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赵琳  许莉  王超  王丹  吴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21-22
目的:探讨延长无肝素CRRT治疗的方法。方法: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增加预冲管路的肝素液浸泡时间,并将同期同类58例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无肝素治疗单个滤器使用时间、发生出血并发症例数以及治疗前后及次日的凝血四项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单个滤器命名使用时间通过统计学检测有显著差别,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出血并发症及对比凝血四项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增加预冲管路的肝素液浸泡时间,可延长无肝素CRRT治疗时间,但不损害患者凝血四项数值而增加出血并发症,提高了CRRT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且节约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肝素封管液(肝素12500U+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液(肝素12500U+生理盐水250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小于5d的仅2例,无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留置时间小于5d的14例,8例堵管,9例静脉炎发生。结论:采用肝素12500U+生理盐水100ml的封管液对肿瘤化疗病人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中对透析器和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HFHD治疗的病人,用生理盐水1000ml+肝素50mg预冲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观察每小时透析器和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和管路凝血情况好。结论:有高危出血倾向的病人行HFHD时采用50mg肝素吸附,即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血作用,可节约成本,又可降低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榕  刘芬  曾振国  钱克俭  夏亮 《江西医药》2008,43(7):682-684
目的研究人工胶体第三代羟乙基淀粉(万汶)预冲管路对休克犬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上机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杂种雄性犬16条,诱导犬内毒素休克模型。模型建立后行CRRT治疗,上机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port置换液预冲行CRRT上机,实验组用万汶预冲管路后行CRRT上机。监测上机前、上机时5min、10min、15min、30min的HR、mAP、PAP、CVP、PAWP、CO值并计算PVR、SVR值。结果静脉注入LPS后,当mAP比基础值下降20%以上时认为模型成立。CRRT上机时,实验组各参数呈稳定趋势,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mAP、CO、PAWP呈持续下降趋势,HR上升,上机5min、10min、15min时间点的各参数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在上机5min、10min、15min的mAP、CO、PAwP、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万汶预冲能减轻CRRT上机对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负压吸引在经尿道微创前列腺电切手术中使用0.9%生理盐水或生理氯化钠冲洗手术创面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经尿道微创前列腺电切手术创面冲洗液体是0.9%生理盐水瓶装500ml或者生理氯化钠袋装3000ml(以下简称冲洗液),经尿道微创前列腺电切术(以下简称前列腺电切术)。特点:是手术创面需大量冲洗液进行冲洗才能暴露清晰手术创面。实验组手术病例术中冲洗液对手术创面的冲洗流程是:3米高活动输液架一副,冲洗液贮备瓶容量为10000~15000ml一个,5米与1米管道各1条,3米管道2条,中心负压吸引接头与负压表各1个。按一定程序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冲洗液贮备瓶、前列腺电切镜,打开中心负压吸引开关,所需要的冲洗液就被抽吸到输液架顶端冲洗贮备瓶,打开前列腺电切镜开关,冲洗液在压力高,流量大,流速快冲洗手术创面。对照组手术病例是使用常规方法将冲洗液一瓶接一瓶或一袋接一袋挂上1.5米高的输液架上,连接冲洗液输出管道与前列腺电切镜进行创面冲洗。结果实验组手术病例冲洗液每分钟流速20米,每分钟冲洗液流量200ml,冲洗液最大压力是100kpa。而对照组手术病例冲洗液每分钟流速为5米,每分钟流量70ml,冲洗液压力仅30kpa,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前列腺电切总时间实验组为(2.3±0.7)小时,而对照组是(3.2±0.9)小时,实验组病例与对照组病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中冲洗液流出端细菌培养阳性率实验组为7例,占本组病例总数7%。而对照粗病例术中冲洗液流出端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例,占本组病例总数21%。结论中心负压吸引在前列腺电切术中回抽冲洗液到输液架顶端的冲洗液贮备瓶中效果好,冲洗液流速快,流量大,压力高,手术创面清晰度高,是较为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静脉封管液的使用效果。方法对200例在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输液结束采用BD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输液结束用18.75U/ml肝素钠封管液封管,观察护理人员操作每例的封管时间、留置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封管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BD福徕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进行留置针封管,操作方法简便,能减少差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肝素透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无体内肝素化和透析中不追加抗凝,只用淡肝素或浓肝素盐水冲洗循环预冲过的透析膜和管路后接病人透析,定时或透析每30min加生理盐水100ml冲洗管膜。