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报告美国儿童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的血清学应答的比较。作者将2月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OPV(每剂0.5ml,含有Ⅰ型800,000TCID_(50)、Ⅱ型100,000 TCID_(50)和Ⅲ型500,000  相似文献   

2.
1980年11月~1983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对1114名6~13周龄的婴儿进行疫苗试服,观察他们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及强效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的血清学应答。将婴儿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口服OPV,剂量为Ⅰ型8×10~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_(50)),Ⅱ型10~5TCID_(50),Ⅲ型5×10~5TCID_(50)。第2组接种法国生产的强效IPV(IPV A),Ⅰ型D抗原含量为24~38,Ⅱ型为3.6~6.5,Ⅲ型为28~36。第3组接种加拿大生产的强效IPV(IPV B),Ⅰ型含D抗  相似文献   

3.
受试者为1685名婴儿,随机分为3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组:出生、6、10、14周龄时各服用一次OPV;OPV和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联合免疫组:出生时用OPV,6、10、14周龄时合用IPV和OPV;IPV组:出生时间安慰剂,6、10、14周龄时用IPV.每剂三价OPV含1、2和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量分别为:10~6、10~5和10~(5.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_(50)),每剂IPV1、2和3型病毒含量分别为:40、8、32D抗原单位.收集14和24周龄的指血和静脉血1ml,以测定中和抗体滴度,收集脐带血样以测定母体抗体水平.血样一式三份,用改良的微量中和试验测定抗各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滴度.24周龄时用10~6TCID_(50).剂量的Ⅰ型单价OPV进行攻击,接种后粪便样本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作Sabin株特异性探针检查.  相似文献   

4.
此项研究旨在评估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P( DTa P)、乙型肝炎疫苗 ( HB)和新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IPV)组成的五联疫苗( DTa P HB IPV)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并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OPV)或 IPV加DTa P HB四联疫苗的接种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将 4 0 0名婴儿随机分成 4组 ,每组1 0 0人 ,分别在 2、4、6月龄进行 3次免疫接种。A组 ,接种 3剂 DTa P HB IPV;B组 ,在 2和 4月龄时接种 DTa P HB IPV,6月龄时接种 DTa P HB+ OPV;C组 ,接种 3剂DTa P HB+ IPOL(已批准的 IPV) ;D组。接种 3剂 OPV+ DTa P+ HB。每…  相似文献   

5.
作者把295名婴儿随机分成三组。甲组2、4、6月龄用双腔注射器接种DTP/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15月龄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乙组2、4月龄接种DTP/IPV,6及15月龄接种OPV;丙组2、4、6月龄接种DTP/IPV,6月龄男加OPV,15月龄接种OPV。三组於2、4及15月龄各同时接种b型流感杆菌和乙型肝炎联合疫苗(Hib/HepB)0.5ml,15月龄时各组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泰国2、4和6月龄婴儿中使用RRV-TV疫苗与OPV或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进行联合免疫,每次接种后,检测对轮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应答.另外,为了确保足够的免疫接种,所有婴儿在9月龄时再接种1剂OPV.研究共分3组,110人只接受OPV;110人接受RRV-TV疫苗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 OPV) ,尤其是 3型病毒疫苗 ,在婴儿中的免疫原性低于发达国家。在阿曼 ,作者把 1 0 2 5名 9月龄婴儿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IPV)、美国生产的三价OPV、欧洲生产的三价 OPV或单价 3型OPV的补种 ;这些婴儿曾接受过 5剂 OPV。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 7和 30天采血。  结果表明 ,IPV组的 1、2、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中位滴度在第 7天已达最高水平 ,表明二次免疫应答已出现 ,至 30天仍处于最高水平 (≥ 1∶ 1 44 8)。单价 3型 OPV组的各型抗体滴度都下降。而两个三价 O…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诱生全身免疫而不是局部(肠道)免疫。一些早期研究表明,IPV免疫者粪便排毒数量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为明确IPV是否诱生肠道免疫,作者用猴作了试验。接种前16只猴子的血清中和抗体均为阴性(抗体水平<1∶2)。IPV中Ⅰ、Ⅱ和Ⅲ型病毒分别为20、2和4D抗原单位。每只猴子肌肉注射3针疫苗,每次间隔1个月,首次接种前和第3次接种后1个月采血检测Ⅰ型病毒抗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乙型肝炎(HB)疫苗与DTP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同时接种的利弊,作者对626名婴儿于0、2、6月龄时各接种重组HB疫苗5μg,2、4、6月龄时加用DTP(不同部位注射),并口服 OPV(Ⅰ组)。与此同时,对731名健康婴儿于2、4、6月龄仅免疫DTP和OPV,不接种HB疫苗作为对照(Ⅱ组)。末次免疫后40和60天,Ⅰ组和Ⅱ组各采集到590和329名幼儿的血标本,进行抗-HBs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山西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接种率及效果。方法通过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调查接种率、补充免疫接种率、历年人群OP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对全省的OPV免疫接种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山西省2006—2012年<12月龄OPV第3剂次(OPV3)报告接种率为99.72%,48月龄OPV报告接种率为99.58%;以当年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和含麻类疫苗实种人数估算OPV接种率分别为97.24%和101.22%;调查接种率为98.21%;补充免疫接种率一轮和二轮分别为98.39%和98.49%;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Ⅰ、Ⅱ、Ⅲ型分别为96.69%、96.10%、96.69%。结论山西省OPV接种率和健康人群中脊灰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发现 ,b型流感杆菌 ( Hib)疫苗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DTP( DTa P)混合接种会使抗 Hib的免疫应答水平下降 ,偶尔也发生不明显的抗体间相互干扰。为更进一步了解这种干扰作用 ,作者选择了 356名健康婴儿 ,分别在 2、4月龄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OPV)或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IPV)和乙型肝炎疫苗。其中 2 4 6名婴儿于 2、4和 6月龄接种 DTa P/ Hib荚膜多糖 ( PRP)破伤风( T)结合疫苗 ( DTa P/ PRP T)。另外 1 1 0名婴儿则被分成两组 ,一组于 2、4月龄接种DTa P/ PRP T,6月龄同时分开接种 DTa P和 PRP T;另一组于 2月…  相似文献   

