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也建议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1].新课标的实验教材在广东已推行了一年多,这一理念有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曾观摩的一节公开课,运用数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本文对一个错排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指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上述理念,不仅要在新课教学中体现,而且在高三复习课中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相似文献   

4.
王新 《中学数学》2021,(4):78-79
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素养发展的关键.当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上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总是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缺乏自主预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提问的能力等.因此,教师要以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习变成一次自发的建构.一、创设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换言之,自主学习首先就要求能自己发现问题.数学学习不是重复地做大量的题目,不是简单地听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数学学习首要的就是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进而引发思维的参与.教师要设置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本质的揭示,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要在实际的“数学体验”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中来达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进行数学探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提出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创造的研究过程,形成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也是数学文化的根源.离开了数学思想,教师教学会茫然无序,学生学习会变得举步维艰.作为高中阶段四大数学思想之一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热点.笔者就“方程的有解”与“简单的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及有解问题这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方程有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勇兵 《数学通报》2005,44(12):11-13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仍然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家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一种学习能力,近年的高考试卷中,也适当加入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对于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标准》指出,“教师应善于利用具有探究性或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教学,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处处留心,深入钻研数学问题,提炼数学问题中可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红升 《数学通报》2007,46(6):31-33
数字是人类生活的工具,但我国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仍未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考试”轻“实践应用”.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强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把研究性学习又提到了新的高度.为此我和本校的教师一起承担了宁波市基础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相似文献   

12.
1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新课标》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追求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合作性学习中学生相互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定位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即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这样决定了“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本目标的“学科体系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将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以“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改进为结合“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那么,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必须随着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本文将探讨数学合作性学习中学生相互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及实施相互评价应注意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意在创造有利条件,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类比推理正是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猜测和发现结论,而且常能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数学家欧拉说过:“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能合理地运用“类比”,对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再创造""发现法"与"启发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青年教师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高中)后向作者提出一个问题:《课标》中为什么不提“启发式”教学了?这个问题促使作者对《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提法进行思考。作者认为《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1]P2)“教师要以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1]P111)总之,《课标》中提倡的是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发现法”的教学过程。于是有人就问“再创造”,“发现法”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异同?下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想要学”,而要想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就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情感的培养,也就是说当学生带着”好奇”、”自愿”、”主动”的情感去学习时,  相似文献   

18.
罗国彬 《数学通讯》2004,(10M):10-12
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目前使用的高中实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给出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总共只有五个,并且主要是反映在实际应用上.显然,其涉及面是太狭小了点.如何根据教材要求来选定某些探究性学习课题,从而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课题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学习”是日本在“问题解决”的影响下,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并于1989年作为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写进了中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中国的数学教学大纲).现在“课题学习”几乎成为日本中学数学教育的主流,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根据日本数学教育学会和教育课程研究委员会对全国教师的调查表明:赞成“课题学习”的约占90%.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运用“问题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探究向纵深推进,支持教师教授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