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祁雨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通过含矿角砾岩体特征、矿物学、硫、铅、氢、氧同位素地质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确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太古宇太华群;气液爆破角砾岩体为容矿构造;成矿作用是在中生代岩浆活动期后气液爆破-沸腾作用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入部分大气水;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四五牧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内蒙古四五牧场金矿床的S、Pb、O、C同位素组成特征,对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金属硫化物中的硫来源于火山岩盆地基底古生代海相地层;铅主要由赋矿地层及火山岩盆地基底岩石所提供;成矿流体在成矿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期后热液中有大气水混入.四五牧场金矿成矿期为晚侏罗-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4.
铲子坪金矿位于雪峰山构造岩浆岩带的白马山复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附近。本文通过对铲子坪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介于-7.58‰~+0.32‰,平均为-2.44‰,富轻硫,表明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自花岗岩浆,有部分地层硫酸盐中的硫混入;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很小。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γ-△β图解,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地幔,有部分地壳铅的加入;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的双重性,成矿晚期热液有大气水成分加入;碳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与砂质板岩关系密切,与地幔或深部流体有一定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中的CO2很可能为壳幔混合;锶同位素研究表明,铲子坪金矿床的(87Sr/86Sr)i组成特征与华南陆壳重熔性花岗岩初始岩浆水的(87Sr/86Sr)i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热液有关。铲子坪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柳坝沟一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或初始岩浆水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柳坝沟金矿床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更高。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具有地层和岩浆的混合硫特征。柳坝沟金矿床的δ34S值低于哈达门沟金矿床;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的δ34S值低于西段,可能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较哈达门沟金矿床剥蚀程度小,哈达门沟会矿床东段较西段剥蚀程度小。  相似文献   

6.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祁寸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通过含矿角砾岩体特征,矿物学、硫、铅、氢、氧同位素地质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确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太古宇太华群;气液爆破角砾岩体为容矿构造,成矿作用是在中生代岩浆活动期后气液爆破-沸腾作用下完成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入部分大气水;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栖霞地区金矿床的硫、氧、铅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指出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胶东群地层,成矿热液是以变质热液为主、有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沸合热液;成矿温度在160℃-305℃范围内,属中低温热液矿床。金矿床的铅-铅模式年龄为800.1-1200.88Ma。  相似文献   

