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我国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改进,创新煤化工生产工艺技术,对煤化工产能、碳排放进行估算,同时优化碳减排路径,减少煤化工生产中的碳排放,为人类生存发展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对碳中和背景下宁夏地区煤化工领域碳减排的实现措施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宁夏地区煤化工产业绿色化生产需求,有效实现碳减排目标,促进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动"十三五"新型煤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解决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环保共性问题,2016年5月16—17日,新型煤化工绿色发展研讨会暨"十三五"规划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承办。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各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运营单位、各科研院所和设计院以及多家环保公司单位代表近3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煤化工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原料和燃料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分别预测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各子行业未来发展规模,采用碳排放系数法预测不同情景下2021—2035年行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判断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措施、达峰时间和峰值. 结果表明:①2019年我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为5.4×108 t,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8%. 其中,传统煤化工碳排放量为3.6×108 t,现代煤化工碳排放量为1.8×108 t. ②基准情景下,煤化工行业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强化控制情景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控碳措施,可推动煤化工行业在2025年左右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 ③控制现代煤化工规模、优化行业用能结构、优化甲醇原料结构等措施是煤化工行业碳减排的三项主要措施,到2030年可分别减少碳排放0.50×108、0.16×108和0.08×108 t. 研究显示,促进煤化工行业碳达峰应尽快实施控制现代煤化工发展规模、从源头减少传统煤化工产品需求、优化甲醇行业原料结构、优化煤化工用能结构、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和促进产品固碳化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西移战略实施,内蒙古构筑我国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得天独厚的煤炭储量以及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得煤化工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匮乏的水资源和煤化工污水排放的最终去向亦成为严重制约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的瓶颈。 通过这几年做煤化工项目环评我有以下体会,即一般煤化工项目特别是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选择均为国际或国内成熟技术,而制约煤化工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外部依托条件,如:原料来源及产品贮运路线、水源供给、废渣填埋场、污水最终去向等。 本文拟通过已完成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的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的污水去向的设计为例,针对大型煤化工项目在西部缺水地区的污水最终去向如何处理以及其需特别关注的方面和老师及同行进行交流并探讨。 该项目的污水在深度处理后排入净化库后经氧和沉淀后对项目区域周边的荒地进行冬储夏灌,用于生态建设用水,不向外环境排放。荒地种植景观生态林。灌木以及植被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归纳新疆地区水资源总量与分布的前提上,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供给能力,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耗水量与需求趋势。以此为基础,结合各类煤化工项目的耗水量情况,并参照当前新疆政府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采用了平衡指数计算方法,针对新疆煤化工产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新疆有限的水资源和当前的产业技术条件下,不宜在该地区大规模发展煤化工产业,应减缓煤化工项目的实施规模,否则将会对新疆地区水资源造成更大范围的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现代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煤化工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进行调研,研究不同煤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二氧化硫产生机理;对典型煤化工项目做硫平衡分析,估算煤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非正常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生产装置开停车或出现故障时的非正常排放具有瞬间产生浓度高、排放量大等特点,是当前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最重要的二氧化硫排放来源.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项目用水是关系生产系统长周期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水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如何利用好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问题,采用先进的净水处理工艺对降低运行成本、对发展地区工业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是一个多赢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中,主要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为主,其中煤炭在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高达70%。煤化工项目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将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引入到煤化工项目中,可以有效实现煤化工项目环境保护。在进行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注意环境容量问题、水资源及污水处理问题、污染控制、风险评价等问题,综合降低项目污染排放量,实现煤化工项目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型煤化工项目基建期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伦煤基烯烃项目是内蒙古大型煤化工建设项目之一,随着该地区煤化工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针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如何做好项目基建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项目投产运行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基建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双碳约束下煤化工行业节煤降碳减污协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化工行业应采取更为积极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基于煤化工行业原料结构调整、燃料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末端捕集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五大节煤降碳措施力度不同,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模型,核算预测3种情景(基准、政策和强化)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以及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应.结果表明,煤化工行业基准和政策情景下煤炭消费量预计在“十四五”后期达峰,峰值分别为9.6亿t和9.3亿t;强化情景下有望在“十四五”前期达峰,峰值约为9.1亿t.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基准、政策和强化情景下分别于“十五五”末期、“十四五”末期和“十四五”前期达峰,达峰量分别为6.4亿、 5.7亿和5.5亿t.控制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规模、挖掘原料替代的空间以及节能技术改造是减少煤化工行业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手段.实施煤化工行业节煤降碳措施,政策情景下预计到2035年每年可协同减少SO2、 NOx、 PM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3.7万、 4.3万、 1.1万和2.8万t.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项目用水是关系生产系统长期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水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如何利用好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采用先进的净水处理工艺对降低运行成本、对发展地区工业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是一个多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整体处于示范阶段,"十二五"期间工程技术和规模得到较快发展,但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短板突显,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且环保示范作用微弱。本文针对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从环保角度提出科学划定煤炭开发利用区域,统筹煤炭开采与资源化利用,完善废气和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升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历史悠久,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近年来,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衣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增长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分别名列全国第一和第三,荣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特色最鲜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鄂尔多斯成为全国"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能源煤化工基地由煤矿开采、燃煤发电、煤化工和建材四大主导产业组成,各个主导产业之间的产品、原料、能量、废弃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行业内部或基地内部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低碳、绿色的目的。本文构建了能源煤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框架,并针对各主导行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现代煤化工废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用,现代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了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再生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处理的基本技术框架。同时,针对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优化技术集成,进一步破解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瓶颈,降低废水近零排放的经济成本并提高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煤化工项目煤粉尘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研究了煤粉尘燃烧爆炸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煤化工项目煤的储存、输送、破碎、磨煤及粉煤储存等过程中相关场所、区域和设备设施煤粉尘火灾爆炸的风险,提出了煤化工项目可采取的煤粉尘火灾爆炸防治措施,以避免煤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高度重视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统筹规划布局煤化工项目,进一步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煤化工行业污水恶臭气体的特点和常用治理技术,以某煤化工企业BDO(1,4-丁二醇)污水处理废气为例,介绍了以"碱洗+深度光催化氧化+生物洗涤"组合技术进行恶臭气体治理的应用案例,并从治理效果、技术经济指标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处理后的恶臭气体满足GB31571-2015和GB14554-1993的排放要求,运行成本较低,"三废"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在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的倒逼之下,煤化工行业开始思考更加清洁、低碳的技术路线.在内蒙古自治区港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原化工),这样的实践已经开始.据了解,港原化工采用了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神雾环保)的"乙炔法煤化工新工艺",结合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利用新工艺对原有的传统电石炉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目前,此项目已入选中美两国首批10个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玫  丁辉 《环境保护》2016,(19):31-35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的转变,也是中国在国际秩序中从被动规则接受者转为规则制定者的转变。基于沿线国家地区差异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和中资企业海外环保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中国应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坚持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模式,借助绿色金融引导生态环保行业发展。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金融机构绿色化改革、机制与平台建设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