结果淡肝素盐水冲洗管膜的抗凝效果次于浓肝素盐水循环管膜的效果,患者透析后无出血倾向,查ACT正常,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无肝素透析可作肾移植手术或肾后性梗阻手术前的最佳透析准备,也是凝血时间延长及有出血倾向尿毒症患者的较好透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反复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在透析前用3/4支低分子肝素加生理盐水500ml,用该肝素盐水预充透析器及透析管路,然后用500ml生理盐水冲掉该肝素盐水。剩余1/4支用于透析时抗凝。透析过程中不追加肝素,每隔1h用生理盐水100ml冲洗透析器及血路管。结果该患采用改良法低分子肝素透析血液透析后未再出现黑便。随访2个月,未再出现黑便。结论采用改良法低分子肝素透析,不受透析器的限制,不影响患者透析效果,且能顺利地完成透析,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为有出血情况的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抗凝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一次性应用;B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泵入法抗凝;C组在B组的基础上每小时以0.9% NS 100 ml冲洗血液滤器及血流管路抗凝.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8、12 h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纤维蛋白原(F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钙每小时使用剂量:A组574.7U、B组100U、C组100U.CBP治疗48 h使用滤器数:A组220个、平均寿命8.7h,B组163个、平均寿命11.8 h、C组92个、平均寿命20.9 h.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泵入加定时0.9% NS冲洗滤器管路抗凝效果理想,不增加出血危险,减少了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减轻了低分子肝素钙的副作用,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与密闭式预冲透析器代替半开放式预冲透析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只透析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50只,实验组采用密闭式预冲方法在透析前预冲洗,对照组则用传统半开放式进行冲洗.结果 两组透析器均未检出细菌和内毒素 过氧乙酸残留阴性,2组透析器用于血液透析未见热原反应,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用物准备整理时间、护士完成预冲过程所走路程、瓶盖橡胶屑脱落、预冲液成本、接瓶换液次数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用密闭式预冲透析器方法,安全、省力、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种泡管方法延长无肝素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时间的效果。方法设立自身对照,将32名CVVH患者,分别做一次肝素液泡管前置换CVVH和一次白蛋白液泡管前置换CVVH,将两组治疗的单套管路使用时间、发生透析中出血并发症例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CVVH治疗前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凝血功能相似,单套管路使用时间,肝素组(8.1±2.3)h,白蛋白组(17.5±3.7)h,白蛋白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肝素组,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都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白蛋白涂布法延长无肝素CVVH时间的效果优于肝素泡管法,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机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病人身体负担,节约经济成本,并且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骆璐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25-226
目的探讨更合理的封管方式在需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每日应用最少的肝素,达到最满意的封管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方法选择本科需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留置针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仅在每日末次封管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其余每次均使用生理盐水5 ml进行封管,对照组每次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堵管情况及保留时间。结果两组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堵管情况和保留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结合肝素盐水封管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减少患者每日肝素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进行预冲,防止导管堵塞,以免再次穿刺。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0例用100 U/ml肝素盐水预冲;B组30例用50 U/ml肝素盐水预冲;C组30例用生理盐水预冲。结果 A、B两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组,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0 U/ml肝素盐水预冲效果比50U/ml的好说明高浓度肝素盐水较低浓度肝素盐水预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疗效观察以及不良事件.方法 33 例ICU行CRRT治疗患者按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14例、低分子肝素组19例,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管路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等指标变化,观察管路滤器进行凝血分级评分及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阿加曲班组患者在治疗后4 h、8 h静脉端(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高于同时点低分子肝素组患者(P<0.05),治疗后4 h阿加曲班组跨膜压低于同时点低分子肝素组,4 h置管出血评分阿加曲班组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 CRRT时使用阿加曲班抗凝,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和低分子肝素相当的效果,并有较明确的监测指标,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达龙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可达龙,选择粗大血管停留留置针后,用输液泵持续泵入,待患者自觉输液上方不适时再行更换注射部位。