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高压带电作业硬质绝缘工具爆炸事故的原因,并研究了该绝缘工具的击穿特性.认为表面和内部绝缘电老化效应导致绝缘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不断减小和电气强度逐渐降低,最终在正常运行电压下发生绝缘管内的闪络.空心绝缘管内由于大电流闪络放电产生的瞬态高温高压冲击作用,导致绝缘杆的突然爆炸.还分析了影响超高压硬质绝缘工具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的优点,对10kV级湿绕组电机进行了绝缘技术研究。通过绝缘结构设计和试验,确定了满足要求的引出线绝缘结构、绕组联接绝缘结构及中性点绝缘结构。该种电机绝缘所用主绝缘材料非云母材料,与电机绝缘技术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搭建了匝间绝缘试验平台,并在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工频电压下开展了植物绝缘油纸绝缘和矿物绝缘油纸绝缘的耐压试验。结果表明:在工频电压下,植物油纸绝缘的击穿电压高于矿物油纸绝缘;在操作冲击电压下,植物油纸绝缘的击穿电压略高于矿物油纸绝缘;在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植物油纸绝缘的击穿电压略低于矿物油纸绝缘。考虑到不同规格导线匝间绝缘的击穿电压存在差异,为指导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匝间绝缘设计,基于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法对矿物油纸匝间绝缘和植物油纸匝间绝缘的场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击穿电压下矿物油纸匝间绝缘的最大场强高于植物油纸匝间绝缘。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绝缘代替纯空气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柜,实现了空气绝缘开关柜的小型化。但其多种绝缘介质以及绝缘界面共存的复杂结构,对电场分布以及其绝缘能力的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中针对空气绝缘开关柜中的固封—手车式断路器触臂处复合绝缘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在各电气间隙情况下的绝缘能力进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电场仿真中的最大电场强度不能作为评判复合绝缘击穿的标准,复合绝缘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如小间隙、界面等处的电场大小对绝缘耐受能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研究结果为复合绝缘结构设计及仿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先泰  李天友  蔡金锭 《供用电》2010,27(6):54-57,77
介绍了利用中压配电网绝缘劣化过程中的瞬时性绝缘参数来评估线路绝缘状态的监测模式。建立了基于暂态信号的中压配电网绝缘监测模型,提出了线路绝缘劣化值的计算过程以及利用绝缘劣化指数监视线路绝缘状态的新方法。以福建省泉州电业局的实际故障数据为例对绝缘监测模型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时、有效地监测中压配电网的总体绝缘状态,并能在线路绝缘劣化到较严重的程度时发出警示信号。  相似文献   

6.
一种具有不平衡电流保护功能的电流互感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油纸绝缘结构击穿的过程,介绍了U型油纸绝缘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结构特点,设计了绝缘电流不平衡保护装置,该装置利用了油纸绝缘结构在击穿过程中末屏电流的变化得到不平衡电流信号,并把这一电流信号传送给在线监测设备,从而实现了电流互感器绝缘在线监测功能,为正立式油纸绝缘电流互感器绝缘贯穿性击穿的早期预防提供了可靠依据,弥补了电流互感器须定期检修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东方电机成功地引进了三菱公司400MW燃气轮发电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结合国内和公司实际情况,开发了满足三菱要求的定子铁心绝缘技术,工作场强最高的定子线棒绝缘技术,定子绕组固定绝缘技术和转子绝缘技术等,为我公司成功制造400MW燃气轮发电机和开发外冷汽轮发电机绝缘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400MW燃气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绝缘、定子线棒绝缘、定子绕组固定绝缘和转子绝缘以及相关的电气绝缘性能等.  相似文献   

8.
