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瑞兰 《山西纺织》1999,20(4):15-19
本文通过对偏差基本类型的分析,围绕立缫生丝纤度偏差的设计和管理,对如何控制与缩小立缫生丝纤度偏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沈维华 《丝绸》1997,(1):50-52
生丝检验标准自1986年10月发布以来,对丝厂的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近期由于自动组丝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自动缫生丝的产量不断增加,其质量与检验结果差异较大的矛盾日趋突出。绸厂普遍以为多数自动缫生丝与立缫生丝相比(同等级,偏差定级),自动缫生丝较易产生粗细柳现象,影响绸面质量。因此希望通过缩短纤度检验丝长度的方法,正确测定自动缫生丝的纤度变化情况,以反映生丝实际质量情况。为此,我什1用不同纤度检验方法对绸厂委托检验的自动蕉生丝以及部分丝厂的自动蕉生丝的纤度偏差进行了测试。颈.将测试情况归述…  相似文献   

3.
生丝纤度均方差(生丝纤度偏差与均方差之间的关系为MD=0.8σ,为方便起见,本文用均方差进行讨论)是立缫生丝定等的主要项目之一。如何做小均方差,对提高立缫生丝等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立缫挡车工与生丝纤度均方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一、生丝纤度均方差的假设检验对同一种原料和相同工艺,立缫挡车工之间生丝纤度均方差是否齐性,应如何判别?生丝纤度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对于某批生丝,如果把全体挡车工的纤度成绩作为总体,把某一挡车工的纤度成绩作为个体,只要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可得到一组样本观察值,以此推断某批生丝的纤度分布情况。同时,又可将单个挡车工的生丝纤度所可能  相似文献   

4.
自动缫生产解决了过去立缫机生产生丝纤度难以控制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如果生丝纤度控制系统工作状态不佳,现场管理失控,生丝纤度仍然难以控制。目前,在我省生丝定等因素中,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仍占有较大比例,有的工厂甚至达到50%以上。所以。做小生丝纤度差偏和纤度最大偏差,在自动缫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缫丝技术管理工作的经验.现就自动缫怎样加强现场管理,做小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D301A、D301B和飞宇2000型动缫丝机的纤度感知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实缫表明,只对全组进行纤度集体调节,而不进行纤度个别调节,则缫制的生丝偏差较大。因此,笔者就实缫纤度个别调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组自动缫丝机缫帛生丝绪内偏差和绪间偏差达到工艺要求,自动缫制的生丝品级绝大部分达到高品位生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叶竹洪 《江苏纺织》2011,(12):38-39,46
在生丝定等因素中,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占有较大比例,且在近几年的监督检查中,有些企业因为纤度偏差问题而被判定为不合格,特别是在2008版标准实施以后,纤度偏差要求提高,对纤度偏差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降低生丝纤度差偏和纤度最大偏差,在自动缫红中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检验情况以及本人从事缫丝技术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来,自动缫生丝纤度设计是在掌握实缫生丝纤度与设计生丝纤度,局验生丝纤度与实缫生丝纤度这两个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平均粒符数的。一般设计中心纤度与规格中心纤度的允差值,20/22旦规格生丝控制在0.3~0.6旦,27/29旦规格生丝控制在0.5~0.7旦。其设计中心纤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设计中心纤度=规格中心纤度-允差值以我厂为例,20/22旦规格生丝纤度的允差值取0.6旦,设计中心纤度为20.40旦;  相似文献   

8.
原料茧粒内纤度偏差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缫制高品质生丝和品牌生丝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往,粒内纤度偏差以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用检尺器进行一粒缫或者多粒缫获得纤度丝,再称重求得。(以下称“老方法”) 但是,在这种方法中,由于缫丝过程中的落绪,操作经常被中断,纤度丝的样本数又  相似文献   

9.
我厂生产的白厂丝,是专供苏州市几家绷厂使用的。随着丝织物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丝内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用户反映,特别要求生丝条干均匀、纤度偏差小。而自动缫丝机所生产的白厂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干均匀不稳,纤度偏差较立缫机要大。为了不断做小生丝纤度偏差,配合织厂织出高档织物,今年春茧上缫以来,我们在围绕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而,做了一些工作,和历年相比,成绩显著提高,自7月29日至9月27日所缫制的120件20/22春茧丝,经俭验结果,达到4A级的有25件,其余全部3A级,平均生丝纤度偏差0.82D,生丝纤度合格率达76.30%,用户比较满意,下面谈谈我们在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丝绸》1990,(8)
“超细纤度生丝”通过鉴定被国家科委列入(88)星火计划和江苏省计经委列入1989年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超细纤度生丝”已通过省级鉴定。“超细纤度生丝”系指利用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发明的药物诱导三眠蚕茧,经过特殊的收烘、制丝工艺缫制而成的16dtex(13/15D)及以下规格的细纤度生丝,具有茧丝纤度细,条干均匀偏差小,糙块小,清洁净度好,强力抱合好,含胶少等特点。1989年经丹阳市珥陵丝绸厂中试成功,已缫制4.53 t 16dtex的出口生丝,经商检检验,平均等级  相似文献   

