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2.
洪惠群  杨安 《华中建筑》1997,15(2):103-106
“日本味”的现代餐馆室内环境设计洪惠群,杨安日本,芦原义信在他的《街道的美学》中归纳道:把以墙为主体的西欧建筑称之为“墙型建筑”,把以地板为主体的日本建筑称之为“地板型建筑”。“日本味”的“地板型建筑”的形成:一是,因日本木材多。有条件建造开敞式木梁...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建筑史家村松贞次郎应邀在清华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应清华大学建筑系邀清,日本著名建筑史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法政大学教授村松贞次郎于5月18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方法·近代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的学术报告(见本期)。报告会由清华大学教授汪坦主持,北京市士建学会、文物局、高等院校及有关建筑报刊编辑部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村松贞次郎指导下开展的日本近代建筑调查活动和保存运动是对日本的一大贡献;他从其历史观和方法论出发对近现代建筑所作的评论,在日本建筑界有广泛影响;他1985年作为从东京大学退休纪念活动而举行的“日本与东亚近代建筑国际研讨会”对东亚近代建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推动作用。(参见本刊1986年第3期)。(张复含)  相似文献   

4.
张敏 《城市建筑》2005,(11):95-98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所在地,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北疆开放带上的特大城市。哈尔滨的近现代建筑在城市建设初期主要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各国侨民的涌入,建筑文化亦呈多元化发展,其中以折中主义为主,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之后,哈尔滨的近现代建筑又融入少许日本近代式的痕迹,因而古拙朴素的俄罗斯式、自由浪漫的“新艺术”风格、丰富和谐的折中主义、简洁自然的日本近代式成为哈尔滨近现代建筑的四种主要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哈尔滨秀丽的自然风光共同构筑了哈尔滨浪漫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从单一的和风建筑到今天的多种风格,各种派别相继产生,但是,日本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对日本的建筑理念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很多现代建筑的空间处理、建筑细部、形体意向以及装修装饰,仍然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传统与创新并存。本文以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为例阐述日本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从单一的和风建筑到今天的多种风格,各种派别相继产生,但是,日本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对日本的建筑理念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很多现代建筑的空间处理、建筑细部、形体意向以及装修装饰,仍然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传统与创新并存。本文以前川国男的东京文化会馆为例阐述日本现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芬兰现代木构建筑产业从199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工业化”与“绿色低碳”两个重要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作品,推动了北欧现代木构建筑体系进步与森林资源综合应用创新。现代木构建筑的推广应用需要业主、设计师、工程师与政府的共同努力。现代木构体系在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文体中心和桥梁等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在建筑数智化与低碳背景下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外建筑》2012,(4):F0003-F0003
2012年2月18日晚,湖南省建筑师学会邀请湖南大学柳肃教授,在长沙河西尚书房举办了“日本现代建筑与房地产”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学会秘书长殷昆仑主持。省内建筑界和艺术界的知名学者、学会理事及院校师生代表等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住宅     
2005年10月和12月,“百年建筑”分别组织了两个考察团(共计50人),赴日本进行为期7天的建筑考察,在考察对象中,有大师级的现代建筑作品——安腾忠雄的“陶壁的庭”,“飞鸟历史博物馆”,也有日本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京都御所”,“二条城”;有著名的公共建筑——“京都车站”,“横滨国际码头”,“国立国际美术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与“日本味”有关的如:地板型建筑、日本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及日本现代餐饮室内设计的例子等来分析日本现代餐饮室内环境设计的空间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也许从中能“闻”到由此散发出的浓郁的“日本味”。引言: 所谓“日本味”,即日本特点,日本风格之意。这种“日本味”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日本现代餐饮室内设计的“日本味”,它与“地板型建筑”、日本现代室内设计发展历史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对日本现代餐饮室内环境设计的风格、手法的分析,也许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尊重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具备创新精神。文化在变迁发展中与设计息息相关,日本现代建筑的转译和隐喻恰能将其体现。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并在对日本现代建筑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表达。  相似文献   

12.
建筑边界作为一种媒介依存于建筑体块和空间的组合形态,在多远文化下的今天,呈现出愈来愈模糊的发展趋势。日本的建筑设计是基于日本传统的美学、宗教和民族环境发展进行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精神层面上的"禅宗"哲学影响最为强烈。日本建筑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和空间加以提炼,打造出具有日本性格的"禅意暧昧"——模糊边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现代建筑“中国性”探索的四种范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志宏 《华中建筑》2008,26(10):20-23
“中国性”一直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语境下,建筑师发展出一系列思想及策略,在当今其中有四种范式比较具有代表性。该文分别对这四种范式进行分析,并着重对其基本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理解现代建筑“中国性”提供一种视野。  相似文献   

15.
王衍  王飞 《时代建筑》2011,(3):40-43
文章从解释"山寨"的由来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开始,对"山寨建筑"的产生进行追溯。通过"中国建筑图景"网站的记录,分析两个"山寨建筑"案例,试图探讨在极限条件下,"山寨建筑"和建筑学的具有积极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外廊样式"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认为"外廊样式"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存在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始终,丰富繁衍并精彩演绎,对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衍生出"骑楼街屋"这种特殊的城镇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设计谈景观设计中的新乡土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峻 《华中建筑》2008,26(1):124-128
“新乡土建筑”是抵御建筑“国际化”多元建筑思潮中的重要一支。“批判的地域主义”则是理论界对其的响应。在此背号之下,景观设计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新乡土倾向”,该文试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景观设计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汤凤龙 《建筑师》2011,(3):48-57
赖特的草原住宅是现代建筑中最经典的部分之一.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其自由飘逸的形式和流动的空间,却很少注意到它与上述特质对立的内涵,即那种贯穿赖特—生建构探索的”几何建构”[1]法则.作者通过对草原住宅的深入剖解,试图将其宏观组构和结构中的这种“万变不离其衷“的基因揭示和呈现出来.这些法则同时也天衣无缝地将形式、空间及建构细...  相似文献   

19.
华勇 《华中建筑》2008,26(5):3-4
形成自己的材料语言,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是建筑艺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创新的突破口之一。在国际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建筑的材料语言出现程式化的问题:不同环境、不分地域、不管技术水平。材料语言的千篇一律暴露了我们建筑精神世界的失落以及对现代化阶段性的误解。该文梳理了国外现当代建筑大师们在建筑材料运用上的两大策略,分析了材料应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现代化的方向:原创性与地域主义.试图为当代.中国建筑既“拔回家园”又“走向世界”理清道路。  相似文献   

20.
悦城龙母祖庙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含义而成为西江百姓心中的圣殿.本文通过中国传统建筑、儒学和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对悦城龙母祖庙所蕴含的岭南建筑艺术、文化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