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时间较短,现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企业育种研发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企业主导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201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再次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2.
提升江苏种企商业化育种能力的优势、瓶颈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种业发展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种业创新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企业科技创新、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种业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当前江苏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优势与阻碍发展的瓶颈,提出提高江苏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的建议与对策。良种推动了粮食增产;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2,(3):61-62
山东省政府出台意见提出,山东省将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种业企业,到2020年,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种子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起,四川省大豆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大豆种植黑马。就国内外育种发展比较、四川大豆育种情况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了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的机遇与现存的问题,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促进大豆商业化育种发展上,加强分工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建设领军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种子企业建设;保障大豆种业发展,健全种子售后服务体系4条对策。  相似文献   

5.
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再次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地位,是实现民族种业强国梦的基石,基于目前我国种业在商业化育种创新能力、良种繁育加工能力、技术服务及企业规模等方面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新形势下就加强商业化育种创新、标准种子加工、成果示范、售后服务、良种繁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3,(2):32-32
1.建立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种子企业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部于2014年立项实施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模式示范"项目。项目以种子企业牵头,由企业与科研单位和大学联合组成攻关团队,以品种为主线,围绕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和创新链设置研究任务,旨在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联合攻关,在培育一批突破  相似文献   

9.
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指导,对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为什么退出商业化育种、以及怎样退出和退出后干什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种业》2013,(Z1):68-68
近日,吉林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规划,力争到2020年实现四大突破。第一,形成现代科研育种的新体制、新机制。到2015年,完成科研单位与所办种子企业"事企脱钩",以"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步确立。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第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到年,获得一批自主创新的育种材料,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