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RFID技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及RFID标签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口令认证可证安全的RFID通信安全协议--pRPAP.为求从根本上解决RFID技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为RFID系统建立通信安全模型.从形式化论证的角度出发,基于随机预言模型,使用形式化描述方式,系统地建立了RFID通信安全型.该模型包括RFID系统模型,RFID系统的攻击模型以及RFID通信安全协议的安全目标模型.并在该模型下,证明了pRPAP的安全性.证明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口令认证可证安全的RFID通信安全协议能够有效地解决RFID技术的安全问题.此外,本文所建立的RFID通信安全模型还有助于指导pRPAP协议各项参数的选择,以便建立适合不同安全等级要求的RFID通信安全协议.RFID通信安全模型的建立,也有助于对RFID通信安全协议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应用将无处不在.针对RFID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几个基于Hash函数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优缺点,比较了各自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个基于Hash函数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引入标签ID动态更新机制,并设计了自同步解决方案,该协议具有防跟踪、不可分辨性、抗重放攻击、哄骗攻击、去同步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较好地解决了RFID的安全隐患问题,特别适合于低成本、低计算量、大规模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的发展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基于密钥阵列的RFID认证协议解决了传统RFID认证协议在多实体环境中存在的内部攻击问题,但基于交换实体身份信息的认证方式存在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多实体RFID认证协议(MERAP)。该协议采用分布式密钥阵列抵御内部攻击,利用零知识证明方案实现双向认证时敏感身份信息零泄露。性能分析结果显示,MERAP协议在维持一定复杂度和标签成本的基础上,可抵抗包括重传、跟踪、拒绝服务和篡改等多种外部攻击和内部攻击。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RFID认证协议通常难以适应移动RFID系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Edwards曲线的适用于移动RFID系统的安全认证协议,协议采用Edwards曲线提高了其防侧信道攻击的能力,并应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实现安全认证。进一步采用可证明安全方法给出了标签和阅读器不可跟踪隐私的安全性证明,通过安全性分析指出协议能更有效抵抗已有各种攻击。与现有的结构类似RFID认证协议相比,该协议扩展性更好,安全性和性能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射频识别(RFID)领域中的安全认证协议和多标签防碰撞算法两个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码分多址防碰撞算法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协议支持密钥的动态更新并引入标志位机制选择备用密钥来抵御数据库同步攻击,同时结合码分多址技术,应用重传随机数进行扩频码的选择,实现一次重传解决多标签识别中因数据碰撞造成的标签不识别的问题。首先,描述协议的流程及防碰撞原理;其次,应用SVO逻辑对认证协议的正确性进行证明;最后,对应用该认证协议的系统吞吐效率进行数值分析,分析表明其吞吐效率高于传统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无线射频识别认证协议面临的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动态密钥安全更新和去同步化攻击问题,提出一种可动态更新共享密钥的移动RFID双向认证协议.协议基于Hash密码机制,利用随机数同时进行密钥安全更新和身份认证,并采用对分表存储的当前和历史共享密钥进行动态添加和删除的方法,保留最后一次合法认证后的一致共享密钥.安全性能分析与效率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实现动态密钥安全更新和身份认证、能够在遭受去同步化攻击后保证密钥同步,且具有较强的计算和存储性能.通过和同类RFID认证协议比较,协议弥补了同类RFID协议存在的不足,适用于被动式标签数量庞大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种具有阅读器匿名功能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频识别(RFID)的应用中,安全问题特别是用户隐私问题正日益凸显。因此,(用户)标签信息的隐私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RFID系统中,标签的隐私保护不仅是对外部攻击者,也应该包括阅读器。而现有许多文献提出的认证协议的安全仅针对外部攻击者,甚至在外部攻击者的不同攻击方法下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该文提出两个标签对阅读器匿名的认证协议:列表式RFID认证协议和密钥更新式RFID认证协议。这两个协议保证了阅读器对标签认证时,标签的信息不仅对外部攻击者是安全的而且对阅读器也保持匿名和不可追踪。相较于Armknecht等人提出的对阅读器匿名和不可追踪的认证协议,该文所提的协议不再需要增加第三方帮助来完成认证。并且密钥更新式RFID匿名认证协议还保证了撤销后的标签对阅读器也是匿名性和不可追踪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成本标签不能兼顾安全性的问题,在研究现有安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加密密值更新的RFID(射频识别)安全协议。在性能方面,该协议即吸取分布式RFID询问应答认证协议的安全技术优势,又改善了算法复杂度。经分析认证,标签能满足低成本的要求,在信息保护、抵抗攻击上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RFID标签信息安全传输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射频识别(RFID)标签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标签信息安全传输与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对RFID标签信息安全传输的协议,该协议能够实现后端数据管理系统对读写器和标签的认证,以及实现密钥的分发,实现标签数据的安全传输。然后采用形式化分析的方法,对该协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具有的安全属性、抗攻击属性以及其他属性。最后对该协议与传统基于Hash机制的多种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认为,该协议具有比传统基于Hash机制的协议具有更多的安全属性和抗攻击属性,同时具有适度的运算量,能够满足现有很多场合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强口令认证协议的组合攻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小龙  杨义先 《电子学报》2003,31(7):1043-1045
基于强口令的身份认证机制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IEICE上新近提出的一个优化强口令身份认证协议OSPA(Optimal Strong-Password Authentication)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本文首次提出的组合攻击方法对其进行了有效攻击.攻击结果表明该协议对凭证被窃问题、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物联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和分析物联网以及RFID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这些内容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针对关于RFID的攻击手段,分别介绍基于物理机制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密码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RFID系统对安全隐私方面的需求,并改善原有安全协议中的缺陷,提出一个基于时间戳的挑战——应答模式的双向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手机令牌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刘建伟 《通信技术》2009,42(1):253-255
随着无线网络的日益完善,通过手机无线接入Internet的用户不断增加,因此解决无线接入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极为重要。动态12令已经成为认证机制新的发展趋势,它提供了比传统静态口令更高的安全性。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动态口令认证协议,并根据此协议设计了一个基于手机令牌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论述了系统的组成、认证过程,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性高、适用面广、使用方便、系统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RFID系统中有限的标签芯片资源,导致数据与信息的安全成为RFID系统的重要问题之一,散列函数的单向性为RFID的识别和认证提供了一种既可靠又有效的途径.在分析了现有几种典型散列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散列函数的安全认证协议.本协议旨在解决手持式、无线连接的RFID阅读器与标签、服务器间的识别,利用散列函数实现服务器、阅读器以及电子标签三者之间的相互认证.经过安全性与性能的分析,新协议在采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和较低的运算开销的情况下,可抵抗已知的大多数攻击,有效地保证了RFID系统中数据和隐私的安全,实现了终端与服务器间的双向认证和匿名认证,非常适合于在大型分布式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兴  韩冬  曹光辉  贾旭 《通信学报》2015,36(Z1):65-74
