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南昌市地铁1号线珠江路车站深基坑开挖时的时空效应以及土体非线性本构关系,按照基坑开挖与支护顺序,分析监测数据及选取能够正确反映土层与支护结构特性的本构模型和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开挖与支护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其土体计算参数选择合理,数值模拟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2.
何晖  郭智 《四川建材》2014,(5):113-114
基于西施坡隧道,按照隧道开挖与支护顺序,分析监测数据,采用FLAC3D软件对隧道开挖与支护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其土体计算参数选择合理,数值模拟方法正确,为类似隧道工程的变形预测及设计提供参考据。  相似文献   

3.
依托开挖实例模拟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位移变形的变化特征,并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分析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垃圾场施工开挖过程的长期监测,得到了垃圾场开挖过程的变形特性,并对施工开挖效应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土层参数对于垃圾场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宁波某隧道工程实例,基于位移监测数据,对围岩的力学参数进行了正交反演试验,并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正算,对比了未开挖围岩预测的位移与实际监测位移数据,指出采用反演值进行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以哈尔滨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开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5个月多个项目的监测,结合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重点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随地下连续墙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并对围护结构变形的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钢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能有效抵抗基坑的侧向变形;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表明数值模拟过程是合理的,参数选择正确;研究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地下连续墙侧移预警,在侧移预警部位临时加装钢支撑是可行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焦海棠 《山西建筑》2016,(5):232-233
以斯里兰卡某水电站坝基开挖为例,对其监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同时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爆破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模拟值与实测值得出,质点振动速度可以作为控制爆破开挖的安全药量和爆心距的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稳定性评价.考虑了地下连续墙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深基坑开挖支护的动态过程,并与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相比较,从不同角度对深基坑的开挖支护进行稳定性评判.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际监测结果较吻合,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津某基坑工程深度14.5~16m,采用地下连续墙结合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期间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与内力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数据表明,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出现于坑底以上2.5~6m,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曲线呈现马鞍形,基坑开挖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范围约为2倍基坑深度。对本工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的准确性。该工程各项监测数据均在允许值范围之内,验证了相关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以大阪山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隧道Ⅳ级围岩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开挖阶段围岩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发现隧道拱顶、拱脚、拱腰、拱底处应力较为集中,且拱顶、拱底处竖向变形均较大,左侧拱脚,右侧拱腰和右侧仰拱脚处也产生了较大水平位移。以此确定了施工现场重点监测和加固区。结合实测监控量测数据,利用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监测点实测围岩变形值。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对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和加权回归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判断三台阶七部开挖法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杭黄铁路桐庐隧道处于富水厚卵石地层中,某段明挖基坑临近高速公路且开挖较深。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明挖基坑施工过程各阶段基坑和地层受力变形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围护结构变形、钢支撑受力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名都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借助于著名的岩土工程软件MIDAS/GTS建立了三维工程地质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基坑现场实际开挖情况,采用弹塑性摩尔—库仑本构方程和实际应力与位移边界条件,计算得出了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同一断面对应的基坑围护桩的位移云图和变形曲线,从而对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型和参数的选取及施工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的,且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模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模拟超前开挖基坑并预测其变形特性具有积极的科学性,对下一步施工防护方案的及时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和土层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对深基坑开挖每步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深基坑随着施工推进土层的变形情况、内支撑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判断深基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毗邻建筑物的地面变形和基坑支护应力进行了监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控制由于开挖引起的地面过大变形和监控支护结构的内力。  相似文献   

14.
依托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工程上的李楼站大长宽比平面超深基坑工程,基坑标准段和盾构井段长宽比分别为23.6和18.8,对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开挖支护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典型地表沉降观测点及地下连续墙最大变化点位的深层水平位移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规律符合较好;随着开挖步数的增加,基坑支护外侧土体的位移量逐渐增加,最大沉降量发生在基坑开挖全部完成时,地表沉降观测点DBC-04-0j的最大地表沉降实测值与模拟值分别为39mm和30mm,分别相当于最大开挖深度的0.212%和0.164%,均满足50mm的要求;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围护墙体ZQT-04的实际最大水平位移和模拟位移分别为39.8mm和35mm,均满足50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依托兰州市地铁某车站基坑工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地表沉降、钢支撑轴力及地下水位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随着基坑的开挖由小变大逐渐趋于平稳,桩顶竖向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开挖的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趋于稳定。最后借助有限元软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监测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钻孔灌注桩联合钢管内支撑结构安全可行,保证和维护了基坑的稳定,为类似基坑的施工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结合河道开挖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河道开挖对周边土体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反演得到了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土体本构关系的参数值。发现土体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量级较小(均为mm级),且距离河道边线的距离越远,土体变形越小,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接近,为以后的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一个风险源进行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产生的附加变形,根据分析结果加强了对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并选取部分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较好,数值模拟采用的计算模型、参数合理,能较真实的反映基坑开挖过程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8.
陈涛  范鹏程  翟超  黄亚德  李更召 《矿产勘查》2018,9(6):1299-1306
以天津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采用PLAXIS 3D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法建立三维空间实体模型,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以及周边地表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数值较接近,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相差3 mm以内,周边地表沉降相差4 mm以内;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逐渐增大,且最大位移点逐渐下移,墙体位移变化呈中间大、两端小的"鼓肚"形状;随着土方开挖的进行,周边地表沉降逐渐增大,最大沉降值点逐渐向基坑外侧延伸,在第四步土方开挖完毕及基坑顶部施工完成后,最大值点均出现在距基坑边11 m处;实测值与计算值均在规范限制以内,符合基坑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施工中更改支护设计的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PLAXIS 3D软件对深基坑变更设计前后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水平位移和坡顶位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基坑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PLAXIS 3D有限元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基坑工程中的各种变形情况,变更后的支护设计满足工程需要,可为其他类似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支护体结构设计不当所造成的深基坑事故时有发生,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并通过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监测数据,计算结果显示:数值模拟下基坑的水平及竖直位移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运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的可行性,且基坑的位移变化量随着基坑开挖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增加,其均处于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