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楠  尹长海  王君 《施工技术》2012,41(6):110-112
在天津市不良地质条件下,某深基坑61m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通过对试成槽试验结果的分析,制定了槽壁两侧深层搅拌法加固控制上部淤泥质土层稳定,增大槽内护壁泥浆比重控制下部砂层稳定以及调整成槽工艺等措施。结果证明,采取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槽效果,为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下连续墙特别是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成槽护壁泥浆研究的重要性,结合软土地区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特点和地层特性,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大量试验比选出适宜的泥浆材料配合比。对项目现场泥浆制备、使用、回收再调节再利用等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对槽段泥浆进行跟踪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及时采取掺兑新浆、调整设备参数、优化成槽工艺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对泥浆性能进行动态调控,确保软土地区百米级超深地下连续墙试成槽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3.
袁芬 《建筑施工》2010,32(5):415-418
泥浆护壁成槽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是保证地下连续墙顺利施工及其墙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结合上海十六铺改造工程深基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采用理论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槽壁稳定与变形进行模型计算,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印证了计算与实测类似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罗云峰 《建筑施工》2022,(3):441-444
针对软土百米级地下连续墙护壁泥浆的重要性和其适用性未知的问题,以苏州河深隧规模化百米级地下连续墙工程为依托,结合其施工特点和地层特性,通过试验遴选配制出复合泥浆配合比,同时对项目现场泥浆制备、取样检测、调节再利用等过程控制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管控措施.实测数据印证了背景工程成槽护壁泥浆技术的实施效果是...  相似文献   

5.
即将开工的上海苏州河段深隧地下连续墙深度达到110 m,创国内软土地层施工之最,其成槽稳定性面临极大挑战。本文采用数值计算分析软件,针对已经在宁波施工成功的77 m深地下连续墙试验槽段,建立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宁波和上海超深地下连续墙在两地不同土层下成槽过程的稳定与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槽壁侧向位移方面,地下连续墙泥浆护壁成槽开挖和混凝土浇筑阶段,上海宁波两种地层的槽壁侧向位移最大值基本接近,但是上海地层整体较宁波地层要小;在地表沉降方面,地下连续墙泥浆护壁阶段,上海地区地层最大沉降量较宁波地区要小。混凝土浇筑阶段,上海地层隆起则要略大于宁波地层。  相似文献   

6.
槽壁是否稳定是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故地下连续墙施工必须选择合理的成槽方式。目前,地下连续墙成槽主要采用泥浆护壁成槽,护壁泥浆质量是保证墙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为此,通过研究分析泥浆护壁的机理及质量控制指标,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对护壁泥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是保证地下连续墙挖槽质量的关键,而泥浆护壁技术是保证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的最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槽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槽壁的失稳机理,分析了泥浆护壁的作用及其原理,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下连续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槽壁稳定性与变形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土体受力与变形的机理;同时研究了护壁泥浆液面下降幅值导致周围土层向槽壁内侧涌动加剧程度及地层沉降的增幅.重点分析了由于补浆不及时对槽壁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9.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槽壁稳定性控制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首先探讨了地下连续墙槽壁失稳机理,分析了影响槽壁稳定的土体抗剪强度、土层地质条件、护壁泥浆性能、泥浆液面超高等关键因素。然后以外滩通道为例,具体介绍了泥浆配制、泥浆液面超高控制、三轴搅拌桩槽壁预加固等槽壁稳定性控制措施。经工程实践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槽壁稳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的槽壁稳定性及其失稳现象,分别从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影响因素、槽壁整体及局部失稳机制、不同施工阶段槽壁土体的应力路径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失稳是泥浆护壁成槽施工过程中槽壁整体失稳的主要形式,局部失稳多由槽壁土体砂性较重及槽段内泥浆液面波动过大引起;适当增加泥浆比重、提高泥浆液面标高、槽壁预加固、控制成槽机械地面超载及降低开挖对土体的扰动可有效保证槽壁的稳定;开挖后槽壁稳定性会随土体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下降,成槽后应及时吊放钢筋笼并及早浇筑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铁5、6号线宾馆西路地铁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区域周边建筑林立、管线密集,其成槽面临极大挑战。采用数值计算分析软件,选取典型的紧邻3幅地下连续墙对该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周边土地受力与变形机理进行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泥浆护壁进行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开挖时,超深地下连续墙侧向卸荷效应显著,且槽段周围土体的应力重分布明显;泥浆护壁阶段槽壁发生面向槽段内的侧向变形,同时在地面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形;混凝土浇筑后地面沉降变形会相应变小,但局部发生隆起,这主要源于侧向应力和槽壁反方向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存在较大技术难度,以天津滨海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其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成槽机械的选择、成槽工艺、护壁泥浆配比及施工质量控制和墙段接头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供在软土地区大厚度砂层和软土互层中的超深地连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连续墙穿越的砂卵石地层厚度达到26 m,其中地下10m以上为松散砂卵石地层,护壁泥浆容易渗漏,很难形成泥皮,导致槽壁自稳能力差,极易塌孔;10 m以下为致密砂卵石地层,成槽效率低,槽壁垂直度控制难度大。分析表明,成槽施工方法及护壁泥浆性能是影响地下连续墙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地下连续墙试验段质量检测结果,对常规的抓斗成槽工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合超厚卵石地层的成槽方法,并通过调整泥浆参数有效提高了护壁效果。工程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措施后地下连续墙质量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袁振 《建筑施工》2010,32(4):328-329
以上海中心地下连续墙泥浆测试数据为基础,描述了成槽、冼槽及清基工况中护壁泥浆的性能情况,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泥浆在维持槽壁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上海中心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成功应用,说明本工程的泥浆性能可以满足上海地区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的要求,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超厚卵石地层下方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地质复杂,护臂及泥浆等十分容易出现渗漏情况,形成泥皮较难,整体工程槽壁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坍塌情况。因此,对超厚鹅卵石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超厚卵石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的因素,阐述成槽机械选型以及纠偏精度,提出超厚卵石地层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方法以及泥浆护壁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道工程T3标段工作井和暗埋段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成槽需穿过厚度平均为18m的砂质粉土层,该层土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容易造成槽壁的坍方,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槽壁稳定性,采用降水方法控制槽壁塌方,确定了合理的成槽降水深度和泥浆比重,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井点设计的合理性。工程实践表明,降水效果明显,119幅地下墙均未发生坍方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的泥浆性能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护壁泥浆的功能和机理、泥浆相关性能的测试控制指标以及泥浆质量调控的方式和方法。并以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为工程实例,给出了在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时,如何测试调控护壁泥浆性能指标,以确保护壁泥浆性能指标在标准范围之内,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工程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针对地处淤泥质底层,距在建地铁车站近等施工难点,选择工字型型钢接头。在槽壁加固、成槽成墙过程控制、护壁泥浆调配、保证入土深度方采取措施,保证了地下连续墙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市天悦星晨项目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为依托,介绍了临江深基坑工程中的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技术重难点;分析了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泥浆性能变化规律及提高性能的措施、槽壁垂直度影响因素和控制方式、混凝土绕流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总结了需在成槽时对周边环境实施监测及反馈等工程经验,可为国内同类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工程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海相及海陆交汇地层,地层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相差较大,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用梅耶霍夫经验公式法对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槽壁稳定行加以分析,可知护壁泥浆的液面高度、容重是控制泥浆护壁槽段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参数;槽段的整体稳定性主要受槽壁而非槽底的稳定性所支配,浅层失稳是泥浆护壁槽段的主要失稳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