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水力发电》2014,(3):161-161
5月30日,在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组织的专家组综合评定中,国电大渡河龚嘴水库大坝被评为”正常坝”。至此,该大坝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四轮通过国家能源局定检。龚嘴水电站1971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运行已有43年。由于受限于上世纪60年代时期的设计、施工质量,以及大渡河流域长期大流量、高含沙水流冲刷等因素,龚嘴大坝安全管理难度大。国电有关大坝安全管理专业单位,将“精益管理”理念引入大坝安全管理中,攻克了龚嘴大坝检修“破损溢流面线型确定、水下围堰方案选择”等6大技术难关,完成了发电以来首次溢洪道过流面修补,保证了龚嘴大坝经受住四川芦山“4·20”大地震以及历史最高87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等考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为实施龚嘴发电厂龚铜两坝安全监测远程监控目的,基于铜街子大坝、龚嘴大坝及沙湾集控中心三地安全监测局域网络的设计.对于其它水电厂实施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8月12日~14日,经国电大渡河龚嘴水电站第三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第二次会议鉴定,龚嘴水电站大坝安全,为正常坝。来自国家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华东勘测设计院、成都勘测设计院和四川省电力公司的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参加了鉴定。龚嘴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周期为5年1次。同时专家组建议,要加强监测大坝“5.12”地震后,渗漏量和扬压力增加的情况;关注相关坝段扬压力的发展趋势;研究溢洪道、底孔过流面及消力塘两侧墙冲刷破坏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龚嘴大坝7号坝段历次帷幕灌浆情况.重点对1993年大坝首次定期安全检查前后该坝段帷幕质量检查情况、帷幕补强灌浆情况及其效果作了介绍,说明进行大坝定检及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对了解工程的运行情况、明确工程的薄弱环节、消除疑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龚嘴大坝坝基及帷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俭 《四川水力发电》1995,14(3):46-50,94
在龚嘴大坝安全鉴定中,对大坝坝基工程地质情况、施工中坝基处理、坝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文章作了概略介绍。对坝基帷幕灌浆、帷幕防渗效果检测进行了评述。目前在坝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对龚嘴大坝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龚嘴大坝施工期遗留的主要问题及运行期水工维护、管理工作简况作了介绍。叙述了大坝特中检查和首次定期检查工作的组织、方法、步骤、工作内容和实施过程。通过检查,对龚嘴大坝运行工 安全状况作了结论。  相似文献   

7.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是监视和掌握水库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沉降变形是监测工作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斯里兰卡Kaluganga坝(以下简称K坝)为依托,介绍了施工期大坝内部沉降监测设计情况,分析了施工期沉降和首次蓄水期监测成果,得出了大坝沉降速率与大坝填筑速度、蓄水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龚嘴电站大坝运行20多年来,由于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及观测,认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针对水工建筑物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工检修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水工维护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检修质量,从而搞好大坝安全管理,保证了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龚嘴大坝的变形、渗流、纵缝开合度、坝体应力及温度监测的长期原型观测资料成果分析,说明大坝的性态无异常变化,大坝运行工况正常。  相似文献   

10.
1972年龚嘴水库蓄水后,大坝投入运行。本文对大坝及泄洪建筑物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总结,对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目前龚嘴工程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林国良 《水力发电》2005,31(4):79-81
珊溪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项目包括近坝区高程控制网和平面边角控制网、大坝视准线及沉陷观测。经分析,近坝区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大坝沉陷观测系统测点布置合理、监测精度高,能满足大坝安全监测要求;而大坝视准线监测精度偏低,必须采取选择有利监测时间、定期检校仪器、改善监测方法等措施,从而达到有效监测大坝水平位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杨爱明 《人民长江》1993,24(10):21-24
在万安水利枢纽变形监测设计及实施中,发现变形监测部分设施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如倒垂线锚固点位置的确定,机钻孔有效孔径确定,孔斜测量及锚块的定位安装;深埋测温钢管标机钻孔孔斜要求;双金属标标芯管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精度等。为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得到了新的倒垂代机钻孔有效孔径确定的公式,孔斜测量及锚块定位安装的新方法,深埋测温钢管标机钻孔孔斜要求,双金属标标芯管线膨胀系  相似文献   