东方电机成功地引进了三菱公司400MW燃气轮发电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结合国内和公司实际情况,开发了满足三菱要求的定子铁心绝缘技术,工作场强最高的定子线棒绝缘技术,定子绕组固定绝缘技术和转子绝缘技术等,为我公司成功制造400MW燃气轮发电机和开发外冷汽轮发电机绝缘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400MW燃气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绝缘、定子线棒绝缘、定子绕组固定绝缘和转子绝缘以及相关的电气绝缘性能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直流系统绝缘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直流系统绝缘在线监测方法和检测装置.该方法采用监测主机与绝缘检测装置协调配合的模式,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构成的监测系统可以同时完成多个直流系统的绝缘监测任务.同时,主机根据预设判据进行实时绝缘故障报警和绝缘故障预警,实现了绝缘监测的远程化、智能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绝缘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因鸟粪跳闸,现采用绝缘护套增加线路绝缘以弥补其他防鸟措施的不足,但在绝缘护套进行试验时发现绝缘护套的粘接方式、安装距离对其绝缘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使绝缘护套的性能达到最优,通过试验分析了绝缘护套粘接方式和安装距离对绝缘护套绝缘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绝缘护套在粘接时应当在绝缘护套的凹槽和凸棱两侧都应当涂粘接剂,绝缘护套安装后裸露导体距离与可能出现鸟粪的距离最小应当大于60 cm;同时利用ANSYS对不同的粘接方式、不同长度的绝缘护套和安装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对现场安装方式和安装效果进行了分析,从现场运行效果来看,线路安装绝缘护套可以有效防止鸟粪闪络。通过以上分析,为绝缘护套在现场安装中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绝缘护套试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电缆终端内绝缘带溶胀导致的渗漏油问题,以退运充油终端内以及未使用的同型号绝缘带、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运行要求设计了相容性试验,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失重率、击穿电压等对比测试,分析了溶胀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测试结果表明硫化不充分会导致橡胶材料更容易与聚异丁烯绝缘油反应,绝缘带与绝缘油加速热老化后绝缘带质量、绝缘油击穿性能均有明显降低。使用该批次橡胶绝缘带的电缆终端投运后,浸泡在绝缘油中的绝缘带溶胀甚至软化开裂,会导致密封失效发生渗漏油,同时绝缘油击穿性能下降,需尽快更换相应电缆终端。目前并无适用的电缆附件内材料相容性试验和高黏度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方法标准,基于已开展的多组对比试验结果,明确了电缆终端内绝缘带与绝缘油相容性试验的关键参数和评价指标,提出适用于高黏度绝缘油的击穿电压测试方法,为同型号充油终端的检查和更换措施提供技术支持,避免了批次性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回路电阻测试绝缘杆存在的缺陷,设计了新型轻质复合绝缘杆,将测试线整合在绝缘杆内部并利用绝缘杆外壁作为电流线的绝缘,以消除测试线对绝缘杆的水平拉力;通过对多节绝缘杆间接头材料选择及合理设计保障绝缘杆连接处的通流能力和机械强度;新增通用型过渡接头使新型绝缘杆能适应不同厂家生产的测试接线钳;增设尾部保护套保证测试过程中作业人员不误碰带电部件。对新型绝缘杆试制品进行了综合性能测试及现场试点应用,测试结果良好,能满足回路电阻测试的要求,稳定性得到大大提高,且现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判断的几种试验方法,通过这几种绝缘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分析电气设备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其绝缘内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绝缘油纸浸渍模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绝缘油已成功应用于配电变压器中,但尚未在更高等级电力变压器中得到应用。由于植物绝缘油的粘度比传统矿物油的粘度更高,有必要研究植物绝缘油在厚纸板中的浸渍特性。在分析油纸绝缘浸渍机理的基础上,设计菜籽绝缘油油纸绝缘浸渍试验模型,讨论影响油纸绝缘浸渍过程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得到菜籽绝缘油油纸绝缘浸渍长度随时间的关系曲线,并与矿物油纸绝缘浸渍长度与时间的实测曲线和理论计算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浸渍温度,植物绝缘油油纸绝缘的浸渍效果可以达到矿物绝缘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匝间绝缘故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变压器匝间绝缘故障的起因和特点。阐述了诊断变压器匝间绝缘故障常用的绝缘油色谱分析和高压试验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实碌工作经验,提出了分析变压器匝间绝缘故障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料国产化和保证直流电缆系统运行的长期可靠性,选取了两种配方体系的典型直流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料及半导电屏蔽料制备试验样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技术,分析了试验样品的基本组成成分和分子结构特征,为判断电缆材料的优劣提供重要依据。对直流电缆绝缘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材料的导热性及热老化前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未来直流电缆系统工程设计选型及建立直流绝缘料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长度是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技术参数,现有标准及研究均无±1100 kV接地极线路相关规定或参考。为了保证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开展,以±1100 kV接地极线路为例,仿真计算该线路最大过电压水平及波形特征,分别开展典型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工频、直流、标准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分析试验布置方式、绝缘工具类型、施加电压类型对放电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短间隙距离情况下直流放电电压最低。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绝缘工具短间距下的工频、直流、标准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拟合公式,同时给出了±1100 kV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大型电机定子绝缘系统评估对发电企业的重要意义,综述了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各项诊断性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局限性,然后介绍了国内和IEEE目前用于评估定子绕组绝缘状态的最新标准情况,强调了新型环氧粉云母绝缘系统与原有的沥青绝缘系统的不同,最后给出了在评估定子绕组绝缘状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有机硅绝缘浸渍漆在机车电机中的工艺应用,对影响绝缘漆渗透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从而确保绝缘浸渍处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温智慧  潘玲华 《电气开关》2014,(1):23-24,30
基于高电压技术及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对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取值进行计算分析,为电力系统实际过电压倍数不同或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时的带电作业绝缘工具耐压试验取值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