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种手术室内镜灭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方便、合格、能延长内镜寿命的灭菌方法.方法 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法消毒内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灭菌方法均达到灭菌要求;内镜采用戊二醛浸泡法灭菌每次需要10 h,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每次需要55 min;灭菌相关器械损耗率分别为戊二醛浸泡法0.17%,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剂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戊二醛浸泡法3.23%,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内镜,灭菌周期短,质量可靠,对内镜损伤小,对人和环境无害,是内镜首选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36+138-136,138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方法的改进与效果。方法回顾观察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法设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改进引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设为观察组。结果手术器械在两种方法清洗前与清洗后比较细菌计数均有明显减少。但两组清洁率对比差异甚微,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种消毒灭菌法均可以达到灭菌效果,但是观察组改进后引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所用时间55min明显小于对照组(10h),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消毒灭菌可作为腔镜手术器械首选的方法,不但灭菌效果显著、效率较高,安全可靠,器械受损程度减小,使环境、人体损伤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凯斯普)在手术室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1500例内窥镜手术用器械进行合理的清洁、干燥、打包和灭菌.结果 全部器械合格,未发生1例因器械消毒缺陷而引发的感染.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是一种安全、环保、简便、快速的方法,能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腔镜器械的消毒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利于管理,大大提高了微创手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腔镜手术器械为精密不耐高温、高压的贵重器械,选择一种对手术器械损伤小、消毒效果好的方法,一直是广大医护人员探讨的问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9年6-9月,腔镜手术45台,器械灭菌用戊二醛熏箱消毒法。2009年9-12月,腔镜手术45台,器械灭菌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  相似文献   

5.
李冬梅  胡菊梅 《药物与人》2014,(12):227-22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灭菌在灭菌工作护理的配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消毒供应中心88件相同的术后腔镜手术器械,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4件,标记为M 组、N 组,M 组44件予以过氧化氢灭菌器对其进行消毒灭菌,N 组44件予以戊二醛浸泡对其进行消毒灭菌,比较其两者效果及使用过程对医务人员不良反应.结果:M 组使用过氧化氢灭菌器进行灭菌的灭菌效率90.90%,优于N 组;N 组1例黏膜灼伤,伤口延迟愈合,M 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过氧化氢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果安全可靠,配合严密护理应用,术后无伤口感染,缩短连台手术时间,器械损伤小;避免了医务人员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骨科手术器械进行快速灭菌。方法对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法进行了骨科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比较。结果不耐热骨科手术器械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法进行消毒每次需要12 h;戊二醛浸泡灭菌每次需要10 h;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消毒每次需要55 min。结论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适用于手术室不耐热器械的快速灭菌,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包犁  吴淑华 《医疗装备》2007,20(11):62-62
近几年来,我院腔镜手术所占比例逐年增长,腔镜手术量的与日俱增,腔镜器械使用率大幅增长。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灭菌手段,供需矛盾突出,传统的灭菌方法甲醛熏蒸已不符合现代消毒技术规范。戊二醛浸泡灭菌时间长达十小时,也不能满足手术的需求。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设备灭菌时间短,效果好,但价格昂贵。汇日WAYMIN-2000灭菌器的引进为我院腔镜器械的灭菌提供了保障。现将管理流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肯牌LK/MJQ-10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简称为灭菌器)在腔镜器械应用中所获得的灭菌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医院所使用的腔镜器械64件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其所采用的灭菌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对比组有腔镜器械32件,所采用的灭菌方式为浓度为2%的碱性戊二醛化学浸泡法,实验组有腔镜器械32件,所采用的灭菌方式为灭菌器灭菌。结果:实验组腔镜器械灭菌合格率较高,故障率明显较低,灭菌时间较短且灭菌有效时间相对较长,与对比组腔镜器械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灭菌前两组腔镜器械菌落数量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腔镜器械灭菌后菌落数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腔镜器械,P<0.05。结论:老肯牌LK/MJQ-100型灭菌器属于腔镜器械的一种理想灭菌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波加酶清洗联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在手术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3月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500件污染硬式手术内镜器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0件。在器械清消中,对照组先手工清洗后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观察组用含酶清洗剂浸泡5min后使用超声清洗机对器械清洗10min,再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采用目测法、残留蛋白检测法、咽拭子法测定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经目测法检测可知,观察组内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残留蛋白检测法测定可知,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咽拭子法检测显示,两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加酶清洗联合低温灭菌清洗消毒手术内镜器械,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获得良好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的优效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方法:改进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和流程,重点针对腔镜器械灭菌环节分别采用以下二种方法进行比较.A组60例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STERRAD100S进行灭菌,时间1h,灭菌后有效时间90d,B组60例使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灭菌10h,灭菌后有效时间1d.