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行为和HIV感染状况。方法对400名靖江船厂男性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行为进行调查,并采集5mL血液进行HIV和梅毒检测。结果调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6.0%。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的占17.5%,其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44.4%;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占9.4%,其中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仅占13.9%,最近1年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有11人,占2.75%。ELISA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4例,检出率为3.50%,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靖江市船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坛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状况,为采取相关宣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5年,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个工厂和1个建筑工地男性流动人口,共800名,使用流动人口健康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现场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1.8%,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人群知晓率较高。有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45.28%,有时使用的占38.23%,每次使用的占11.99%;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占28.04%。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36.0%;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人中,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24.1%。检出梅毒抗体阳性7例,HCV抗体阳性3例。结论金坛区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高危行为仍普遍存在,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省本溪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样抽取不同行业年龄在15~65岁人员为调查对象。结果共调查798人,以青壮年、男性、已婚、初中学历为主,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超过70%,但是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低仅为57.64%;最近1年22.56%有过婚外和商业性性行为,婚外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仅为14.29%,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20.39%,11人(1.38%)有吸毒行为;最近1年接受免费安全套的占22.93%(183/798),接受艾滋病性病免费宣传材料的占36.72%(293/798)。结论外来务工人员是艾滋病知识的薄弱人群,应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减少高危性行为,增加自我保护意识,转变不良行为,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州市暗娼人群、羁押人员、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2010年7~10月对惠州市部分娱乐场暗娼人群、部分戒毒所、劳教所、看守所的劳教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抗体。[结果]合计调查1 18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76%。不同人群对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6个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1 180人,最近6个月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49.66%;最近1个月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53.57%,最近1次与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54.59%,46.22%的人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1 180人中,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途径是网络的占46.27%,是报刊、书籍的占29.75%;80.51%的人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其中接受过安全套发放的占54.95%、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71.37%。检测HIV抗体的825人中HIV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1.09%。[结论]青少年人群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及感染状况,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9~12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梅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艾滋病、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402人,吸毒人群以男性、40~49岁、无业、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为主。艾滋病、梅毒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18%,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对艾滋病、梅毒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程度认知,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知道艾滋病、梅毒自愿咨询检测的占59.95%,愿意做检测的占70.90%,认为自已感染艾滋病、梅毒危险性高的占40.30%。曾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55.47%,其中共用过注射器的占37.67%。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占63.18%,其中每次用安全套的占15.35%,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2.64%,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25.27%。艾滋病抗体阳性率0.26%、梅毒抗体阳性率2.35%。结论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态度不够重视,高危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梅毒仍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应加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工作,防止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和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9月,对青岛市306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抗体。[结果]调查30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54%。86.27%的MSM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47.73%;最近1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62.88%;最近6个月32.04%的MSM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31.63%。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占83.01%;最近1年曾经做过HIV抗体检测的占58.27%;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网络的占61.11%,是电视、广播的占54.25%,是同伴教育的占50.33%。306人全部进行采血检测,HIV抗体阳性9例,阳性检出率为2.94%;梅毒抗体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为6.86%。[结论]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是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011年温州市男性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率,为开展男性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00名流动人口,对男性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400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33.07±0.5)岁;以已婚为主,占70.5%,男性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0.1%。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务工人员对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52.64,P〈0.05),低年龄段的知晓率高于高年龄段。80.5%的调查对象有过性行为,最近1年与,J当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3%、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3%,存在吸毒行为及同性性行为。[结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足和普遍存在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应加强男性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档酒吧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艾滋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7月对青岛市某一MSM活动的高级酒吧与男性发生过口交、肛交并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男性400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MSM人群400人,平均年龄27.51±6.49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7.25%;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8.82%;最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83%。与同性发生性关系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安全套使用率越高,而与同性发生商业性性行为及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未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促进MSM人群降低危险性行为的有利因素,但存在着知识态度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性行为特征、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8年10~12月,对在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542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51%。最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的占55.97%;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为网络(占64.66%)、电视(占43.46%)、免费宣传材料(占42.93%)、报刊(占41.62%);65.93%的人通过网络寻找性伴;24.56%的人同时与女性有性行为,最近半年内平均性伴数为4.23±8.08人;68.35%的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5%,梅毒抗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31%。[结论]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郭秀伟  周丽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05-2708
目的了解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聊城市几家大企业抽取外来务工人员406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同时进行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属于文化层次较低(初中以下学历占79.06%)的一个群体,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了解不高,对艾滋病是性病的正确回答率只有51.06%;对艾滋病3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70%以上,而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与感染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正确回答率仅为13.55%;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其中有87.78%的人认为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减少艾滋病传播;对非婚性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16.41%;对AIDS/HIV有歧视、偏见的占少数,仅有2.31%的认为不应得到任何帮助和支持;未有人检出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非传播途径存在较多误解,今后,应采取多种渠道,加强部门联合,强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并提供相关服务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常慧  刘懿卿  田丹  任旭 《中国健康教育》2011,(11):850-852,856
目的了解采掘业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辽宁省制定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625名采掘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为7.2±2.4分,总知晓率为72.4%;知识得分受性别(OR=3.382)、民族(OR=2.692)、婚姻(OR=2.158)、文化程度(初中:OR=2.285,高中及以上:OR=2.015)等因素影响。33.5%调查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从来不使用安全套;11.9%的调查对象与多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从来不使用安全套的占18.5%。文化程度(初中:OR=1.929,高中及以上:OR=3.179)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距《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安全套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12.