12.
常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中的Ⅰ、Ⅱ和Ⅲ型病毒含量分别为20、2和4D抗原单位.初次免疫需接种3剂疫苗,且至少间隔4周.作者制备了Ⅰ、Ⅱ和Ⅲ型病毒含量分别为40、8和32D抗原单位的新疫苗,免疫次数减为2次.本文报道了新疫苗的免疫效果.作者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0.5ml)和DTP(0.5ml)装在同一注射器的两个小格内,注射前将两者混合.每个婴儿接种2剂疫苗,  相似文献   

13.
1955年,美国首次应用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1955~1961年共接种4亿多剂疫苗,使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数从1954年的18,308例(11.4/10万)降至1961年的988例(0.5/10万)。1961年开始使用单价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1963年又广泛使用三价OPV,美国脊髓灰质炎发病率继续降低,IPV的使用量迅速减少到目前水平,即低于脊髓灰质炎疫苗总使用量的1%。目前,美国仅1家疫苗制造厂销售IPV,而且在过去的20年中,对现行产品的研究甚少。新近由制造商获得的资料证实,目前推荐的从2月龄开始接种4剂IPV的程序可在87~97%的1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于3~48月龄连续定期接种两次疫苗,可获得明显的效果.但对各年龄组抗体调查的结果表明,1975~1977年出生的儿童的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很低,Ⅲ型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因而提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现行的OP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范围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3剂以上OPV的免疫原性仍很低,尤其是I和Ⅲ型病毒。本文评估了影响OPV免疫原性的因素。 作者在巴西1395名新生儿和冈比亚1087名<6周龄的婴儿中进行了一项随机试验,试验采用4种配方的OPV:(1)I、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含量分别为10、1和3×10~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_50),即10:1:3(标准  相似文献   

16.
自从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问世并广泛使用以来,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发病率急剧下降。在美国,每年报道的麻痹性脊灰不到10例,且均为疫苗相关病例。相反,在不发达国家,由野毒株所致的麻痹性疾病仍成问题,部分原因是服用OPV后,血清阳转率低下。最近,增效IPV(EIPV)的使用促进了联合疫苗接种程序的发展,该程序可降低疫苗相关麻痹性脊灰的发生率,并保持良好的粘膜保护作用。最近的研究提示,使用两剂EIPV后,再服用两剂OPV,能提供极好的抗Ⅰ、Ⅱ和Ⅲ型脊灰病毒的全身和局部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在冈比亚、阿曼及泰国进行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和脊髓灰质 炎灭活疫苗(IPV)联合免疫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研究者在三个地区共观察了1685名婴儿,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1组在出生时、6、10、14周龄各接种1次OPV;第2组在出生时接种1次OPV,6、10、14周龄时各同时接种OPV和IPV;第3组在出生时接种安慰剂,6、10、14周龄时接种IPV.6、10、14周龄时,第1组还同时接种DTP,第2及第3组接种DTP-IPV联合疫苗.为了间接检测抗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粘膜保护作用,在24周龄时用10~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单价1型OPV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婴儿免疫次数的增加和新的联合疫苗的出现,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免疫接种方案在脊髓灰质炎消灭的最后阶段继续提供理想的脊髓灰质炎防御作用。  作者采用两种方案进行评价:对约2 0 0名婴儿在2、4、6个月时免疫OPV,每剂病毒含量不少于1型1 0 6TCID50 ,2型1 0 5TCID50和3型3×1 0 5TCID50 ;在此基础上,第一种方案是同时接种b型流感杆菌( Hib)、乙型肝炎( HB)、白喉、破伤风和全细胞百日咳( DTP)五价联合液体疫苗,第二种方案则同时接种分三次注射的已批准的疫苗( DTP、冻干Hib和…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预防婴幼儿白喉、破伤风和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程序规定在1岁半内完成.自改用简化的免疫程序后,能在8月龄前完成.为确定血清中的抗体持久性能否维持到入学前,作者从4~5岁入学前儿童中,选择95人作血清免疫学抗体测定.所有儿童除均口服Ⅰ、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OPV)疫苗外,有44人接受DT,48人接受DTP,余下3人则交替接种DT和DTP,其中58人  相似文献   

20.
作者比较了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效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EP)或两者联合免疫后,婴儿鼻咽部抗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颗粒蛋白、抗完整病毒和抗胰蛋白酶处理后的病毒抗原的分泌性抗体应答.研究对象为纽约某儿童医院接受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接种的4组婴儿.第1组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