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巴东县地处长江三峡,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大山脉,长江、清江两大河流横贯全境.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巴东县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巴东在以小水电开发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巴东县的水能蕴藏量达23.72万千瓦,可开发的16万千瓦.以长江为界,江北发源于神农架的沿渡河水系和江南的泗渡河水系,成为全县水电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2.
姜家湾村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旅自治州巴东县清太坪镇,这里山大人稀,坡陡林密,海拔1400多米,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姜家湾村教学点就坐落在青果山脚下,轻风拂过,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万山从中一抹红,格外显眼姜家湾村教学点是巴东县教育布局调整之后保留的70多个教学点之一,现开设学前班和一、二年级.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水利电力管理站,是巴东县水电局1985 年在湖北省首创的.目前,巴东县先后成立了9个水管站,负责32个乡镇小水电的管理.6年来,水管站解决了9个乡集镇和全县10多万人、近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和小水电站等方面都发挥出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台影碟播放器、一个小休闲广场、一群普通的居民,合着优美的旋律,组成了一个欢乐的群众文化舞台,这是笔者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清太坪、绿葱坡、水布垭等多个乡镇看到的别样风景。2011年,巴东县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5.
"五谷丰登举杯辞旧岁,四面八方找水迎新春——何日解忧".这幅对联,便是两年前巴东人过年时挑着水桶到处找水的形象写照.今天,巴东县通过开展中档工业品以工代赈,兴修蓄水池784个,结束了5万多人、3000多头大牲畜饮水难的历史.1989年底,巴东县被列入湖北省中低档工业品以工代赈建设人畜饮水试点.县里提出"以蓄为主、适当集中、择优扶持"的原则,把解决人畜饮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调动各族群众自力更生办水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一水多用的社会效益.去年底,巴东县由于卓有成效地利用以工代赈建设人畜饮水工程,逐步改变了"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吃水愁上愁"的状况,受到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嘉奖.  相似文献   

6.
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山高地险,峡谷深锁,最高海拔1943米,素称"鄂西屋脊",是巴东的雪域高原。这里全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疾雨横飞,有半年时间云遮雾罩、霜覆雪盖,有三个月时间冰封大地。在这里,有一朵美丽、坚毅的"雪莲花",傲立风雪29年。她,就是巴东县公路局绿葱坡公路管理站道路养护女工张祚琼。  相似文献   

7.
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是湖北省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现有农户392户,1510人,其中土家族人口7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6%。三峡土家族村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三峡移民村,2000年,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原巴东县库区五个乡镇、11个自然村的农民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巴东县是老、少、边、山、穷和库区县,位居"鄂西门户"和"入川咽喉"之地,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成为长江三峡的一颗明珠.1992年,巴东人迎来了两大历史性的机遇:一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三峡工程上马的决议.沉默已久期待已久的巴东终于一跃到开放开发的最前沿.智者贵于乘时.根据三峡工程市场需要和我县资源情况,要大胆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日,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武汉举行,由巴东县代表团选送的具有浓郁巴土风情的歌舞《巴风土韵》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并一举摘得优胜奖.巴东县代表团在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能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雄伟的长江三峡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就跨西陵峡、巫峡两个峡段.作为全国惟一一个拥有4个国家水利枢纽工程的库区县,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19%的土地被淹没,占全县总人口的13.30%的淹没区内人口需移民安置.为了实现三峡工程175米蓄水,6万多人大移民,这是巴东土家族苗族人民继革命战争时期流血牺牲后又一次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的巨大奉献.  相似文献   

1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是湖北十个少数民族地区县市之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4%.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较差,又属长江三峡库区和清江水布垭库区的移民大县,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今日野三关     
车子盘山而行,把我们带到了鄂西巴东县的野三关镇。野三关地处巴东县南边,海拔1,100米,是个典型的深山小镇。我原以为这崇山峻岭之中的小镇也同别的地方一样,冷冷清清,下车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市街整洁,商店、摊亭一个挨着一个在街道两边排列开来,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常,简直不亚于北京的自由市场。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即将上马.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距离三峡坝北中堡岛仅64公里的巴东县,坚定不移地走开发性移民之路,探索出了开发性移民的好经验.1992年11月,国务院三经办主任李伯宁向到巴东考察的李鹏总理汇报时说:"所有库区都在推广巴东的移民经验."巴东县是三峡库区内唯一集"老少边山穷"为一身的贫困县.怎样把过去的补偿性移民变为开发性移民,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14日上午,初冬的太阳洒下柔和的光芒. 这一天,是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的喜庆之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水布垭镇大面山村8组村民李明勇家更多了一份喜庆——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易开美捐资、融资兴建的一栋两层平房竣工乔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民宗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民族宗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在湖北省民宗系统综合目标考评中,巴东县民宗局获得优胜单位,同时获得湖北省十佳县(市、区)民宗局荣誉称号。研究政策,精细谋划协调服务中心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双树坪村有个远古传说,这个传说是关于村里的两棵树,村名也因此而来. 说来也巧,这两棵抱团而生的参天古树每年都是"轮流生长",当其中一棵长得茂盛时,另外一棵就长得衰弱.老人们都说这两棵树可以预知不同方向的财运,枝叶茂盛的一方当年可以行大运.世世代代都这样认为,并有人举了好多例子来佐证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不等不靠,农民自发、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这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双树坪村的鲜明特色。在这里,村民们穷则思变,诞生出了45个50万元以上的老板,被称之为  相似文献   

18.
三峡的眷恋     
一位30多岁的汉族干部,从富饶的江汉平原来到集老少边山库穷于一身的巴东县,挑起县长的重任.他面对的是千万双土家族苗族同胞求温饱、盼发展、奔小康的期待的眼神.贫穷愚昧依然还有阴影,可振兴、崛起的希望之太阳已托起在几十万各族人民手中.这位叫杨泽柱的县长,用心写下了他对三峡人民的眷恋  相似文献   

19.
丧妻失女、祸不单行,一位家庭主人怎堪生活重击?恪尽职守、忠诚奉献,一名共产党员真正大山脊梁!而立之年,想要一个孩子之时,曾是全县“三八”红旗手的妻子却因胃癌早逝。再婚后,喜得两个宝贝女儿,哪知年近五旬,12岁的小女又被脑癌夺去了生命。女儿死时,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爸爸、爸爸”而爸爸──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黄正翔,却正在远离女儿50里开外的地方忙着调查案件……上篇:丧妻失女,一支凄凉的家庭曲与共和国同龄的黄正翔出生于鄂西南巴东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1967年,黄正翔进入了当时的恩施地区财…  相似文献   

20.
一地居民的精神面貌是一方城镇灵魂的体现."六城"同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旅游、文明、园林、卫生、森林、环保等美好融于一身,勾勒出巴东美好的蓝图,砥砺着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这一过程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的过程,恩施州巴东县是这样理解的,也是如此践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