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企业法律保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玲 《现代法学》2004,26(2):133-137
民营企业是与国有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类型 ,是民间主体经营除国家投资、国家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形式 ,包括国有国营企业外的其他公有民营企业、私有民营企业和公私混合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对民营企业进行平等的法律保护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然而 ,是否需要对民营企业进行专门的立法 ,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就目前我国的立法状况而言 ,民营企业的法律保障应立足于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正、补充、整合和协调 ,不宜制定专门的民营企业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2.
蔡煜 《中国公证》2003,(5):25-28
苏联的公证法律规范曾经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公证法规的重要立法参考资料.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公证法律规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黄忠阳 《法制与社会》2012,(14):130-131
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到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一度彰显着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使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绽放出巨大的真理光芒。然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又一度使社会主义陷入低谷。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而这种深刻的教训,启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联东欧剧变后,由原9个社会主义国家变成的29个非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先后颁布的29部新宪法既吸取了社会主义时期宪法的教训,又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经验,它们是当代宪法典的重要类型和典型代表。这些宪法典的制定至少体现了当代宪法典制定的三大特点:强调公民的直接参与;注重世界人权公约的借鉴;重视宪法法院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者不仅在企业范围内,而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了,从而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结合成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统一整体,因而也就有可能由国家统筹兼顾地制定出统一的计划来组织、管理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管  相似文献   

6.
从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律师制度,无论从立法上、组织建设上、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律师工作的重点,逐渐从法庭转向企业和组织,这种趋势,日渐增长。苏联现有近两万名律师,其中受过高等法律教育的占96%。在他们中间为企业和组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后简称国营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冲破了以往人们认为破产法姓“资”,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法律制度,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的观点,第一次在我国这个长期以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国土上试行,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立法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法作为法律部门的独立性苏联创立了广泛的经济立法,它全面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中形成的关系,规定国家经济机关的组织和活动问题.它规定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法律地位(关于国民经济委员会、经济部、国家委员会的规则),国家的社会主义企业和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托拉斯条例、区拖拉机站条例;关于扩大企业经理权限的决议.)管理经济活动的程序规定在关于计划化、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供给、经济合同、国民经济中的信贷、结算和银行监督的规范法令中.为  相似文献   

9.
<正> 一、企业法律顾问应当制度化、系统化。企业设立自己的法律顾问机构,是一项长远的制度建设。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公司)普遍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大型企业中早已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得更早。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大中型企业中设置法律顾问机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邵沙平 《中外法学》1988,(6):31-34,28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刑法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是国家间刑事司法协助的加强。其中,欧洲理事会成员国间和东欧诸国间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又以共不同的格局而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在东欧诸国间,尤以苏联模式影响最大。在苏联,没有专门的国内立法来调整刑事司法协助,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立法制度虽然东欧的人民共和国属于社会主义立法制度的大家庭,但它们并没有生搬硬套苏联的立法。这些国家的许多立法制度,在民法传统基础方面比沙皇俄国要牢固得多。受过训练的民法职业律师的力量一直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苏联新建立的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作为苏联国家权力的常设立法、发布命令和监督机关,根据经过修改和补充的苏联宪法(根本法)(苏联最高苏维埃1988年11月1日通过)所规定的职权,制定并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社会团体法》(以下简称社团法)。这项法律经苏联总统公布,已正式生效了。兹就社团法的主要内容评介于后。  相似文献   

13.
苏联是世界上进行自然保护立法较早的国家。从一九一七年苏维埃政权建立至今,七十多年来,苏联颁布了大量的自然保护的法律和法规。自然保护法已经成为苏联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自然保护立法体系也已初步形成。本文拟就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产生、发展及立法体系作一简要评价。一、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产生及其发展苏联自然保护立法始于苏维埃国家成立的初期。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加下,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就制定和通过了一批旨在保护土地、地下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和自然遗迹的法律文件。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土地法令》。《土地法令》乃是苏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安全领域立法明显加快,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正在形成。从立法指导思想、调整对象、对国家机构职权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立法表达技术、法律作用定位等方面来看,《国家安全法》具有该法律领域基本法律的属性,是国家安全法律领域的基本法。由于立法需求急迫同时立法条件不足,该规范性法律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好该法律与宪法以及相关基本法律文件的关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该法提升制定为基本法律,应是合理的法律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本着经济立法是对客观经济规律正确反映的指导思想,在对外国有关内外资企业立法体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立法,以及 WTO 规则的考察的基础上,制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国营企业真正成为法人,是我国法制建设中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尽管建国以来法学界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一些单行法规中对企业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有所规定,一九八一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也明确地把法人写入条文,但是总的说来,对法人在法律上还没有统一的全面的规定,对国营企业的法人地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更谈不到实行法人制度,维护国营企业的法人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思想上、理论上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是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漆多俊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在西方国家,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并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制定这种法律。我...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少瑜 《法学研究》2000,(5):153-160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 :“加强立法工作 ,提高立法质量 ,到 2 0 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是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重视法制建设 ,加强立法工作 ,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经济方面的法规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和 1993年党中央提出“本世纪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后 ,党中央更加明确地提出的立法目标和立法指导思想。为了加深认识 ,开阔思路 ,并进而推动国家有关部门作好立法规划和计划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邓…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经济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理论界就国营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利弊得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外商投资企业在股份制试点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就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性质而言,实行股份制的条件比国营企业更为成熟。股份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但应看到,股份制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它所产生和发展的那种经济环境的特点,以致于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在采用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在实行股份制的国营企业里,怎样确保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改革是一场自觉的革命活动。这种自觉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由国家制定经济法规以指导和保障改革的进行。今年四月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就是指导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法规。《试行办法》调整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在分配国营企业利润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财政、税务、财务管理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密切结合现时经济改革深入研究并积极宣传经济法规,这是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