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降低石英砂中的杂质含量,对某地石英鹅卵石进行物理提纯后的样品进行了酸浸试验研究,对影响酸浸的浸出时间、液固比及浸出温度3个因素分别进行了详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80℃、液固比为2∶1的条件下进行6 h的酸浸,可得到SiO_2品位为99.99%,杂质元素含量在50μg/g以下的高纯石英砂,但最终产品中铝元素含量仍然较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某矿低品位菱锰矿进行了细粒高梯度强磁选—浮选及高梯度强磁选—酸浸试验。结果表明,强磁选—浮选法不能获得理想的选别指标。对该矿石进行强磁选抛出部分尾矿后,在酸浸温度为80℃、酸浸时间为4 h、液固比为5的条件下进行浸出试验,锰的浸出率可达92.2%,锰的总回收率可达62%以上。  相似文献   

3.
某铜金精矿焙烧-酸浸-氰化综合回收金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谭希发 《矿冶工程》2011,31(1):47-50
对吉林某浮选铜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酸浸-氰化浸出综合回收金、铜的试验研究。焙烧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550 ℃, 焙烧时间1.5 h。焙砂硫酸浸出的最佳条件为:酸浸温度75 ℃, 酸浸时间4 h, 初酸浓度40 g/L, 液固比4。氰化浸金的最优条件为:氰化钠初始浓度3‰, 氰化时间24 h, 液固比2。试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技术指标较好, 金、铜浸出率分别为99.06%和97.63%。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12):301-303
针对黑龙江某辉钼矿尾矿进行了矿物分析,结果显示该尾矿中石英的含量为70.63%,铁矿物含量为1.56%。为了提取其中的铁和石英,提高资源利用率,采取"尾矿磁选-酸浸-碱法浮选"的实验流程,在磁场强度为160 k A/m时取得了铁精矿品位21.12%,回收率85.83%;采用硫酸浓度为60%、固液比为4、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酸浸实验得到了SiO_2含量为91.48%的酸浸精矿;通过碱法浮选最终获得了SiO_2含量为98.14%,氧化铝含量为0.52%的石英精矿。  相似文献   

5.
新疆某地石英砾石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SiO_2含量为99.49%,主要杂质元素为Fe、K、Ca、Al和Na,主要杂质矿物为云母和金红石等。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纯石英砂,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粗碎—煅烧水淬—中碎—细碎—磁选—浮选—酸浸流程处理矿样,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可获得SiO_2品位为99.99%以上、杂质总含量小于55μg/g的高纯石英砂。  相似文献   

6.
对铅冶炼难处理复杂氧化锌烟尘碱洗渣进行了"中性浸出—酸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碱洗渣中性浸出时,锌、镉的浸出率先随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后增速变缓;中浸渣酸浸时,液固比对锌、铟的浸出率无明显影响。锌、铟的浸出率随初始酸度、浸出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变缓。中性浸出最佳条件为:温度338K、液固比5∶1、搅拌速度400r/min、浸出时间1h,此条件下,锌、镉的浸出率分别为80.3%和76.3%。中浸渣酸浸最佳条件为:初始酸度100g/L、浸出时间2h、浸出温度363K、液固比5∶1,在该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分别为97.1%和85.5%。  相似文献   

7.
周鹏  高惠民  任子杰 《金属矿山》2018,47(12):104-108
湖北某地发现大量SiO2含量为98.86%的石英矿,为得到优质的石英产品,进行了选矿提纯试验。首先将试样筛分为+0.6 mm、0.1~0.6 mm、-0.1 mm 3个粒级。-0.1 mm粒级作为尾矿直接抛弃;0.1~0.6 mm粒级采用磁选—浮选—酸浸工艺流程进行试验,首先经高梯度强磁选除铁,非磁性产品以草酸为抑制剂、十二胺为捕收剂,经1粗1精反浮选去除云母,浮选精矿以盐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为浸出剂,在酸浸温度为60℃、酸浸时间为6 h条件下酸浸提纯后,获得SiO2含量为99.79%、杂质Fe2O3含量为73.70×10-6、白度为90.93%的石英砂,既可以作为光伏玻璃石英砂,也可以作为石英板材;+0.6 mm粒级酸浸后再经色选,可以得到SiO2含量为99.85%、杂质Fe2O3含量为62.65×10-6的石英砂,达到石英板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选取宁夏某地石英砂岩矿资源,采用煅烧水淬-研磨擦洗-磁选-酸浸等工艺对原矿石进行除杂试验,研究了研磨时间、不同混合酸、酸液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条件对石英砂岩提纯的影响,采用氢氟酸挥发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不同条件下产品的SiO_2和Al_2O_3、Fe_2O_3、CaO、 MgO 、K_2O、 Na_2O 、TiO_2、 Co、 Cu、 Li、Ni、MnO、B等13种杂质的含量,从而确定最佳条件下的提纯工艺。结果表明:研磨时间对石英砂岩提纯有一定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杂质中铁铝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经1.2 T强磁棒洗磁后,用"15% HCl+10% HNO_3+5% HF"混合酸,在80 ℃浸泡8 h可得到SiO_2纯度为99.9%的石英砂精矿。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某地细鳞片石墨浮选精矿为原料进行碱酸法提纯试验,探讨了碱酸法提纯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在NaOH用量3.0 g(碱固比0.6:1)、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40 min、浸出水用量50 mL、酸浸HCl浓度1.0 mol/L、用量40 mL、酸浸时间40 min的条件下,通过碱熔焙烧-水浸出-酸浸的工艺可将石墨固定碳含量由95.89%提升至99.94%。随着反应的进行以及物相的变化,杂质最终演变成可溶性物质,以洗涤的方式被去除;水浸出过程中保持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硅酸钠的溶解。   相似文献   

10.
超纯石英砂的制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石英砂矿进行提纯工艺研究,最终通过“焙烧-水淬-磁选-浮选-酸浸”联合工艺得到了SiO2含量超过99.99%的超纯石英砂.Fe含量从178.2 μg/g降至5.0 μg/g以下,A1含量由152.6 μg/g降至14.0 μg/g以下,总杂质含量小于50 μg/g.该工艺处理后的石英砂已经达到超纯级别,可以满足超纯石英砂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Rocks & Minerals》2013,88(5):389-391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普通石英砂与高纯石英砂的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述兴 《矿冶工程》2001,21(3):36-38
详细讨论了利用石英砂岩、石英岩或脉石英生产石英砂的工艺流程。对以SiO2 含量达99 %以上的脉石英或石英岩为原料, 利用工业型铁质机械设备进行大批量生产高纯石英砂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石英砂的主要碾磨和干燥设备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高纯石英砂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电子新材料,对原料中包裹体杂质元素要求较高,其中包裹体的存在对其纯度及性能有重要影响。据此,对国外某脉石英矿中包裹体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等多项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矿石中SiO2含量>99.9%,杂质元素主要为Al、碱金属元素、Fe;原料中包裹体为单相盐水溶液包裹体、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无固相包裹体。两个样品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20~270℃、90~140℃,表明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变质石英岩。原矿经过包裹体剔除、杂质元素降低后可作为高纯石英砂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