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前中国漆器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漆器的发明是长江下游的一大成就。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公开所见最早的髹漆器物——漆弓,开漆器文化之滥觞;65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现的朱漆木碗,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彩髹漆器,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结合;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彩绘陶质漆器的出现,表明了髹漆技术的进化;5000年前,良渚漆器文化艺术达到了史前高峰,出现了髹漆嵌玉漆器,开镶嵌漆器艺术之先河;4000年前,陶寺文化彩绘漆器大量出土,表明髹漆技术已趋成熟。史前漆器遗迹的不断发现,使我们可以穿透史前人类发展的黑暗空间,为我们今天了解史前的生活踪迹、认识往昔漆器艺术发展的源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漆》2016,(3):22-28
中国是一个漆器之国,漆器和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抗争中发现了桼的奥秘,创造了漆器,使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开漆器文化发展之滥觞。跨湖桥文化遗址出现的漆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漆器,距今8000年。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朱髹漆器标本。马家浜文化时期出现了彩绘漆器,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嵌玉漆器,彩绘艺术精彩,达到了史前漆器艺术的高峰。先秦时期,漆器艺术已趋成熟,漆器品种之杂,数量之多,造型之美,纹样之繁,色彩之绚,制作之精,工艺之巧,器物之美,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青铜工艺和治铁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漆器制胎技术的革命,漆器手工业无论在数量、品种以及制作技术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普及化、日用化、生活化、情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漆文化历史渊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6,25(1):6-20
本文探讨了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渊源,在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所发现的木胎漆碗表征着中国漆文化曙光初现,而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汉代达到了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唐朝的金银平脱漆器,宋朝的素色漆器及元明清的雕漆,其发展均独具特色,达到了漆文化史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中国漆和漆器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金柱 《中国生漆》1990,9(4):30-33
<正> 中国生漆作为一种无与伦比的天然涂料,约在距今10000年前后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并且逐渐被用来美化人们的生活。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生漆制作漆器的国家中国漆器,源远流长;但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漆器,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中难以说明确切时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末期的《韩非子》一书首先提出舜做作为食器而用漆  相似文献   

5.
良渚时期出土的髹漆器物距今约5300~4300年,为中国髹漆文明增添了很多实物考证。本文通过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良渚同一时期两种漆器涂层(黑漆和红漆)进行分析,认为良渚时期存在着不同的髹漆工艺,同时漆类物质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峰与秦汉等历史时期出土的漆器相似,且朱砂作为红漆的红色辅料,这些特征发现都是良渚时期与之后历史各时期髹漆工艺一脉相承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生漆及使用生漆造漆器。在漆器制造技术和装饰艺术上都有辉煌的成就,中国漆器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漆器坚牢耐用,光泽多彩,工艺精美。不仅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漆器既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又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贡献。在中国悠久的漆器史上,先秦时期是漆器的发端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中国就有了漆器。《韩非子》第三卷《十过》云:“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所谓“流漆墨其上”,大概就是指的“髹漆”。这在考古发掘中可以得到印证。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  相似文献   

7.
马贵堂  马静 《中国生漆》2010,29(2):49-52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先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古人根据漆器的特性和一些自然原料,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漆器,其各种漆器制作工艺精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令人赞叹不已。然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古人创造的有些漆器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有些还延续着古老的根脉,桼彩纷呈,依然光辉,比如稷山的嵌  相似文献   

