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化异氟醚(EISO)预处理对大鼠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急性肺损伤模型组(LPS组,n=10)、乳化异氟醚组(EISO组,n=10)、脂肪乳组(INT组,n=10)和对照组(CON组,n=5),按分组分别静脉泵注2mL生理盐水、EISO 4mL/(kg.h)、脂肪乳(INT)、生理盐水2mL预处理30min,然后LPS组、EISO组和INT组静脉注入LPS 8mg/kg,CON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监测动脉血压和心率。5h后,测动脉血气分析;测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测量肺湿干重比值(W/D);测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其余3组氧合指数降低,肺W/D增加,血浆TNF-α、IL-6浓度升高,肺组织MPO活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EISO组氧合指数升高,肺W/D降低,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肺组织MPO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mulsified isoflurane,EI)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0,体重250-300克,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脂肪乳组(D组),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开胸游离左肺门后,不进行阻断左肺门,用0.9%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用0.9%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脂肪乳组用30%浓度的脂肪乳(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乳化异氟醚组用6.9%乳化异氟醚(5ml/kg/h)静脉注射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匀浆MPO、TNF-α水平。结果:肺缺血再灌注可导致严重的肺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肺组织有明显的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与A、B组相比,C组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活性增强(P<0.05、P<0.05)。与C组相比,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肺组织的病理表现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水平降低(P<0.05、P<0.05)。结论:(1)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2)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在七氟醚减轻大鼠内毒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6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锌原卟啉IX(ZnPP)预处理组(ZnPP组);七氟醚吸入组(Sev组);脂多糖(LPS)+七氟醚后处理组(LPS-Sev组);ZnPP预处理+LPS+七氟醚后处理组(ZnPP-LPS-Sev组)和LPS组.ZnPP组和znPP-LPS-Sev组股静脉注入特异性HO-1拮抗剂ZnPP(10mg/kg),其余各组注入1mL/kg等体积生理盐水.10min后,C组、ZnPP组和LPS组分别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和LPS 5 mg/kg;LPS-Sev组和znPP-LPS-sev组股静脉注入LPS 5 mg/kg 2 h后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2.4%)4h;Sev组注入生理盐水2h后再吸入2.4%七氟醚4h.于给LPS或生理盐水6 h时心脏放血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湿干重(W/D)比;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静脉注入LPS可使肺组织SOD活性减弱、W/D比、MDA含量和MPO活性升高、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HO-1和HO-1 mRNA表达上调;吸入七氟醚使肺组织SOD活性增加、W/D比、MDA含量和MPO活性降低、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HO-1和HO-1 mRNA表达上调;七氟醚的肺保护作用可被ZnPP消除.结论 七氟醚可能部分通过上调HO-1的表达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七氟醚后处理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5组(n=6):生理盐水组、脂多糖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 ml/kg或脂多糖 5 mg/kg;七氟醚30 min组、七氟醚1 h组、七氟醚2 h组: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后4 h,分别吸入2.4%七氟醚0.5,1,2 h.各组于滴注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后6 h放血处死.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切片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1β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多糖组病理切片示肺泡正常结构破坏严重,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脂多糖组比较,七氟醚组病理切片示肺泡结构破坏较轻,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10浓度降低(P<0.05);且1,2 h组七氟醚改善病理形态和抑制TNF-α,IL-1β的效果更佳.结论:七氟醚后处理能减轻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反应,且吸入时间长有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3.6%,2.4%和1.2%)七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A组)、单纯七氟醚吸入组(B组)、3.6%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2.4%七氟醚预处理组(D组)、1.2%七氟醚预处理组(E组)、内毒素组(F组)。分别在给药后(LPS或生理盐水)6 h 处死大鼠,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 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组和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肺W/D、MPO活性、ICAM-1mRNA表达升高(P<0.05)。与F组比较,C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MPO活性和ICAM-1mRNA表达降低(P<0.05),但肺W/D无明显降低(P>0.05);D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W/D、MPO活性、ICAM-1mRNA表达均降低(P<0.05),F组肺组织MPO活性降低(P<0.05),但肺W/D和ICAM-1mRNA表达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2.4%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减少肺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吸入20 ppmNO和/或1.3 MAC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I-R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地氟醚+I-R组、iNO+I-R组及地氟醚+iNO+I-R组.