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荣  梁接顺 《临床医学》2011,31(4):120-121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组6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口服;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比灵(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与西比灵合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爱菊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204-1205
目的:探讨黛立新-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2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立新20mg,早中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7%,对照组有效率76%。结论:黛立新-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氧气疗法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甜素片50 mg/次,3次/d,并联合氧气疗法48 h 1次;对照组给予氧气疗法48 h 1次。两组均2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85.7%,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73.8%,有效率为83.3%。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氧气疗法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联用阿司匹林缓释片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用阿司匹林缓释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尼莫地平40mg口服,1日3次;治疗组给尼莫地平40mg口服,1日3次,同时合用阿司匹林缓释片50mg口服,1日3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治愈率分别为48.9%和22.2%(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0%(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缓释片联合治疗偏头痛效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区域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200 mg/次,5次/d,口服;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75 mg/次,1次/d,口服;外涂阿昔洛韦软膏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肋间神经或腰椎旁神经阻滞,每点注药3~5 mL,每5 d 1次,共3次,并给予神经妥乐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15 d.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第1,5,10天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5,10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满意,并可防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  相似文献   

6.
黛力新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黛力新(黛安神)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偏头痛患随机分成两组,黛力新组服用黛力新,每日晨服1片,尼莫地平组服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共服8周。结果 近期治愈率黛力新组与尼莫地平组分别为50%及17.5%,总有效率黛力新组与尼莫地平组分别为92%及75%(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偏头痛患者68例,男22例,女46例,年龄14-75岁,平均36±14岁,病程2个月-23年,所有患者均予口服尼莫地平20 mg,3次/d,治疗并随防1个月。观察头痛发作程度、是否伴随症状、发作次数、起效时间、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尼莫地平能减轻头痛发作程度及发作频率,治疗2周时总有效率为83.8%,治疗1月时达91.2%,表明尼莫地平对防治偏头痛有良好的疗效。结论:尼莫地平是防治偏头痛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并与尼莫地平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患者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3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次,3次/d,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情况.结果: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60.0%,尼莫地平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1次/d,依那普利片5~10mg,2次/d,治疗8周后采取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服药4周,总有效率75.0%,服药8周,总有效率92.5%。结论:依那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杨占礼 《临床医学》2011,31(12):65-6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12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62例给予喜炎平5~10mg/(kg·d)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加用消旋卡多曲崩解片,体重<9kg给予10mg/次,体重≥9kg给予20mg/次,3次/d。结果: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9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8.6+2.3)d较对照组短(13.6+1.6)d(P<0.05),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8.3%(5/60)低于对照组16.6%(11/6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将20例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口服;莫沙必利5mg,3次/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通过治疗8w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产生的副作用差异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性差异,P<0.05。并且两组因服药后产生的副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口服复方甘革甜素片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2次/周,复方甘革甜素片75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2次/周;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83.3%,有效率94.4%,对照组治愈率70%,有效率78%,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口服复方甘革甜素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SAH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针剂静脉泵入,20 mg/d,共14 d,之后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 mg/次,ti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明显降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中药治疗梅尼埃病。方法:将12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口服汤剂,每日一剂,结合葛根素0.4,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50例,给予西比灵胶囊15 mg,3次/d;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维生素B6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晕海宁片50 mg,3次/d;地西泮片5 mg,3次/d,盐酸氯丙嗪片25mg,3次/d;均口服。5 d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5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托吡酯每日0.5mg/kg起始,每晚1次或分成2次口服,每周增加0.5~1mg/kg,若在加量期头痛已缓解则停止加量。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2.5~5mg/d,睡前服。用药12周时评定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偏头痛后患儿头痛发作的频率均有明显减少和缩短,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7%和61%,但服用托吡酯治疗头痛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2)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时用量明显少于治疗癫痫,最小剂量在每日0.5mg/kg即可达到控制发作。(3)服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桂利嗪。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甲钴胺、昆明山海棠、芬必得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赛庚啶口服加局部热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3次/d;昆明山海棠片2片,2次/d;泼尼松15 mg/晨;对照组81例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3次/d;维生素E胶囊200 mg,3次/d;此外,两组均服用甲钴胺片1片,3次/d;芬必得胶囊1粒,2次/d;赛庚啶片4 mg/晚。局部治疗:两组均在疼痛部位涂搽云南白药酊,待药液干燥后再薄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次/d。治疗组每次涂药前先行热敷,20 min/次。对照组不热敷。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和P〈0.05);治疗后的疼痛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6.83%,对照组有效率59.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甲钴胺、昆明山海棠、芬必得联合小剂量波尼松、赛庚啶口服加局部热敷治疗PHN疗效好,副作用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患处20 min,2次/d,并给予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 mg/次,1次/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3次/d,两组连续用药10 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加减,1剂/d,分早晚2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96%,总有效率91.36%;对照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80.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