13.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理项目齐全,包括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和温度监测及地震反则等,其中面板脱空变形等项目的观测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大坝已经埋设的仪器大部分工作正常,运行良好,其观测成果反映了施工期大坝的工作性态变化,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其安全监测质量得到了比较全面,有效的控制,为监测大坝运行安全,指导施工和评价大 质量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我国高面板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要求、前期工作、内涵,指出了大坝安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对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运行管理单位必须特别重视,同时设计、科研单位也应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对大坝安全监测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监测技术,完善风险分析和紧急预案,以确保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相关规范及实践经验基础上,研究提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总体框架安全监测设施可靠性及完备性、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和自动化系统评价要素及评价方法等。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内容包括监测设施完备性评价、监测设施运行维护评价和自动化系统评价。监测设施完备性评价基于监测设施考证资料、现场检查与测试以及历史测值分析等方法,评价为可靠或基本可靠的监测设施是否满足大坝安全监控要求;监测设施运行维护评价包括运行管理保障、观测与维护以及资料整编分析等;监测自动化系统评价内容包括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及通信设施、信息采集与管理软件、运行条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监测系统综合评价分为正常、基本正常和不正常3个等级。评价为正常,应继续运行;评价为基本正常,可继续运行,但应及时修复完善;评价为不正常,需及时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先后实施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引张线自动观测系统、渗压观测自动化系统以及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在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成功应用,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常规观测方法,其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使得安全监测实时监控基本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坝的数字监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混凝土坝的数字监控.目前大坝监控依靠仪器,仪器观测资料对于监控大坝工作状态是重要的,但它们不能给出大坝的应力场和安全系数,因此,笔者建议在仪器监控之外,增加数字监控,利用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在施工期即可给出当时温度场和应力场,并可预报运行期的温度场、应力场及安全系数,如发现问题可及时采取对策;在运行期可以充分反映施工中各项因素的影响,对大坝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安全评估.通过反分析,仪器观测资料在数字监控中也得到利用.在数字监控的基础上,适当扩充,可以建立数字大坝,有利于大坝的管理.在目前条件下,利用一台微机每周上机一次,即可完成全部计算,运用方便,所费不多,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克绵  黄涛 《水力发电》1995,(11):42-45
混凝土面板堆石是一种新坝型,面板坝的安全监测技术,对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小山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观测重点是堆石体、面板与周边缝的变形及渗流量观测。观测项目包括体变形、面板变形、渗流等。文章介绍了各观测项目的设计和仪器设备布置。  相似文献   

19.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为黄河中游第一级控制性枢纽工程,及时准确地监测枢纽大坝的位移变化,不仅关系大坝本身的安危,对下游河道和两岸安全、晋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都有重要意义。根据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现有观测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实测资料,经过分析和现场试验,提出了万家寨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20.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especially for the control of dam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safety monitoring sensors are employed in a majority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These sensors ar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ject during the da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rvoir safety operation and producing benefits. With the changing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s and run-time of projects, there are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jects,such as a certain amount of damaged sensors and instability of the measured data.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evaluate existing safety monitoring sensors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s. However, there are neither standards nor evaluation guidelines at present. Based 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study examined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afety monitoring sensors, including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n-site detection methods of two typical pieces of equipment, the differential resistor sensor and vibrating wire sensor, the on-site detection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cable faults, and a validity test of the sensor measured data. These key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in the Xiaolangdi Water Control Project and Xiaoxi Hydropower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data of a majority of sensors are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and can reasonably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nge behavior in the project operating process, indicating that the availabilities of the safety monitoring sensors of the two projects are hi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