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煤焦油沥青与两种重质油(蒽油,三线芳烃)共炭化反应,制得改性沥青。用热台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改性沥青的中间相形成及其转化特征,发现共炭化沥青具有较原料沥青更好的热行为。与三线芳烃形成的共炭化沥青改性效果显著,中间相生长均匀,最终形成广域融并体结构,有希望作为制备高性能炭纤维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并对其工艺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溶剂对改性前后煤沥青的组分进行分析,并测定不同工艺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残炭率及密度等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对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形貌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改性工艺对改性煤沥青的组成和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杨国梁 《广东化工》2012,39(10):46-48
为了确保所铺设路面的质量,文章对吉怀高速所选用的50#,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沥青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三种沥青进行热失重分析,研究表明,在0~200℃三种沥青的质量变化不大,均小于5%,这表明这三种沥青的热稳定性比较好。另外,运用热失重分析法对三种沥青组分进行划分,并确定了沥青分解温度,以此来判断沥青稳定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由煤油共炼沥青砂制备MY沥青砂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配混,考察MY沥青改性剂加入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Y沥青砂添加剂加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由煤油共炼沥青砂制备MY沥青砂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配混,考察MY沥青改性剂加入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Y沥青砂添加剂加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余洋 《广东化工》2011,38(10):224-225
以新疆乙烯焦油为原料,制备改性沥青,通过熔融纺丝、不熔化、炭化等工艺制备沥青基炭纤维。利用TG、DSC、SEM等手段,对石油沥青纤维在空气中的不熔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不熔化条件对炭纤维微观结构及拉伸强度的影响,分析皮芯结构的形成,以及不熔化过程中张力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和布敦岩沥青(BRA)制备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进而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增塑剂对其改性,进行DSR和BBR试验分别评价其高低温性能,进行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评价对应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结果表明: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有不利影响,但能使其低温性能明显改善,且增塑剂掺量越高,上述效应越明显;DBP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TOTM,但对其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TOTM;DBP和TOTM对TL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BRA改性沥青,但对TL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彩色沥青胶结料的化学组成与其热行为关系,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对比分析了CA70、CA90彩色沥青胶结料和A70、A90道路石油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特性,并对其与相变温度、热失重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彩色沥青胶结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规律与道路石油沥青不同,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分散系数较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黏流态转变温度高,热解过程中的热解初温及终温低,最大热失重温度范围较大.彩色沥青胶结料中的聚合物改性剂大分子链提高了其力学性能,改变了其相态转变过程.但彩色沥青胶结料的组分之间是物理共混,未能实现分子级的结构组成的改变,加入的聚合物改性剂对其热失重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脱晶蒽油制备沥青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晶蒽油为原料,苯甲醛为交联剂,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采用FT-IR和TCA分析手段研究了缩聚反应机理和热失重行为.试验过程中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沥青树脂的结焦值、恩氏黏度和黏结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晶蒽油与苯甲醛发生了阳离子聚合反应,与原料相比,沥青树脂的残炭值提高了24%,最大失重速率时的温度相对升高了143℃.改变合成工艺条件能调控沥青树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石油重质渣油,通过加压-减压两段热缩聚方法调制中间相沥青,并对其进行了收率测算,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台偏光显微镜观查等,研究了其组成和结构。将上述纤维经单孔纺丝、预氧化、炭化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所得炭纤维的横截面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两段式热缩聚可获得中间相含量高、收率、热稳定性及可纺性好的中间相沥青。由该沥青制备的炭纤维横截面呈洋葱皮形态结构,平均直径10μm,拉伸强度1.788GPa,断裂伸长1.1%。  相似文献   

11.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索氏溶剂梯级萃取分别得到的重油(HS)、沥青烯(AS)和前沥青烯(PA)作为改性剂,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探究改性剂的掺混量对石油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机制。研究表明:当HS作为改性剂时,最佳掺混量为1%;当AS作为改性剂时,最佳掺混量为4%;PA作为改性剂时得到的改性沥青,针入度和延度不能同时符合美国ASTM D5710—95标准40~55针入度的指标要求;HS和AS改性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在2924cm~(–1)及2847cm~(–1)处的—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变弱,在改性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烷基侧链脱氢反应;改性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热失重相比,其最终失重温度都有所提高,当AS作为改性剂、加入量为4%时改性沥青最终失重温度提高最大为11℃;随着改性剂分子量的增大,其荧光显微镜图片中的荧光物质会越来越多,颗粒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张和  郭崇涛 《天津化工》1998,(2):6-8,25
