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4月23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联合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中心共同承办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推介会—天津专场活动在天津市圆满举行。来自北京市和天津等地的70余家技术企业参加了推介会,会议重点介绍高效节能、余热利用、楼宇智能控制、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节能减排相关技术,并与天津市工业、建筑、供热、公共机构等领域2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深度对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丽娟、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侯一民参加会议并致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张全友、天津市节能中心主任刘耘超  相似文献   

2.
梁博 《节能与环保》2021,(12):32-33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供热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是北京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因此,分析北京市供热领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分析余热利用、热泵和太阳能等供热方式可替代潜力,进而提出供热领域节能降碳路径,助力城市"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  相似文献   

3.
2020年12月17日,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与环保杂志社在京举办了"2020节能与环保理事会年度会议",理事会成员共探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发展之路,共同讨论行业发展新方向,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节能与环保杂志社主编杨立宪以及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宣传培训部部长、杂志社副主编武德俊与杂志社相关同志、理事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5月17~20日第二十一届科博会期间,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中心、河北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共同组织的2018京津冀节能低碳技术主题展示及推介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在京津冀智慧节能低碳展区,展示的技术具有以"互联网+节能低碳"新兴技术特点,包括北京环卫集团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领域形成的"京环模式",体现环卫科技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智慧供热已经成为传统供热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供热系统中数据获取、传输和分析的过程,智慧供热技术架构主要包括物理系统层、物联感知层、智慧控制层、系统安全技术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物理系统层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的热源、热网水力平衡、储热、热电协同等;物联感知层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的全面感知和数据的有效传输;智慧控制层关键技术包括多元热网优化控制、大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体系;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分为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涉及热网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为进一步推动智慧供热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供热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供热;将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深度耦合,充分利用不同能源的特性;激发用户的节能意识,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改善供热质量和拓展供热服务;鼓励和支持各项供热新技术、新模式的试点工作,理顺供热收费机制,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智慧供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供热协会副理事长郭维圻在1月20日召开的"2014年供热节能技术论坛"上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供热事业正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同时供热又面临着资源、环境、安全以及经济承受力等多重压力,供热行业需要寻求科学发展新途径。北京供热节能减排稳步发展郭维圻指出,北京市供热节能减排工作稳步发展,伴随着"煤改气"工作的推进,北京市燃煤锅炉2013年冬季供热用煤需求量比以往减少约30万吨,为480万吨。近十年来北京先后在供热方面实施了六大节能减排工程:燃煤改为清洁能源工程、郊区供热资  相似文献   

7.
《节能与环保》2010,(3):11-11
<正>3月5日,"促进绿色北京与低碳城市建设"外资企业交流会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气候司,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及北京节能环保中心领导,ABB、西门子、松下、飞利浦、施耐德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8.
《节能与环保》2009,(3):42-42
2月25日,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与戴尔在京共同启动了“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戴尔公司绿色数据中心”。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主任李庆、副主任郑拴虎、戴尔中国区市场总监杨鹏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9.
正为响应北京市《2013年-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动员全社会践行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积极行动减排降霾,2月27日,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主办的"节能低碳清洁空气"——"我爱北京的蓝天"公益宣传创意征集大赛全面启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任陈光明、北  相似文献   

10.
《节能与环保》2009,(5):56-56
为培养青少年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自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展示青少年在节能环保的成果,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环保行动的氛围,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科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共同举办“绿色生活我参与、绿色智慧我创造”青少年节能环保创意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蔡奇书记城市副中心调研讲话精神,推进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将副中心打造成为引领首都乃至全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在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及北投集团统筹协调下,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北京银行等单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绿色发展研究院")发起单位.10月19日上午,在第三届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副市长、副中心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隋振江,北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利为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揭牌,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魏玉瑞出席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
资讯·城市     
正北京市2021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10月19日,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开幕。活动为期2天,邀请专家学者共鉴绿色发展成果,共商绿色发展大计。本届论坛把绿色减碳放在突出位置,以"聚焦‘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为主题,设立了"绿色发展形势与宏观政策"、"绿色能源应用与产业化"、"绿色建造实践与创新"三大内容板块。论坛邀请8位院士和20多位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绿色协同发展圆桌会等形式,探讨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全面学习和领会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回顾、总结2017年度节能环保行业状况,促进企业交流发展经验,展示行业发展成就,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现状,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与环保杂志社"2017节能与环保理事会年度会议"于2017年12月26日在京举办。会议邀请业内专家为与会人员讲解能源转型与革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宣传培训部副部长、节能与环保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能源供应结构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文中对北方某市采用清洁能源供热与传统燃煤供热进行研究,通过各种供热方式能耗与环保相关数据进行技术对比分析,为优化城市供热热源选择、降低建筑供热能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节能与环保》2009,(8):54-55
近日,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组织了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同学成为首批主题教育活动的体验者。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地时间7月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对话期间,举行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随着6对中美绿色新合作伙伴的签约,中美两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的规模增加到了24对。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和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是签约的6对新伙伴之一,他们将在北京  相似文献   

17.
正持续城市化进程对北京能源供应与消费提出了严峻挑战,建筑面积的急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冬季供热能耗的大幅增加,在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冬季供热能耗已成为北京市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供热首要问题。为了早日实现供热行业低碳循环发展,2014年年底北京市的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能效领跑  相似文献   

18.
没有妆点会场的鲜花,没有醒目的会议横幅,也看不到会议背景板,能看到只有打有本次会议名称的电子投影。这是笔者在北京市节能环保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节能志愿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二次会议现场观察到的会议新风。节能志愿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二次会议于2013年3月1日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召开。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能源学会,北京市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9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委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与环保杂志社承办的"绿色朝阳从我做起——关注空气质量"大型公益科普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以防治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以宣传普及减排、环保、空气污染防治知识为抓手,调动朝阳区市民的环保积极性,提高朝阳区市民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推动朝阳区清洁空气行动目标的实现,为朝阳区和北京市创造优美、清洁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1首都节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北京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庞大、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一直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人本绿色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北京市一直重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近几年,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出台了《北京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等重要文件。但是,在绿色北京建设的潮流中,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建设者主体的"人"却长期隐没在背后,有关北京绿色发展的法规政策、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统计报表及研究报告等各类文献资料,很难找到有关"人"的信息。也就是说,关于首都绿色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能力,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