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引进,消化,吸收“KAB创业教育”,采用本土案例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模式。本研究报告是江西省教育厅2009年批准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模式构建与开发---创业教育培训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09—47—5)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子类课程在教学过程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状况,教育技术专业中电子技术基础属于跨学科课程,在电子类课程中应用教育技术主干课程所学的技术和技能一方面促使电子类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另一方面力图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提供平台。本文将教育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来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作为一门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融入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中,是现代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设置须在师资队伍构建、课程分类、内容安排、学分规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东伟 《魅力中国》2010,(34):311-312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材和学生事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利南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徐晓娟 《老区建设》2009,(16):59-60
人们现有的狭窄的知识体系,已经满足不了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直到网络的出现,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终身学习的机会。文章阐述了网络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践“教与学”,并建立网络课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电子类课程在教学过程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状况,教育技术专业中电子技术基础属于跨学科课程,在电子类课程中应用教育技术主干课程所学的技术和技能一方面促使电子类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另一方面力图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提供平台。本文将教育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来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贫二代”是一个新的社会名词,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群体,也是职业院校中数量较大的学生队伍。他们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各方面的原因,心理问题比其他学生严重。因而,了解职业院校中“贫二代”的心理特征,对他们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职业院校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喜平 《黑河学刊》2009,(3):113-114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学生厌学的成因较为复杂,除学生自身素质外,还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适应等原因。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可有助于克服学生厌学现象,应注意培养“双师”型教师、修订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完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9.
党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从“党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党建+课程思政”模式的实践价值、可行路径及其保障体系,以期解决传统外语专业教育中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问题,为课程思政改革与高校党建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肖姗 《魅力中国》2014,(6):264-264
文章在对“和乐教育”思想阐释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提出“和乐教育”思想融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发展人才战略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的纵深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方式,而且为教育提供了最佳的途径。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原动力,是发展知识经济主体动力因素中的核心环节,提出“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全省教育系统正确贯彻信息化管理理念,信息化常规技术现代化,现代技术常规化.使之交融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永恒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2.
冉光海 《魅力中国》2010,(10):191-191
数学教育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本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为数学“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舞台”。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教改层面的行动研究堪称空白。由于办学自主权等原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限于局部,相对滞后。我国职业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超越理念认知的课程层面切入必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属性。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的技术技能型职教文化的重塑实践路径具有创新精神,其基本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彤 《黑河学刊》2002,(2):76-77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兴教育模式。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因此,21世纪无疑是现代远程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地位和现状随着“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思想被世界各国广泛地接受,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最为关注的教育形式,国际上一些教育家预言:“将来的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世界”,“一所传统高校如果没…  相似文献   

15.
金威  邵晖 《黑河学刊》2010,(1):99-100
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标,以期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向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深刻影响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空间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活动。利用空间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空间教学有利于学生“再学习”、“反复学习”、“补遗学习”、“深化学习。文章主要通过分享在专业课程中实践经验,来阐述空间教学给教育教学带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为实践理想而努力奋头的有效载体。本篇搞录部分优秀“中国梦”获奖征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探讨和解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应有效地与课程进行整合、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注重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加强对教挚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数智化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课程的改革,会计类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进入了智能会计时代。文章基于会计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展开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包含“课程基础”“课程支撑”“课程教学”“课程成果”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数智时代会计类一流本科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文章为数智时代会计类一流本科课程等级评定标准提供了依据,为应用型高校会计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董蓓 《理论观察》2023,(5):72-75
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系统课程体系对现代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形成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展开论述,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实践方法,以期与更多教育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