11.
秦波 《四川丝绸》1994,(1):20-23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根据百回茧丝纤度的分布,建立了茧丝纤度方程,采用积分法分析预测实缫茧丝纤度,设计生丝纤度和平均粒数。  相似文献   

12.
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中,衡量生丝纤度波动情况,即衡量生丝纤度偏差的大小,一般都以均方差这一特征数来表示。根据无锡市缫丝一厂一九七九年四月份,在使用同庄口缫制同一目的纤度生丝的  相似文献   

13.
定纤自动缫丝机生产的生丝纤度偏差,一向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定纤缫丝究竟有利于做小生丝偏差还是不利于做小生丝偏差?这是缫丝中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它从工艺上左右着自动缫丝机应朝定纤方向发展还是朝定粒方向发展的大问题。听以有必要对这个基础理论作进一步研究。实缫生丝纤度偏差,与原料茧丝纤度性  相似文献   

14.
纤度偏差是指一批生丝的纤度偏离它的平均纤度的程度。纤度偏差的大小反映了这批生丝条干均匀与否,它直接影响到后道丝织品的质量好坏。新质量标准明确规定纤度偏差列入为检验生丝质量的主要项目之一,基本上以偏差来定生丝等级。1977年开始,浙江、江苏等省几个试套厂进行了新标准的试套,从无锡缫丝二厂试套的结果来看,新  相似文献   

15.
影响自动缫生丝纤度最大偏差成绩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自动缫生丝纤度最大偏差成绩的因素,并提出了做小纤度最大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楼锡仑 《丝绸》2001,1(1):42-44
XL-1生丝纤度校正仪作为一台能准确测试自动缫生丝感知器细限点的仪器,其功能是降低生丝纤度绪间的偏差,提高生丝品质。文中阐述了生丝纤度测试原理和纤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就仪器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降低生丝纤度最大偏差的工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兆芳  邵俊 《丝绸》2000,(11):14-15
针对生丝纤度最大偏差大,已影响了生丝质量的现状,介绍了在白厂丝缫制过程中,围绕降低纤度最大偏差,在操作、工艺、设备等方面所展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茧参数和生丝均匀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茧的质量参数对缫出的生丝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早期研究已经发现了影响生丝质量的许多因素,但粒内的纤度变化率对生丝均匀特性的影响尚未见专门研究。本研究对不同品种共11批次的茧,进行了包括纤度曲线斜率在内的茧质量参数研究。然后,对这些茧分别在立缫机和自动缫丝机上缫丝,并对生丝的平均纤度、纤度偏差、最大偏差、匀度变化和乌斯特不均率进行了测试。为了研究茧参数和生丝均匀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除其它茧参数外,粒内茧丝纤度斜率僮化率对生丝均匀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D101自动缫丝机使用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一九七九年第二季度,我厂首批试缫40/44旦生丝三吨,第三季度又缫制40/44旦生丝十吨,两批生丝共44档,经无锡生丝检验所检验结果,平均等级3 A 93。特别是纤度偏差平均仅1.55旦(标准偏差1.94旦),总差平均仅5.48旦,超过了日本一九七八年40/44旦生丝标准偏差1.94旦,总差6.10旦的水平。比较我市一九六四年立缫机缫制40/44旦生丝平均偏差1.94旦,总差6.13旦,有了显著的减小,受到有关部门的鼓励。  相似文献   

20.
许才定 《丝绸》2002,(1):47-47
我们知道 ,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缫制的生丝纤度是由生丝纤度控制机构自动控制完成的 ,但是为了保证缫制生丝的纤度质量 ,自动缫管理人员和挡车工必须对每只感知器的灵敏度和每套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完好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由于感知器的间隙很小 ,生丝纤度控制机构零部件多 ,结构复杂 ,要对其进行直接检查比较困难 ,只能通过检查各绪绪头的茧粒数进行间接检查 ,因此 ,混庄茧缫丝工艺设计人员必须对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进行设计计算 ,并在新混庄茧上车缫制前 ,使自动缫管理员和挡车工了解和掌握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在缫丝时 ,一个绪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