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境模型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军  邓家禔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22):1947-1951
借鉴语义学的基本方法,引入了语境模型的概念,即根据数据需求方所处“环境”的不同,自动从数据对象中提取其所需的部分,从而在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实现对目标数据的“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2.
针对流程制造过程工序间耦合严重、过程建模困难、生产活动规划的联动性和智能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数据与模型融合驱动的、覆盖工艺流程全变量空间的车间多维数字孪生模型及其系统架构。融合车间生产全要素孪生模型与动态生产数据,建立了贯穿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的设备实体对象模型,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等多个维度对耦合生产线实体对象特征进行刻画,实现了工艺设备静动态多维属性的数字化精准映射。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包括物理产线、虚拟产线、信息服务等支撑多系统数据交互映射的车间数字孪生系统,研发了基于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与Kepware的通信技术的静动态虚实映射和迭代运行机制,实现了从车间物理制造流程耦合向各孪生体参数间耦合的转换。最后,基于某流程制造企业制丝生产试验线开展应用验证,为解决流程工业耦合复杂而造成的协同交互与迭代运行难题提供了方法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某高速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中,周围温度和压力会对其结构产生影响,热流固耦合分析可以量化这一影响.由于热流固耦合仿真对象为多物理场,所以流体动力学计算出的物理量导入结构场中需要进行数据传递.文中给出多物理场之间数据传递的推导过程和推导方法,最终实现对流体动力学计算出的数据在结构场中仿真模拟,量化温度场和压力场对结构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产品设计过程的基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的优化与重用,引入基因工程方法对设计过程进行表示与建模,提出设计过程基因碱基、碱基对和设计过程基因的概念;依据设计活动、设计对象、资源和设计团队4类设计过程基本元素,构造出设计活动碱基、设计对象碱基、设计团队/成员碱基和设计资源碱基4种设计过程碱基;分析了这些设计过程碱基的构成要素及其属性,建立了设计过程碱基的矩阵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阀体为例介绍了以SolidWorks为平台对闸阀零部件进行三维参数化设计、工程图的创建、有限元分析等过程。在SolidWorks的工程图模版之上转化生成的与三维模型相对应的工程图,可以随着三维模型的改变而自动修改,运用SolidWorks自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块对闸阀主要零部件直接用于有限元分析,减少物理样机的制造、试验等过程。  相似文献   

6.
UG工程图与AutoCAD的数据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G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CAD/CAE/CAM软件,在很多情况下,它与其它二维CAD软件的数据转换是非常必要的。这里论述了UG工程图和二维CAD软件AutoCAD的数据转换方法。主要通过CGM为中间图形格式,将UG工程图模块生成的二维工程图转换成AutoCAD的DWG格式的文件,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无缝转换。  相似文献   

7.
UG作为功能强大的CAD/CAE/CAM三维软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没有完全提供符合制图标准的一些国标符号,给二维工程图的生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介绍了UG数据与CAD数据无缝转换的方法,描述了在UG三维设计环境中转换为符合国标的二维工程环境,既充分发挥了UG三维建模的长处,又避免了在UG中绘制二维工程图的不便,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工程图的扫描输入与智能识别基本方法,结合实际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对工程图在扫描输入与智能识别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克服传统统计检验和线性化处理方法进行过失误差侦破、数据校正与参数估计时存在的局限性,对现有过程测量数据校正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数据分类、过失误差侦破和过程测量数据校正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化工装置和炼油装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修正时间序列分析法,给出了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概率模型和特点,以及含随机误差的数据校正方法,并将时序法用于过失误差侦破。在大型化工装置的测量数据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性强、方便有效的数据校正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慧飞行区运行建设研究中,数字孪生的服务应用模块仍然存在数字模型与物理空间缺少交互、功能缺乏应用的问题,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对飞行区运行多要素进行物理映射和仿真,构建4层数字孪生基本体系架构;通过数据实时传输,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孪生模型、物理对象与虚拟目标之间的虚实映射和状态更新;结合孪生域的数据仿真迭代实现物理域的实时决策,为运行服务对象提供航空器实时状态反馈、指令风险评估等服务。在此架构内分析了五大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多种工具对飞行区运行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建模,在结合航空器运行指令的场面风险评估仿真和可视化对目前的飞行区运行数字孪生技术成熟度进行评价的同时,验证了构建数字孪生运行飞行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齿轮参数化设计是提高齿轮设计效率的有效方法,而齿轮参数表是齿轮设计加工的重要信息。