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27)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和监测都较一般建筑复杂,为了保证其安全性要实施健康监测,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进行介绍,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的主要质量安全因素,并对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列出了需要监测的项目和传感器布置位置。  相似文献   

2.
以在建的某超高层为例,指出其施工期监测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关键构件应力监测、不均匀竖向变形监测以及沉降监测,并就相关监测内容提出现场实施方法,以期为同类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监测现场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绿地中心超高层工程为型钢劲性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复杂。装修施工开始后,各专业交叉作业多,质量验收部位多,质量人员垂直运输困难、难以到达验收点的问题。为保证超高层施工质量,项目部研发并应用了远程质量验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照明,合理布改信号源,设置标识等措施,解决了复杂节点的质量验收及信号传输问题,确保了超高层各专业的施工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4.
成都来福士广场为超高层多塔复杂结构,施工周期长,受到的影响因素如施工荷载、气象环境、风荷载和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复杂多变。为了尽力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对该项目进行了多项施工过程监测,包括基础沉降监测、上部特殊结构变形监测、关键构件应力监测和特殊楼层的舒适度监测。通过施工过程监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有效地反映了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结构响应和状况,为进一步施工作业提供了可靠和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某商住小区为例,阐述了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监理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使分部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达到验收标准并获得“三峡杯”优质结构奖,浅谈其监理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利用BIM三维模拟技术,合理规划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创新开发了施工现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并通过采用二维码物流追踪技术,从加工、生产、运输、验收、安装等全过程对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中大型材料设备实施监督,使所有材料设备根据施工实际进度有序进场,有效解决了狭窄场地施工布置与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高耸结构在强风、地震和温度变化作用下,容易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危及结构安全。日照变形是超高层结构常见的变形形式之一,是评价结构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均需进行变形监测。本文以在建的广州新电视塔(塔高610m)为研究背景,利用RTK-GPS测量技术和高精度全站仪对其施工进行了全程日照变形监测。分析表明,当一天内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塔体的水平位移明显增大;随着电视塔高度的增加,塔体变形也相应增大;核心筒和钢结构的位移变形趋势基本一致等。观测结果验证了监测方案的合理性,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验收和相应规范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高层施工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超大型结构的迅速发展,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工作效率与测量范围难以满足结构施工安全的需要,大量超限结构的施工安全缺少实测数据支持,有必要对大型施工监测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以京基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对超高层施工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将施工全过程模拟技术运用于测点优化布置,依据施工模拟过程中的结构响应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温度、竖向位移、应力测点布设方案;依据传感器和采集硬件的自身适用标准及相关选型原则,对二者进行具体的优化选型,并运用Labview平台开发超高层施工监测软件系统;将无线传输技术运用到系统监测中,制定无线分散式数据传输网络方案,解决复杂施工现场的数据实时传输问题;最后采用合理安装工艺及现场保护措施,对京基金融中心施工监测系统进行现场搭建,并进行现场数据采集。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趋势性良好,可以反映结构受日照及季节影响的温度变化规律,获得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响应指标,为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及相关工程决策提供实测依据,同时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也为类似大型工程的高集成度及自动化施工监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图19表2参17  相似文献   

9.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时间长,现场情况复杂,其结构健康监测容易受到施工机具、塔吊、施工电梯等的影响。为使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确有效地监测,以南宁某写字楼为例,首先在建筑周围建立了用于监测的控制网,定期利用该控制网对塔楼进行变形监测;对于用地面控制网不能监测到核心筒或是已经被玻璃幕墙遮挡的监测点,则在楼上架设全站仪。经过与有限元模拟数据对比,将控制网引测到楼上可以得出更加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珠江城是一建筑立面带有风洞、结构新颖的复杂超高层建筑。介绍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及结构分析与设计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结构体系与布置、结构弹性分析、风洞试验、关键构件设计、施工模拟分析及健康监测等内容。通过对关键问题的分析,使该类建筑立面带风洞的新型建筑结构获得必要的安全度与可靠度,并通过施工阶段的健康监测进行验证,为相似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