8.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7,26(2):10-32
中国漆工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催生了生漆装饰艺术,"饰威饰荣"的政治文化主张,是漆工艺繁衍滋生的土壤,技术的进步成就了漆工艺的辉煌,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漆艺是财富的象征物,生漆艺术的高贵品性决定了它的兴盛衰微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着千思万缕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漆奁是战国中晚期出现在楚墓中的小型日用器具,主要承担着盛妆器的功能。到了汉代,漆奁成为汉墓中最常见的一个漆器品种。以漆奁胎骨的演变为线索,可以清楚发现战国秦汉时期漆器胎骨的多样性以及制胎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家具涂料在我国诞生很早。家具和家具涂料产生在奴隶社会初期或原始社会后期是无疑义的,因为我国社会家庭的诞生正是在这个时期。根据考古资料,应该将淅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漆碗作为我国最早的涂漆家具.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发现了许多商代的雕花木器的朱漆印痕.1973年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也出土了一些商代雕花漆器残片,这些残片不少是从木制家具上脱落下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漆器更得到了发展,因为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开始崩溃及封建社会萌芽的阶段。1953年在陕西省长安普渡村西周墓发掘了一些漆器,上面还镶嵌螺蚰.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漆》2017,(4):1-8
夏、商、周三代是漆器艺术的成长时期。夏代至先商时期考古发现的漆器不多,出土的漆器有漆觚、豆、匣、盒、盘、钵、匕、勺、鼓和漆棺等。夏家店文化墓葬出现的嵌贝漆器和薄木胎漆器可谓这一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至西周,漆器手工业发展,彩绘、嵌贝、雕饰等髹漆技术基本成熟,髹漆工艺应用领域日渐扩大,出土漆器的数量渐增,分布地域渐宽,地点亦多,漆器款式趋向多样化。器形有觚、簋、壶、罍、豆、碗、杯、盘、尊、盒、俎、案以及漆盾等等。嵌贝漆器的兴起,是西周漆器手工业发展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2.
地处黄河流域的关中—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陕南、陇南地区自古盛产生漆,关中、宝鸡(凤翔)、天水一线有悠久的漆器生产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漆文化。周秦汉唐在这里都留下了漆文化的丰富遗存。近现代以来,关中地区的填漆漆器、骨石镶嵌漆器,宝鸡凤翔的罩金漆器、甘肃天水的雕填漆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关中—天水漆艺文化。1990年之后,漆器制造在关中地区基本停滞,在凤翔地区发展缓慢,如今只有在甘肃天水地区顽强生存下来,并在西北地区独领风骚。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现状的四个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地处黄河流域的关中—天水区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陕南、陇南地区自古盛产生漆,关中、宝鸡(凤翔)、天水一线有悠久的漆器生产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漆文化。周秦汉唐在这里都留下了漆文化的丰富遗存。近现代以来,关中地区的填漆漆器、骨石镶嵌漆器,宝鸡凤翔的罩金漆器、甘肃天水的雕填漆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关中—天水漆艺文化。1990年之后,漆器制造在关中地区基本停滞,在凤翔地区发展缓慢,如今只有甘肃天水地区顽强生存下来,并在西北地区独领风骚。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现状的四个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漆樏小考     
漆樏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内含多格的日用漆器。樏最早起源于西汉的两广地区,为一种越式器具,以圆形为主。三国时期,漆樏这种精致食器开始在东吴地域范围内流行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樏以长方形居多,圆形较少。樏材质多样,有漆木质、青瓷和陶质。后世出现的一些新的器形,受到了樏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漆》2016,(4):8-9
楚汉时期,大部分漆器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本文通过调查对楚汉漆器进行研究,楚汉的漆器工艺比较古朴,大部分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造型给人古朴的感觉,在漆器的痕迹上就能看出是纯手工工艺品,颜色搭配主要是黑色及红色为主,素雅简洁,在线条的刻画上比较飘逸和精细。通过分析楚汉时期漆工艺的特点可以看出,楚汉时期的漆器在我国是传统艺术的瑰宝,由于传统观念与当前设计存在着不可或缺的联系,所以传统的观念虽然较为古老,但是现代设计师依然会继续研究其工艺价值。主要目的是从中汲取艺术思想并且为当今所用,继续发扬传统的漆工艺特点以及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赋予一定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漆》2015,(4):7-17
<正>三国漆器,一直以来少有发掘。1984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发掘了一座三国中期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出土了一批产自蜀郡,共计六十多件,足以代表三国最高水平的一批髹饰精美的漆器。种类有案、盘、耳杯、槅、盒、壶、樽、奁、匕、勺、凭几、尺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漆器在继承汉代的基础上,还有发展。其中有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犀皮鎏金铜扣漆耳杯》(可见行云流水的犀皮纹样);戗  相似文献   

17.
正成都是中国漆艺之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3000年前成都漆器就很有名。中国漆器艺术委员会首次会议20多年前就是在成都召开的,当年参会的20多个漆器大厂现今只留下了北京和扬州的两家,两家都采用新技法,比如使用化学漆,而成都漆器厂由于历史原因,坚持老工老料生产,反而把这一古蜀大器的传统保留了下来。人磨漆,漆磨人。尹利萍在成都漆器厂这40多年,一以贯之的其实就是手艺人精雕细琢、得心应手、至死方休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8.
钢铁在工业进展中似乎至今还保持着牠的相当地位,只是「钢铁世界」或「钢铁时代』」一类名词,似乎到最近已不很热闹。代■而兴的,有什么「化学时代」、「百赖斯替时代」、「原子时代」和「轻金属时代」等;看来钢铁的那把「时代」宝座,迟早将要拱手让人,这似乎也已经成为定论。究竟那一位将继钢铁而接受这「时代」的宝座呢?就基本建造材料而言,将来能代替钢铁的,一般人认为不是别的,而是轻金属中的镁,所以下一个时代可直捷的称之为「镁时代」。这是因为镁具有轻而坚韧的性质,适用以制造各种机件;而且镁含于海水  相似文献   

19.
明代漆器是我国漆器史上的高峰,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髹漆工艺还是装饰纹样均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特点,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收藏明代漆器最多最丰富的博物馆,其藏品代表了明代漆器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7国际橡塑展」暨「中国塑料工业市场展望」发布会在2006年6月20日下午(美国时间)于美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塑料展览会—NPE2 006成功召开。据悉,今届NPE2 006展览会中,来自中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展的展商数目比上一届剧增,是众多参展国家数目之冠,正反映出中国塑料行业在世界高速地增长。「国际橡塑展」规模一向享有亚洲第一的称誉,对世界塑料行业起重要作用,故发布会在三年一度的美国NPE2006召开,现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业内协会及新闻界的代表出席。「200 7国际橡塑展」主办单位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裕伦在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