8.
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是新疆那拉提成矿带内首例以Cu为主,伴生H0、Co、Au、Db、Zn的火山岩型热液矿床。通过详细研究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温度、盐度、流体密度、压力以及矿床S、0、H同位素特征,显示该矿床具有中低温、中一低盐度和较高密度流体特征,且成矿深度(理论深度)较浅。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随着成矿环境的开放,有不同程度的雨水加入;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硫源主要来自上地幔,并有地层硫的混入。这些数据对探讨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祁雨沟地区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嵩县祁雨沟地区角砾岩型金矿床和蚀变岩型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两类矿床具有同一成矿流体来源-岩浆水;在早期-主期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矿化流体加入了相当数量的大气水。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区内钙碱性花岗岩成岩皆主要来源自上地幔,混合铅的存在指示了上地壳地矿物质加入岩浆热液中,参与了金床床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福建德化东洋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接近于大气降水;硫元素具有深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密度、低盐度的岩浆热液,沸腾作用以及大气水混合是成矿物质卸载的主要因素,矿床成因属于与次火山岩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低硫化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河北小石门银金矿床位于小寺沟斑岩铜钼矿床的南西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银金矿化受NNE向断裂控制,成矿与杂岩体及二长斑岩有关;矿物组合主要为中低温矿物组合,成矿温度240~365℃;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富硫,有较高的K ,NH4 ,Ca2 和Na ,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硫同位素分析显示,硫来源于岩浆;稀土元素分析亦表明成矿物质来自于二长斑岩及小寺沟岩体,而铅锌矿可能部分来源于地层.推断小石门银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硅同位素、碳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资料反映出大背坞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双桥山群地层为主、并有燕山期岩浆物质加入的双重特征;从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成矿蚀变矿物的铷—锶同位素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18Ma;结合构造演化与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大背坞金矿床成因新认识:即属于受构造控制的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二道甸子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二道甸子金矿床的硫、氢氧及铅同位素地质学研究,认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周围地层,而成矿热液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水,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活化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卡拉盖雷铜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境内西段,为近年在该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例以Cu为主,伴生Au、Co等的火山岩型热液矿床。δD、δ18O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在早—中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晚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δ34S分析结果表明,硫源主要来自深部地壳或上地幔,并有地层硫混入。铅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区铅源为壳、幔混合俯冲带铅。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259.6±9.7)Ma,说明矿床早阶段的成矿年龄为早二叠世末期。笔者进一步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早期矿源层;在晚石炭世后碰撞伸展阶段,来自地壳深部的含矿岩浆热液沿区域深大断裂、火山通道及浅部断裂系统运移并萃取早期矿质元素,于有利构造部位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15.
卡拉麦里金矿带位于准噶尔北缘和阿尔曼太至北塔山以南地区,成矿带划分属卡拉麦里—达尔布特成矿带(Ⅲ级成矿带)的卡拉麦里—莫钦乌拉成矿带(Ⅳ级成矿带),是新疆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对双泉、南明水、苏吉泉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温度一般在200~230℃,属中低温;盐度(质量分数)一般为3.55%~4.5%,属低盐度;成矿流体为C-O-H-N-S体系。除库布苏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外,其他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但也兼具有岩浆水、建造水和/或大气降水的特征。双泉、南明水金矿中的硫主要来自变质的围岩,可能有部分深源岩浆硫的混入;金山沟、柳树泉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的特征,成矿可能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祁雨沟金矿田S、O、C、Pb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伟  刘福 《现代地质》1994,8(2):139-145
祁雨沟金矿田是由以隐爆角砾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和斑岩-角砾岩型等金矿床组成的一个成矿亚系列.该矿田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δ34SΣS=-0.17‰,硫来源于深沉岩浆;氧同位素变化范围为-4.31%0~4.60‰,主成矿期与幔源岩浆水氧同位素值相近,晚期出现负值,表明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成矿晚期联同位素的δ13CΣC=-3.83‰,为岩浆碳与地层碳酸盐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铅为正常铅混合型,μ值较低,成矿铅主要来源于岩浆,有少量地层铅混入.经同位素、构造、地层、岩浆岩、矿物微量元素和包裹体等综合研究,表明本区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壳幔层同熔的燕山期花岗质钙碱性岩浆,部分来自上地壳太华群变质岩.  相似文献   

17.
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流体系统,以铅、碳同位素确定熊耳地体南侧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不可缺少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熊耳地体南侧的陆壳板片沿马超营断裂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派生了祁雨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即CMF模式)解释。  相似文献   

18.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二岩性组中,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旁侧,受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挤压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硅、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以岩浆源为主,铅以壳源为主,锶源于上地壳,硫和硅来自地层,流体水以岩浆源为主,混有变质残留晶间水和一定数量的大气降水。矿床成因上应属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达门沟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隆起带南缘乌拉山复背斜南翼,金矿体主要产于新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中,主要矿石类型包括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含金钾化蚀变岩等。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160~300℃)、中低盐度(5%~15%NaCleq),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液相组分阴离子以Cl-和SO2-4为主,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矿石δ34S变化于-21.7‰~5.4‰,极差为27.1‰,说明成矿物质来源的复杂性,平均值为-10.6‰,表现出亏损重硫的特点,硫继承了太古代地层中硫的同位素特点,并混有深部含矿流体的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单阶段模式年龄、Th/U比值、μ值变化范围较大,表现出多源特点,在铅构造模式图上,投点比较分散,表明哈达门沟矿石铅来源的复杂性。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部分变质热液,后期有天水的混入。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386.4±2.7Ma,等时线年龄为386.6±6.1Ma,金钼矿床主要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有多期热液活动叠加。矿床形成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
提要:陕西双王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东部,为一大型含金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绢云板岩和灰岩组成的类复理石沉积建造。金矿体明显受角砾岩体控制,呈断续带状分布,矿石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为钠长石化。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早阶段和主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和建造水的混合热液为主,晚阶段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混有碳酸盐岩地层溶解形成的碳;硫具有地壳硫和岩浆硫混合来源的特征;铅的来源以上地壳为主,并混有少量地幔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双王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成矿过程经历了隐爆前的热液交代成矿期和隐爆后的热液充填成矿期,其中隐爆后的热液充填交代阶段是金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双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