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劲文 《新民周刊》2012,(41):87-87
在宏观经济下降和CPI比较低的位置上,债券市场至少是一个中期牛市。今年以来一路下行的股市让不少投资者伤透了心,有人选择黯然退场,有人死守股市希望触底反弹的一线转机。曾几何时,大家都是对股票投资的高收益津津乐道,鲜有人关注和提及预期收益率较低的债券市场。殊不知,股市连创新低的背景下,债券市场已经成为诸多投资者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2.
刘劲文 《新民周刊》2012,(26):93-93
债券市场近期延续牛市行情将是大概率事件。投资债券型基金不仅可以弥补自身专业性的不足,同时也省心省力。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A股市场又陷入持续震荡调整。相对股市的"捉摸不定",去年9月以来,债券市场却一路走高。从政策角度看,债券市场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股票融资达5073...  相似文献   

3.
连任下马威     
黎远 《新民周刊》2012,(44):92-92
美国大选,驴鸣象嘶,结果奥巴马再干4年,不确定性消除,股市总该涨了吧?没想到欧美股市连续大跌,把正在反弹的中国股市也给拖累了。原因何在?一是因为新一届政府一成不变,投资者的变革预期落空;二是因为当前美国一系列宽松财政政策即将在2013年1月1日前到期,美国的实际财政支出将有约6000亿美元级别的紧缩。奥巴马连任对许多...  相似文献   

4.
高兴 《新民周刊》2012,(7):88-88
社保基金投资股市风险巨大,不能让养老保险金成为弥补资本市场资金不足的"炮灰"。不久前,在中国股市股指暴跌,市场惨淡,市盈率、印花税齐降,股民损失惨重的背景下,有关人士再次提出了养老保险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建议,说是"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笔者虽为深度被套的散户股民,但从目前中国股市和社保基金现状的角度考虑,对此建议不敢...  相似文献   

5.
新股发行制度已进行了9次改革,但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改革、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改革,却不多见。由于中国股市不成熟的缘故,新股发行制度也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沉浮于股市的老股民,回顾过去21年中国股市所走过的历程,新股发行制度少则1年、多则4年,平均2-3年都会进行一次改革。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欧洲期间,谈到了调整国内一些行业投资不平衡的问题.对此,中国周边国家反应强烈.尤其是在已经将中国作为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的韩国,出现了1992年以来股市在两星期内的最大跌幅,可谓"中国打喷嚏,韩国就会感冒".一时间,"中国冲击论"席卷整个韩国,引起了韩国整个政治、经济和外交界的高度关注.韩国主要媒体和经济研究机构纷纷派人来中国,深入和具体地了解中国的经济调整.  相似文献   

7.
新年新希望     
黎远 《新民周刊》2012,(4):92-92
壬辰年春节前的股市走势可谓峰回路转,在2012年第一周高开低走,节节败退的沪深两市,因为温总理一番强调提升股市信心的讲话陡然而升,难怪经济学家许小年把中国股市说成是领导的体温计,而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不管怎么说,人心思涨,兔年里阴了整整一年的股市,总算在"兔子尾巴"上放了那么一小段晴。展望龙年,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仍有...  相似文献   

8.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18):58-60
王亚伟离职对基民的心理冲击胜于实际震荡,这是中国股市特殊阶段一个神话的终结。王亚伟离职传闻随着他本人的公开宣告尘埃落定。5月5日,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基金分别公告将大比例分红:华夏大盘精选每份分红3元,合计派现约13.8亿。华夏策略每份分红6毛,合计派现2.3亿。  相似文献   