物联网中RFID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RFID系统的安全性却存在着很大隐患。在RFID系统中标签与读写器间的通信信道是最易受到攻击,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得不到保障,因而需要加强RFID系统通信的安全机制。考虑到RFID系统的硬件条件与成本限制,需要建立一个适合RFID系统的安全认证协议,来解决在RFID系统中信息传输所遇到的安全问题。PRESENT算法是轻量级的分组加密算法,将PRESENT结合到RFID系统的安全认证协议中,形成了新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PRSA(PRESENT based RFID security authentication)。此协议可以增强RFID系统的安全性而又不会占用过多的硬件资源,从而能够适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的通信安全。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s a new vision of the future technological ubiquity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which becomes the mapping from the real world to the digital on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is a key enabler of the future IoT and it has a great economical potential. However, the RFID system uses of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tags can drastically threaten the security of applications.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RFID technology, its security problems become the hot topic in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fields. Aiming at the RFID network's security problems, we propose a novel P2P based RFID network architecture (P2P-RFID), and analyze the security problems in this kind of network. And a feasible and scalable protocol to guarantee P2P-RFID network security is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protocol uses P2P storage technology together with the utilizing of asymmetric encryption algorithm (RSA) based authentication. An analysis proves that the presented protocol is secure. Moreover, the protocol authentication does not require a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CA) database, which avoids the single-point bottleneck.  相似文献   

16.
RFID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门禁、运输系统、目标跟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RFID系统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和完善相关安全机制及安全认证协议对保护RFID系统来说仍然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对RFID系统结构的分析,总结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介绍了RFID安全策略,主要是几种常见物理安全机制和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讲述了一种混合加密安全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通过密钥更新和工作负荷转移改进混合加密安全模型的方法,增强了混合加密模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改进后协议的分析可知,该协议能够抵抗重传、跟踪等常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种适用于RFID读写器的加密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适用于RFID读卡器的XXTEA算法,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来的分组TEA相比,XXTEA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快的运行速度和较小的负载等特点。针对Mifare1智能卡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设计了一种基于XXTEA算法的Mifare1智能卡安全通信方案,通过密码动态变换及存取数据加密的方法来降低RFID通信数据被盗取的可能性,并采用MFRC500芯片在RFID读写器中实现了这一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18.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s a wireless technology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to minimize the complexity of everyday life. However, it opens a large number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that require to be addressed before its successful deployment. Many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are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to address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and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lightweight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such as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PRNGs), or bitwise logical operations. However, the existing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suffer from security weaknesses, and cannot solve most of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blems. A new solution is necessary to address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three-pass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TPMAP) for low-cost RFID tags is proposed to offer an adequate security level for RFID systems. The proposed ITPMAP protocol uses one PRNG on the tag side and heavy-weighted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i.e., digital signature and password-based encryption schemes) on the back-end server side instead of lightweight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to address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The ITPMAP protocol is secure against various attacks such as cloning, spoofing, replay, and desynchronization attacks. Furthermore, as a proof of concept, the ITPMAP protocol is adopted to propose the design of three real-life RFID systems; namely: Signing and Verification of Gradu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issuing and verification of e-ticketing system,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prepaid card system.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ITPMAP protocol and systems. Java language is us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systems. In addition, the “Mifare Classic” tags and readers are used as RFID apparatuses for the propos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由于标签强大的追踪能力,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与安全相关的各个领域,从而对安全功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针对轻量级RFID标签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对现有的认证协议潜在的危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密码的认证协议。在此安全协议中,标签和阅读器之间进行多次的双向认证,可以确保通信双方的合法性;并充分考虑了在实际应用中,标签的低成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