本文利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电子强力仪、密度测定仪对中间相沥青预氧丝在催化过程中热失重,元素组成的变化及中间相沥青碳纤维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上述参数在碳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碳化过程的研究和高性能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制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煤焦油沥青(简称煤沥青)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替代部分石油沥青,降低对外来沥青的依赖,提高煤沥青的资源化利用,但是煤沥青中存在大量毒性多环芳烃(PAHs),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煤沥青和石油沥青二者共混的改性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比现有改性沥青的研究,发现当前的改性手段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改性效果最佳,得出改性过程的主要局限在于如何抑制煤沥青中PAHs的毒性,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分析并阐释了共混改性沥青可能的物理和化学改性过程及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从物理增容剂的开发和化学催化剂的筛选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希望为国内外的沥青改性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无机填料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改性石油沥青,分析了改性剂类型和用量对石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脆化温度、针入度和延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稍有降低,但其软化点明显升高,脆化温度降低,拓宽了石油沥青的使用温度范围,综合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硅藻土物理和化学特性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四种产地的硅藻土材料的SiO2含量、硅藻含量、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及堆密度进行了测试,对四种硅藻土改性沥青及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基于灰色关联性分析了硅藻土材料特性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硅藻土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当硅藻含量及SiO2含量越高、堆密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时,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为优异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抗剪强度与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性较好,可用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评价;为了使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应使用SiO2含量和硅藻含量均大于80%的硅藻土.  相似文献   

16.
共炭化制备高残炭率浸渍剂沥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带有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与中温沥青发生共炭化反应,制备性能良好的当渍剂沥青,实验在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10,420℃,以及共炭化剂添加比例分别为3%,5%,7.5%和10%的反应条件下,考察沥青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共炭化反应可有效地改善浸渍剂沥青的综合性能,在提高沥青残炭率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高温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煤及焦炭改性路用沥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无烟煤和焦炭对国产普通沥青进行了改性研究 .对煤和焦炭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和感温性进行了比较 ,并探讨了煤及焦炭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通过系统的室内实验 ,全面地研究和评价了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和针入度指数 .结果表明 :煤及焦炭改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沥青的技术性能和感温性 ,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 ( T80 0 ) ,并具有成本低 ,制备简单的特点 .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煤沥青四氢呋喃萃取物(THFS)对石油沥青的改性,随着THFS添加量的增多,改性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下降,参照英国标准(BSI BS—3690)得出最佳添加量为8%。利用TG-FTIR、FTIR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HFS、改性沥青的失重率大于基质沥青70的失重率; THFS在700~900cm-1处芳香烃类的透射峰强度明显强于基质沥青与改性沥青;沥青老化后在2953cm-1和1377cm-1(—CH3)、1461cm-1和2924cm-1(—CH2—)处透射峰逐渐增强;1600cm-1(C=O和苯环C=C)透射峰逐渐增强;沥青热解半焦中的脂肪烃类物质含量较少,主要以高度缩合的稠环芳香烃类物质为主;沥青在老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化、裂解、加成、聚合、缩合等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将闪蒸油通过热缩聚得到制取中间相沥青的原料——缩聚沥青,通过正交试验、馏程改变试验、共炭化试验研究了影响缩聚沥青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白永建  许德平  王永刚 《煤炭转化》2013,36(2):59-62,78
为了考察煤沥青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共炭化特性,利用40kg小焦炉模拟炼焦试验,进行了单种煤5%与10%的煤沥青添加的各煤种的炭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生成焦炭的显微结构影响不同.对低变质程度的中低黏结性煤,增加了焦炭光学组织指数OTI;对黏结组分充足的中等变质程度煤的OTI影响较小;对高变质程度煤OTI影响显著.沥青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生成焦炭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同.对低变质程度的中低黏结性煤,溶解作用较明显,对机械强度有较大改善;对黏结组分充足的中等变质程度煤的成焦性能影响较小;对高变质程度煤成焦性能影响最为明显,可显著改善焦炭机械性能和热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