通过Pro/E强大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实现齿轮参数化三维模型后,可以生成二维工程图。文中介绍了二维工程图中齿轮参数表中的数据自动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装生产过程中质量管控对零部件实时状态、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及追溯的需要,构建制造物联环境下的生产车间数据技术架构,基于此架构提出电装生产过程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方法,建立质量数据采集应用模型。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数据采集与应用系统物理架构、逻辑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开发原型系统,以某电装车间为应用对象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舰船复杂产品为例,分析了全寿命信息以及与全寿命协同设计及其动态联盟组建过程的相关性。把基于灰关联聚类数据挖掘的数据网格技术应用于设备故障规律的发现,根据舰船全寿命信息共享要求,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和交叉的、以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动态联盟共享结构及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资源和信息发现流程。已开发的原型系统实现了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并用实例验证了用灰色聚类算法来发现某设备的故障规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产品族工程图的快速生成,提出了工程图模块化设计方法。分析产品结构,划分产品工程图族,定制各自的工程图模板。将工程图模板分为可动模板和固定模板,根据客户需求,应用参数化技术驱动产品的可动模板衍生所需模型可动模板,将可动模板与固定模板相融合,快速形成所需的产品工程图。最后,以某电梯井道土建布置图为应用对象,采用二次开发技术和参数化技术开发了原型系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备受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对舰船目标的自动检测在民用和军用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典型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归纳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舰船目标检测的技术现状,并从多尺度检测、多角度检测、小目标检测、模型轻量化和大幅宽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等方面对技术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介绍了舰船目标识别算法常用的评价标准和现有的舰船图像数据集,探讨了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数据共享是发挥工业数据价值、实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基础。基于对传统互联网、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资源组织与信息互联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数据共享机制,包括应用数据模型和信息服务模型两大核心模块。其中,应用数据模型提出了可识别数字对象的概念,规范了工业制造产生的各类数据的描述方法;信息服务模型构建了高效传递可识别数字对象的系统架构和服务流程。所提出的数据共享机制以标识为建立连接的核心要素,定义了面向制造业的物理资源数字化描述语言,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网络,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标准化的数据获取、存储、访问和发布的实现方法,从而解决了制造业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信息交互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工业数据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国产工业软件崛起的大趋势下,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发了自主PDM软件(海云PDM)。文中在海云PDM内核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数据建模方法,并研发了图形化数据建模管理工具,通过与Rational Rose集成,使数据建模符合UML建模规范。同时,对海云PDM与国产三维CAD设计软件SPD进行了数据集成,分析了SPD各专业的数据层次结构及数据关系,实现了三维模型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采用二次开发模板和族表技术相结合,自动生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的方法.运用族表技术,可以快速生成具有相似特征零件的工程图,自动生成的工程图投影关系与模板一致,图框、标题栏完整,数据准确、完整,尺寸标注无重叠、无干涉、分布清晰合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是一个可行的二维工程图国标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Pro/E三维图生成工程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ro/E中出二维工程图,由于其全尺寸相关的特点,避免了模型修改后工程图的二次修改,因而具有较高的设计效率;AutoCAD是工程设计人员熟悉及普遍使用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二维绘图及编辑功能,将Pro/E中的二维数据转入AutoCAD中进行标注和出图,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UG绘制AutoCAD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UG中绘制的工程图不易修改、操作不方便、难以完全符合国标等缺点,提出了利用UG绘制AutoCAD工程图的方法;分析了从UG导出AutoCAD文件的可行性,比较了三种导图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其适用场合,并提出了导图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巧;为从UG工程图转换为AutoCAD工程图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提高了出图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