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他,从小就热爱森林,17岁就来到大兴安岭林区的森警部队服役.15个春秋,他经历扑火战斗140次. 去年10月,中南海留下了他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 他的名字,收进了国庆41周年全军优秀基层干部代表名册里,记录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兴安盟森警支队率先实现微机联网通信温永发,郭贵宝驻扎在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之间的兴安盟森警支队,在全国森警部队中率先实现了微机联网通信,为部队完成以保护国家森林、草原为中心的各项任务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这个支队担负着137.2万公顷森林、3...  相似文献   

3.
扑救特大森林火灾的通信联络与实施黑龙江省森警总队孙明学通信联络是森警部队实施不间断指挥的基本手段,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中断了通信就等于失去了指挥,丢掉了电台,就丢掉了部队。可见无线电通信在部队完成各项任务中,特别是在扑救特大森...  相似文献   

4.
森警部队执勤正规化建设的探讨黑龙江省森警总队张世光杨禹森林防火灭火,保护国家森林资源是党和人民赋予森警部队的神圣使命。森警部队一年有接近一半的时间战斗在森林防火灭火第一线,执勤任务相当繁重。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是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摆在我...  相似文献   

5.
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林业部森林警察办公室根据全国武装森林警察部队的现状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警察指挥员的业务素质和扑火本领,于7月11日至30日,历时21天,在秦皇岛市海滨林场举办了全国首届森警扑火指挥员培训班。参加这次学习的共80人,分别来自内蒙、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区)主抓森林防火、灭火工作的森警部队大队长和参谋人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郑焕能、副教授居恩德、大兴安岭防火中心何延荣工程  相似文献   

6.
十年来扑火作战的基本经验教训及几点思考黑龙江省森警总队赵国清韩楠林黑龙江省森警部队肩负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860万hm2林地的森林防灭火任务。自1987年到入武警序列以来的10年间,全省森警部队扑灭森林火警、火灾初步统计达1100余起,为保护国家森林...  相似文献   

7.
森警部队的防护勤务内蒙古森林警察学校张雄森林警察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防火灭火,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森警部队的防火任务是通过防护勤务表现的。森警部队的防护勤务,就是通过各种执勤手段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完成保护森林资源的各项任务。因此,森警部队防护勤务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森警部队自1951年创建以来,这支部队在森林防火方面功绩卓著。据不完全统计,仅内蒙古森警总队,30多年来,共扑救森林火灾、火情2580起,查获毁林案件450余起,没收非法盗运木材万余立方米。部队有21名同志为保卫大森林献出了宝贵生命。1987年春季在扑救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战斗中,部队西部东调,驰援400多公里,扑灭了烧向内蒙古东北部我国唯一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的大火。黑龙江省森警总队,仅1989年春季森林防火期间,森警部队指战员共扑灭林火77起(包括内蒙古境内14起),其中火警62,火灾13起,重大火灾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森警部队自1948年组建至今已42年了,40多年来广大干警发扬艰苦奋斗、勇猛顽强的革命精神,保护着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仅自1979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的十年间,共参加了包括大兴安岭“五·六”大火在内的921个火场战斗,扑火总面积2,214,416.83公顷,捕获火犯5人,多次受到国务院和林业部及各级政府的表彰。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称赞森警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支队伍被林区群众誉为森林的卫士。一、森警部队的主业就是森林防火灭火森林防火灭火是森警部队的中心工作,多年来,这支部队的各项工作都紧紧的围绕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森警部队正式列入武警序列,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它标志着森警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森警部队领导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进一步理顺了领导关系,健全了兼职制度。实践证明,这几年森警部队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森林防火、灭火中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这与森警部队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和兼职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弄清森警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和兼职制度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提高认识,以便继续坚持和完善双重领导体制。一、实行双重领导体制由来已久森警部队从产生到成长壮大,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42年的战斗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管理体制也几经变化。(一)建队初期阶段(1948.8—1956.2)管理体制就有了雏型。1948年8月25日,东北行政委员会通令“组织护林武装”时规定,护林队  相似文献   