各组在缺血后与再灌注3 h分别处死6只大鼠,检测肺组织IL-10、IL-1β、TNF-α以及ICAM-1表达, MDA、MPO含量和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肺I-R 后IL-10、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生成明显增加,ICAM-1呈显著上调,MDA 与MPO显著升高,肺水含量增加.吸入NO和地氟醚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I-R后IL-1β和TNF-α的生成,降低ICAM-1的上调,减少MDA和MPO生成,同时抑制IL-10生成.结论吸入地氟醚和/或NO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同时对抗炎因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肺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并未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吸人20ppmNO和/或1.3MAC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I-R损伤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地氟醚 I-R组、iNO I-R组及地氟醚 iNO I-R组。各组在缺血后与再灌注3h分别处死6只大鼠,检测肺组织IL-10、IL-1β、TNF-α以及ICAM-1表达,MDA、MPO含量和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肺I-R后IL-10、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生成明显增加,ICAM-1呈显著上调,MDA与MPO显著升高,肺水含量增加。吸入NO和地氟醚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I-R后IL-1β和TNF-α的生成,降低ICAM-1的上调,减少MDA和MPO生成,同时抑制IL-10生成。结论吸人地氟醚和/或NO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同时对抗炎因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肺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并未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入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ALI组和MSCs治疗组.健康小鼠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ALI模型,尾静脉输入全骨髓培养法分离纯化的MSCs.流式细胞分析鉴定MSCs.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输入MSCs前后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D比值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评价肺水肿和炎症反应程度.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培养MSCs表面标记CD105为阳性,CD34为阴性.肺组织病理学显示:ALI组小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炎症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出血、水肿,肺泡腔和血管壁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肺损伤性病变;MSCs治疗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ALI组小鼠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SCs治疗组肺W/D比值、肺组织MPO活性及TNF-α和IL-6含量低于ALI组(P<0.05).结论输入MSCs能够减轻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肺W/D比值和肺组织MPO活性、IL-6及TNF-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实验分成正常对照组、ALI组及维生素E预处理组。用LPS作用于大鼠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并应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NF-α的水平。结果:AL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OD活性下降、LDH的活性增强、MDA的含量升高,且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维生素E预处理组与ALI组比较SOD活性增强,LDH的活性减弱,MDA的含量降低,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维生素E预处理可减轻LPS诱导的ALI大鼠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一定的抗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含乳化异氟醚的心脏停跳液对体外循环中犬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5只犬随机分成对照组、脂肪乳组和乳化异氟醚组(n=5),分别灌注传统停跳液、含脂肪乳或含乳化异氟醚的停跳液.心脏停跳120min后复跳心脏,体外循环辅助30min后停机并观察90min.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30min、60min、90min、120min取血测肌酸激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观察结束后取心肌提取线粒体,检测ATP、细胞色素C、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同时取相同部位组织制作电镜切片,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线粒体的比表面(δ)和面数密度(NA)以评价其损伤情况.结果 乳化异氟醚组的CK-MB和CTnI在开放后的各时间点均比对照组和脂肪乳组低(P<0.01或0.05),线粒体的ATP、细胞色素C和SOD均高于其它两组,而MDA则降低(P<0.01或0.05).此外,脂肪乳组的CK-MB和CTnI较对照组低,而ATP和细胞色素C则比对照组增加(P<0.05).电镜观察显示乳化异氟醚在心肌线粒体损伤方面较对照组(P<0.01)和脂肪乳组(P<0.05)轻.结论 含乳化异氟醚及其成分脂肪乳的St.Tbomas'停跳液能明显改善缺血心脏的能量代谢,对心肌线粒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乳化异氟醚较脂肪乳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氢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DAS)通过抑制iNOS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导致的氧化应激。方法30只雄
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治疗组(LPS+DAS组)和模型组(LPS组)。使用ELISA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
IL-1β、IL-6和TNF-α水平进行测定。测量BALF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肺组织进行湿/干比(wet
to dry ratio, W/D)测定。HE染色用于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和肺组织损伤评分测量。RT-PCR被用于iNOS mRNA的测定。使
用Western blot测定iNOS和β-肌动蛋白(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干预后小鼠BALF中IL-1β、IL-6、TNF-α和MDA水平
明显上升而SOD水平显著下降,W/D比值和肺组织损伤评分明显升高,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LPS+DAS组小