输液完后按常规肝素盐水3 ml封管。实验组则选择左右上肢2条外周粗大血管分别给予留置针穿刺,可达龙泵入液每8小时交替更换静脉管路,封针时用0.9%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如果发现有静脉炎时再提早更换另一管路;两留置针穿刺上方给予5%鞣酸制剂涂擦,3次/d;做好告知及健康宣教工作。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发生静脉炎的程度也较轻。结论外周静脉使用可达龙液时,选择粗大血管;每8小时更换管路;维持液适宜速度;鞣酸制剂涂擦提前干预;使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加强患者的宣教等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减轻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无肝素透析联机清除率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阚明  陈雷  胡淑荣 《安徽医药》2004,8(3):203-204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联机清除率监测的临床应用以及疗效.方法先用肝素盐水预充管道,接管后丢弃肝素盐水,透析过程中每15~30 min用生理盐水150~200ml快速冲洗透析器和管路.观察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Kt/V值的影响.结果 12例急慢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共行58例次无肝素透析,未见出血加重,但部分患者因凝血,透析时间缩短,透析效率下降.结论无肝素透析安全简便,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但部分患者透析效率下降,需增加透析次数.  相似文献   

17.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近二十年来急救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疾病的急性期[1]。但对于高危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因素无法应用肝素的患者,无肝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临床一般是先预冲,浸泡,冲洗,治疗时高血流量,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每20~30分钟用100~250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滤器一次,冲洗液在排除液中扣除。但实际操作中,无肝素盐水冲洗法要求血流量高,会增加容量负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常常因为管路或滤器凝血而提前下机,达不到治疗要求的时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另一方面,20~30min冲洗一次明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管路寿命延长,并且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是目前危重症医学上重要的器官支持手段之一。由于其治疗时间较间歇性血液透析明显延长,因此对抗凝的要求更高。本文综述了目前CRRT中常用的抗凝剂的应用现状。普通肝素(UFH)抗凝仍然是目前国内CRRT最常用的抗凝方法之一,但其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主要包括:出血发生率高,易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肝素抵抗等。低分子肝素(LMWH)与肝素比较,引发出血并发症几率更低,但剂量不易控制,监测手段复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易于使用,而且已被证明能延长滤器寿命并且无全身抗凝危险,是CRRT重要且最有发展力的抗凝方法之一。近年来RCA的标准化方案及预冲配方成为枸橼酸抗凝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预防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进行血液透析并发生首用综合征(FUS)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25例,在改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外,于透析器使用前用3.5%仑拿灵重新消毒后使用;乙组23例,利用10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后用300mL生理盐水加肝素密闭循环清洗后引出5mL血再密闭循环10min。观察两组预冲方法发生FU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预冲方法发生FUS情况,甲组共发生22次,发生率0.96%;乙组发共发生13例,发生率0.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乙组FUS发生率显著少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生理盐水及肝素冲洗透析器及管路,操作简便,同时可显著减少FUS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输液微泵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中经尿道逆行插管到肾盂输送生理氯化钠溶液(以下简称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可行性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手术开始先经尿道逆行插管,直达肾盂并固定逆行管于尿道外口.实验组病例使用输液管接头一端连接尿道外口上逆行固定管,输液管接头另一端连接输液延长管再连接60 ml冲洗液注射器.连接完毕,将60ml冲洗液注射器安装在输液微泵并按需要随意调节流速.对照组病例采用人工操作方法手拿60ml注射器抽吸50 ml冲洗液,通过尿道外口逆行固定管接口,反复抽吸推注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结果 在经尿道逆行插管输送冲洗液冲洗肾脏手术创面实验组手术创面最清晰,而对照组手术创面清晰度一般,所以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输液微泵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中经尿道逆行插管逆行输送冲洗液到肾脏手术创面冲洗有流量大、流速快、创面清晰度高、压力大,并且具有可调控性自动性机械运动,是较为理想、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