11.
《森林防火》2007,(1):F0002-F0002
2006年8月11日全国森林火灾扑救演习(暨“8·11”亮剑行动)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举行,此次灭火演习是森警部队正式列编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举行的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演习。  相似文献   

12.
《森林防火》2008,(4):47-47
新闻链接 2006年8月11日全国森林火灾扑救演习(暨“8·11”亮剑行动)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举行,此次灭火演习是森警部队正式列编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举行的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演习。武警总部副司令员梁洪主持演习,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多尼,武警森林指挥部韩祥林主任、王长河政委、李文江副主任、朴东赫参谋长及全国重点林区林业局领导,六大森警总队总队长等出席了演习。演习中使用了我公司CSP-06型车载水雾喷射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森警总队于1991年7月6—8日在所属的白河大队召开了机动中队训练考核演练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吉林省森林防火办公室的领导、吉林森警总队、各支队、大队的领导,有与吉林森警部队协同作战的部分林业局防火办的领导,以及吉林省部分新闻界的朋友。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检验吉林森警各机动中队的战术、技术训练成果,考核部队  相似文献   

14.
绿色的风采     
绿色的风采徐世珍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森警部队是我国重点、偏远国有林区重要的森林防火灭火专业武装力量。多年来,这四支森警部队为维护林区社会治安、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展现了这支特殊部队的绿色风采。一...  相似文献   

15.
安国善同志系吉林省森林警察总队警校副校长(原任白河大队大队长)。1980年以来,一直被总队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1980年至1983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先进个人;1983年至1985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1989年3月荣立三等功一次,8月出席林业部召开的优秀基层护林工作者座谈会,9月光荣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所在的大队于198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赴大兴安岭“勇战北疆烈火突击大队”荣誉称号。他参加森警部队工作19年来,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森林防火事业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极不平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战士布和朝鲁今年26岁了。自1981年10月入伍后,一直在大杨树龙头中队从事放牧工作。近6年来,他在偏远的放牧点上,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把青春献给以护林防火为中心的森警事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以顽强的毅力和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谱写了一支当代森警战士的青春之歌。他多次被大杨树森警大队评为先进个人,三次出席牙克石森警支队奖模会,今年3月又被内蒙古森警总队评为先进典型个人,曾两次荣立三等功。198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森警部队广大干部、战士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森林警察部队(简称森警),是在林业战线上用武装保护森林的一支武装专业队伍。这支部队是在建国后林垦部第一次全国林业业务会议中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得武装护林。”东北、内蒙当时森林火灾严重,相继组建了护林队伍。1955年因经费不足等原因将护林警察改变为营林员,改变后林火不断发生,又将营林员改编为森林警察,改编不久,因抓主业少,练马术多,将大批人员调到偏远地区,编制大减,后来逐步扭转恢复到原编制。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编制有了扩大,到列入武警序列。虽经坎坷的道路,目前森警还是在发展中,但是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建国后几次周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此对森警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森林航空消防和森林部队的发展历程和地位作用,总结了"飞机加森警"在伞降灭火、机降灭火、索降灭火方面扑救森林火灾的成功模式。提出创新拓展"飞机加森警"扑火模式,应在推动空中常态载人巡护、拓展一站一队力量布局、提升地空立体作战效能、发挥机群作战强大优势等五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兴安盟支队实现微机联网通信温永发,郭贵宝(内蒙古兴安盟森警支队政治处)驻扎在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之间的兴安盟森警支队,在全国森警部队中率先实现了微机联网通信,为部队完成以保护国家森林草原为中。。的各项任务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这个支队担负着1...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8年4月13日,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顶风冒雪深入塞罕坝林场,检查指导护林防火和森林经营工作。周金中先后到塞罕坝林场护林防火检查站、防火指挥中心和驻防森警部队营房,详细询问值班值守、应急备勤、护林员分布和预警监测系统运行等情况,就塞罕坝林场当前和今后防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