鼠BALF中IL-1β、IL-6、TNF-α和MDA水平、W/D比值、肺组织损伤评分、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LPS组小鼠明显下降;同
时BALF中SOD水平较LPS组小鼠明显增加。结论DAS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表达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导致的氧化
应激。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失血-内毒素打击模型组(C组),PHC1组(1mg/kg),PHC2组(2 mg/kg),PHC3组(3 mg/kg)。在失血性休克“首次打击”基础上,股静脉注入内毒素(LPS)2mg/kg作为“第二次打击”建立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股静脉注射PHC,注射PHC2h后,取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湿干重比(W/D),取动脉血液3ml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1)与S组比较,C组与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减少(p< 0. 01),MDA和MPO增加(p< 0. 05或p< 0. 01),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升高(p< 0. 01);肺组织W/D上升(p< 0. 05),光镜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2)与C组比较,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降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光镜下病理损伤减轻;(3)与PHC2组、PHC3组相比,PHC1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含量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较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PHC1组肺组织损伤较PHC2及PHC3组轻。PHC2组与PHC3组比较,SOD、MDA、MPO、TNF-a、IL-1、IL-8及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1mg/kg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LPS组(B组)和LPS+ LMWH组(C组),每组12只.B、C组腹腔注射6 mg/kg LPS诱发ALI.C组腹腔注射低分子肝素100 U/kg,B组腹腔注入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肺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B、C组PaO2、pH值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B、C组大鼠肺W/D、BALF总蛋白及肺组织MDA、MPO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与B组相比,肺W/D、BALF中蛋白及肺组织MDA、MPO水平明显下降(P<0.05).B、C组大鼠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而C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LMWH处理能够减轻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对脂多糖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0)、脂多糖组(LPS组,n=10)、脂多糖+安宫牛黄丸组(LPS+AG组,n=10)和安宫牛黄丸组(AG组,n=10).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3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湿重/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组织内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结果 LPS+AG组肺组织SOD活性为(325.67±7.85)kU/g,明显高于LPS组的(298.75±6.25)k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INF-α含量分别为(1.89±0.35)μmol/L、(35.21±3.12)ng/g,均低于LPS组的(2.78±0.41)μmol/L、(41.52±4.87)n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AG组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为(0.87±0.19),明显高于LPS组的(0.3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对脂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激活肺组织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及肺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12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手术开始前(T0)、单肺通气(OLV)30 min(T1)、OLV 60 min(T2)及手术结束(T3)2组患者的血清中IL-1β、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术中肺脏组织标本匀浆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观察2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气道平台压(APP)和气道阻力(AR).结果2组患者在T1和T2时间点IL-1β、IL-10、TNF-α、MDA、MPO、XOD均明显升高,而且试验组的IL-1β、IL-10、TNF-α、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PO、XO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1和T2点的PaO2、OI明显降低,气道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明显升高,但是试验组气道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和O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根治术麻醉患者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以有效的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并对患者的肺功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尾静脉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早期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定向诱导检测分化能力后备用。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治疗组,MSC治疗组。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50μl,PBS和MSC治疗组气管内滴注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1 h后经尾静脉输注MSC5×106(MSCs治疗组)或PBS 100μ(lPBS治疗组或对照组)。24 h后处死小鼠,留取标本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中的MPO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BS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蛋白含量、TNF-α、IL-6和IL-10水平、肺组织中的MPO含量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显著升高。