理》2007,13(14):1327-1328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和经颈外静脉2种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进针方式,进行新生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将248例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短头皮针接5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颈外静脉采血)和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垂直进针,行股静脉采血),观察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局部皮肤情况及标本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采用短头皮针行颈外静脉采血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和经颈外静脉2种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进针方式,进行新生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 将248例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短头皮针接5 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颈外静脉采血)和对照组(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垂直进针,行股静脉采血),观察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局部皮肤情况及标本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生儿采用短头皮针行颈外静脉采血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有出血倾向的凝血功能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集静脉血标本行血常规等项目检查;观察组采取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比较无差异(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局部皮肤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采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的方法更为安全,能减轻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传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穿刺点处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握拳5 s后进行采血;传统组穿刺回血后不放松止血带。观察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为100%,传统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90±5)s,传统组为(160±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痛率为90%,传统组为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处基本无淤血,传统组患者穿刺处多有明显的淤血。结论真空负压方法可有效采集静脉血。  相似文献   

19.
棉球压迫止血在小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静脉采血后棉球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用头皮静脉采血的患儿102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头皮静脉采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为观察组(n=514),按常规用棉签按压止血为对照组(n=512),比较2组拔针后按压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肿胀或淤血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棉球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肿胀或淤血发生率,效果优于棉签按压止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危重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措施.方法:选取160例窒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穿刺,试验组穿刺前用2%山莨菪碱外擦局部血管,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山莨菪碱外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