结果:2组比较P<0.01.灭菌所需时间A组比B组明显缩短,而灭菌后有效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组灭菌方法不仅快速,而且灭菌有效时间长,便于储存,值得推广.是提高灭菌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效、安全、快速、经济实用的内镜灭菌方式,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方法 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灭菌法、2.0%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法、戊二醛气体熏蒸灭菌法进行内镜器械消毒,并对4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4种灭菌方法均达到无菌要求,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为55 min,保存期3~6个月;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灭菌时间30 min,保存期4 h;戊二醛气体.熏蒸柜,灭菌时间155 min,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时间10 h,两者保存期均为4h.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过氧乙酸医用无菌器,两种方式均对内镜损伤小、周期短,对人及环境无害,是内镜灭菌的首选方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适用于平诊手术或多台连台手术,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适用于单台或急诊手术,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器械的循环周转率,满足临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淑真  韦敏 《现代保健》2013,(20):55-56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随机选取80个灭菌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个灭菌包,标记为A组、B组。A组40个灭菌包给予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B组40个灭菌包给予传统低温灭菌器处理,比较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与传统低温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结果:A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效率为95.0%,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灭菌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物品可长期保持无菌,安全有效,多种精密、贵重且不耐高温的器械和物品顺利地应用于手术,对手术的安全性和预防院内感染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绝育妇女随机分成三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C组为对照组,即单独使用丙泊酚。观察比较三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术前、术中3min收缩压及心率差异。结果A、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丙泊酚总量少于C组(p<0.05),B组术前与术中3min的BP和HR变化小,而A、C组的BP和HR变化较明显(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氯胺酮用于腹式输卵管绝育术都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但复合氯胺酮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乐葆复合PCEA的多模式镇痛应用于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采用西乐葆复合PCEA多模式镇痛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0例单纯采用PCEA镇痛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VAS评分、不良反应、睡眠、满意度和慢性疼痛。结果观察组VAS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观察组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西乐葆复合PCEA的多模式镇痛,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率以及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普及了计划免疫知识,明显提高了计划免疫率及对计划免疫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李礼  陈阳 《医疗保健器具》2014,(9):1193-1194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乎吸道感染预防及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1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老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和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纽基于对照纽之上予以保儿宁颗粒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79.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6%,对照组为82.8%,观察纽蒙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反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儿宁颗粒防治小儿反童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肠息肉内镜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间行肠息肉内镜术患者8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术前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天数、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息肉内镜术患者应用护理临床路径,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AECOPD患者50例,根据用药依据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由临床医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根据PCT水平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PCT水平的变化,治疗有效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0%(22/25)高于对照组80.0%(20/2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7 d和10 d时,观察组PCT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产生的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PCT表达明显升高,且监测PCT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严春亚  黄晨燕  陈惠  王雪梅 《职业与健康》2013,(22):3052-3053,3056
目的探讨纽曼自护理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月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纽曼自护理论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和肺功能)和睡眠质量(PSQI)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PaO:和PaCO2分别为(8.52±1.47)和(5.76±1.23)kPa,明显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的(7.12±1.25)和(6.72±1.21)kPa(P〈0.05)。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6.44±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1.52)分(P〈0.05)。结论纽曼自护理论护理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