与PBS治疗组比较,MSCs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蛋白含量、TNF-α、IL-6水平、肺组织中的MPO含量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IL-10水平显著高于PBS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MSCs移植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早期阶段可有效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部炎症反应,降低肺水肿程度,这种治疗作用不依赖于MSCs移植后在肺内的定植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体(DGLL)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23只,体重170~200 g,(6±1)周龄,灌胃DGLL(30、60、120 mg/kg),1 h后通过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6 h后,使用HE染色技术评估肺损伤。使用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肺组织中的Evans蓝(EB)来评估肺水肿。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黏附蛋白(ZO-1)、连接黏附分子(JAM-1)等与肺部炎症和微血管通透性有关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O免疫反应性降低,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CAM-1的表达水平下降,证明DGLL缓解了LPS诱导的ALI。此外,DGLL可以抑制LPS诱导的肺水肿,降低BALF的蛋白浓度及EB外渗。DGLL也降低了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以及抑制LPS引起的肺组织中的连接蛋白,包括ZO-1、JAM-1的表达。结论: DGLL对LPS诱导的大鼠ALI表现出保护作用,同时也抑制了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微血管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张桂武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12,40(3):305-309
目的:通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 Propofo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肺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左侧开胸后不阻断肺门)、肺缺血再灌注组(n=10,开胸后左侧肺门阻断45 min再灌注120 min)和异丙酚组(n=10,开胸后左肺门钳闭前30 min时股静脉注射异丙酚5mg·kg-1,继用微量泵以50 m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左侧肺门阻断45 min再灌注120 min).3组在开胸前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再灌注结束时抽取左心室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获取左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左肺组织和细胞损伤情况,计算左肺湿干重比,评价肺水肿程度;制作肺组织匀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其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肺缺血再灌注组及异丙酚组大鼠肺W/D值、肺组织中的MDA、TNF-α、IL-6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PaO2明显下降,SOD活性减弱明显降低(均P<0.05).异丙酚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大鼠的PaO2升高(P<0.05),肺组织中的MDA、TNF-α、IL-6含量及肺W/D值下降(P<0.05),SOD活性增强(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组损伤轻微,肺缺血再灌注组损伤严重,异丙酚组损伤重于假手术组但轻于肺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的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异丙酚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组、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组烟雾吸入性致伤后腹腔注射卡托普利,致伤组致伤后注射与卡托普利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致伤处理。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并取各组5 h大鼠左肺组织行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对照组肺泡结构清晰完整;致伤组肺组织肺泡间质增宽、炎细胞浸润;卡托普利组肺组织炎细胞较致伤组减少。卡托普利组各时相点血清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但低于致伤组(P<0.05)。致伤组IL-1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IL-1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组各时相点肺组织MDA和MP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低于致伤组(P<0.05)。卡托普利组5 h肺组织SOD含量高于致伤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可减轻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体内炎性反应,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SF)能否通过上调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起到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小鼠急性肺损伤(ALI)。 方法 将3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SF溶剂组和SF组。SF组于腹腔注射SF 20 mg/kg,SF溶剂组于腹腔注射同等量的SF载体溶剂,2次/d,连续3 d。第4天时,ALI组、SF溶剂组和SF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制备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则腹腔内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6 h后,麻醉开腹,从下腔静脉取静脉血,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检测并计算小鼠肺湿重/干重比,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肺组织内Nrf2核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和SF溶剂组肺损伤评分、IL-6、TNF-α、MPO、iNOS升高,SOD和湿重/干重比值降低,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与ALI组比较,SF组肺损伤评分、IL-6、TNF-α、MPO、iNOS降低,SOD、湿重/干重比值升高,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而SF溶剂组各项指标与AL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F可通过诱导Nrf2的表达,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使血清促炎症介质浓度降低,使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指标降低,Nrf2转录因子对ALI的保护作用与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