9.
志康 《新民周刊》2012,(35):92-92
8月28日,宝钢股份宣布拟以不超过每股5元的价格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0亿元。今年股市跌跌不休,象征中国股市引擎的蓝筹股都能跌破净资产,中小投资者的恐慌便源于此。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于8月初公开表示,"破净"的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央行收购银行股票的背景 两年前,日本政府曾出台了一项经济振兴计划,当时踌躇满志的日本新政府曾许诺在2003财年将日本带出经济低谷。然而,两年过去了,日本经济仍然深陷在泥潭当中难以自拔。现在,在股市迭创新低、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信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一揽子”稳定市场的计划,准备在增加货币供给、稳定股市方面加大力度,试图以此挽回民众信心。这“一揽子”计划包含三点主要措施,其中包括日本央行承诺入市购买股票,稳定股市和投资者信心,同时加强政府有关机构的股票回购力度及相关职能,使陷入危机的上市公司获得喘息之机。为此,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决定,将直接介入股市,购买有关金融机构所持股票。这一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央行将直接从日本11家全国性大银行和4家地方银行收购它们持有的价值超过银行自有资本部分的股票,但金融机构本身的股票除外。股票的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以免给股市造成冲击。央行收购股票后,将持有相当一段时间,然后根据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分期、分批在股票市场上出售。为了防止股价变动造成的损失,央行还将设立股价变动准备金。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年6月国内媒体着力报道越南"经济危机"的情况,本文着重探讨国内媒体关注越南的动因,并探讨越南经济"危机"与否.2007年末开始,持续走好的越南经济出现了若干困难,并持续到2008年.2008年6月,国内媒体大规模地报道越南的经济"危机"--楼市、股市等表现,同时也有学者用"较大困难"一词形容越南经济.国内媒体对越南的关注更多地是提醒中国.类似的关注模式此前也有出现.此类关注更多是借题发挥,而对越南的报道显得有些片面.  相似文献   

12.
神九与股市     
黎远 《新民周刊》2012,(24):86-86
最近的股市总是第一天涨20多点,第二天又跌去20多点,如此周而复始,可以称之为"橡皮筋行情"。振荡的背后预示着下一步必然会选择突破方向。下一步股市将会向上还是向下?有两大预兆不可忽视:从国际上看,本届欧洲杯希腊队在前  相似文献   

13.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18):27-27
欧洲股市和欧元显然不相信奥朗德手中有一根能导致奇迹出现的魔杖。国人对法国总统大选的空前关注令人诧异。问题是,法国人选出了一个新的总统,然后呢?法国经济增长是否会因为奥朗德的上台而恢复到2%、3%  相似文献   

14.
海外传媒     
《新民周刊》2013,(49):23-23
《巴伦周刊》12月16日牛市2014巴伦咨询的10位分析师预计,2014年底标普500指数目标位在1900-2100点,远高于12月13日收盘的1775点。鉴于更强劲的经济和企业利润增长预期,与《巴伦周刊》一样看好市场的华尔街分析师有足够的理由感到乐观。比如摩根大通分析师汤姆·李(Tom Lee)预测,始于2009年3月的牛市表现得像"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的投资计划拉动中国经济探底回升,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功不可没。可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一些本该专注于主业的企业在高利益的诱导下,转而投资股市、期市、楼市、煤炭、古玩等投机炒作市场,“不务正业”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苗头。在全球经济不振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奥朗德,作为社会党人候选人,在法国正面临着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如何克服国际金融风暴和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挥大国作用等重大课题的这种形势下就任法国总统,法国同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对他来说不言而喻。入主爱丽舍宫后他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文化政策?这样的文化政策基于什么样的中法关系?其目的性何在?等等。这是本文将要做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可转债能让你在大熊市中实现自己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能让你在大牛市实现"诺曼底登陆"。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闪电攻势下迅速崩溃之后,英军果断地在法国敦刻尔克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需要厘清和阐明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十月革命前中国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俄国是否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是十月革命外因决定的结果?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国有10余个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如此受重视为新中国史上所罕见,把这一年称为“区域规划年”都不为过。那么,这些区域规划都有哪些新特点?还存在哪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未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什么新趋势呢?  相似文献   

20.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22):91-93
何谓"公共安全产品",其与中国固有之国防战略有何异同?"公共安全产品"这一"中国制造"未来"销路"又将如何呢?"请等一等,我还有补充。"当主持人欲宣布发布会结束时,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说,"中国国防部官方微信、微博‘国防部发布’今天上线了,并对今天的发布会全程直播。希望更多的朋友成为国防部官微的粉丝。最后我说一句——‘发布’要强,国防更要强!"现场有记者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