铁路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肥市铁路施工单位943名在外施工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文化程度和收入越高、打工时间越长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越高。在听说过艾滋病的734人中,仅有37.5%(275人)对艾滋病感染者持同情态度。943名调查对象中,不反对“婚前性行为”、“卖淫”和“嫖娼”者分别占39.6%、7.3%和6.9%。9.5%的被调查对象(90人)承认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其中28.6%(22人)承认从未使用安全套,仅10.4%(8人)每次使用。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者安全套使用频率越高;探亲时间间隔和打工时间越长,安全套使用频率越低。结论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存在HIV感染的危险性,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常平镇两闯工厂的61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HIV/AIDS及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及个人行为。结果:东莞市的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15~39岁的未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44.39%,已婚及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文化程度低者;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渠道为电视和报刊;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卖淫和嫖娼行为的赞同率分别为11.71%、2.28%、2.76%、0.49%和0.81%,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者对上述5种非婚性行为的赞同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和文化程度低者;22.16%的未婚农民工有过性行为、6.02%的农民工有临时性行为,2.93%的农民工曾经有一夜情;农民工在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儿.47%和21.62%;农民工中性病的患病率为1.79%,患病后90%以上的人均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非婚性行为普遍不赞同,但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建议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类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危险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A区(近郊)和B区(远郊)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7名研究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2%。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70.6%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12.4%从未使用安全套、29.9%有时使用、53.1%每次都用。最近一周平均接待3个客人。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存在艾滋病感染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昌平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
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3家建筑工地外省市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
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 和梅毒抗体,对艾滋病知识知
晓、安全套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699 人参与调查,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
92.70% (648/699)。艾滋病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近1年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
使用情况,在已婚者中69.30% (395/570)的人从来不用,仅4.74% (27/570)的人每次使用,在非婚者
中29.17% (7/24)的人从来不用,29.17% (7/24) 的人每次使用;与非固定性伴(暗娼、临时性性伴)
有过性行为史的人群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仅为41.18% (28/68)。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4% (1/699),
HCV 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57% (4/699),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4% (1/699)。结论 应加强对建筑
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意识,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扩散。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16 0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农民工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个区建筑农民工,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等。结果:共调查1 243人,8个HIV/AIDS防治知识问题中回答正确占33.95%~80.13%,全部回答正确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12%;10种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中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电视53.50%、广播37.01%、宣传材料31.62%;最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关系每周≥1次占44.2%,最近1年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44.0%;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占14.9%,其中使用安全套的占21.1%;7.9%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占58.2%;性疾病感染人数为75人(6.03%),3个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4,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HIV/AIDS防治知识全面掌握率较低,存在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有色金属公司流动矿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某矿303名流动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7.9%,其高低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55.1%的人认为对艾滋病人不需要强制隔离,50.8%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交往,对婚外性行为不持反对态度的占38.0%。最近3个月,10.6%的被调查对象(32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其中34.4%(11人)承认从未使用安全套,仅21.9%(7人)每次使用。年龄与对艾滋病病人态度是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结论①调查地区流动矿工艾滋病知识水平较高;②人群对婚外性行为持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可能性趋于增大;③安全套的推广力度应加大。  相似文献   

18.
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宁市不同场所的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等,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海宁市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征得被访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本次共调查了1527人,被调查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答对率为56.71%,艾滋病防治知识答对率为57.4%,获得艾滋病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媒介了解,占50.56%,在建筑工地中的务工人员中,通过亲戚朋友同事间获得艾滋病信息者占35.45%,被调查对象中以企业外来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对较好,达到了67.21%。结论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行为干预,以提高其艾滋病知识水平,促使其建立良好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阜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特征以及HIV感染率,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MSM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知识等相关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测。结果共调查264名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4%,HIV感染率为5.7%。在最近六个月8,7.1%的MSM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有时使用率58.7%,每次都用率34.8%;21.6%的MSM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有时使用率29.8%,每次都用率26.3%。感染HIV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高年龄组、离异或丧偶、以及性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结论阜阳市MSM人群中高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HIV感染率高,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外展服务对性服务小姐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展服务对城乡结合部的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通过外展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深入现场,与目标人群建立信任关系,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性病诊疗建议。实施发放宣传资材、发放安全套、增加安全套的可获得性、一对一访谈、观看录像等干预措施。[结果]提高了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和最近一次性生活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20.00%、27.34%提高到于预后的51.28%和60.02%。[结论]外展服务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可以提升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纠正错误观念,改变高危行为,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