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现有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质量评价和优化。方法:选取炮制过程中生石灰加水量、甘草水煎液浓缩体积、浸泡时间、炮制温度等4个主要因素,采用L9(3)4因素水平表,以各炮制品中的甘草酸胺单铵盐的含量为指标,并采用外观、麻舌感、脆硬度等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的方法进行工艺优选研究。结果:各设计方案所炮制法半夏综合得分从5.8~20.0分不等,其中每100g半夏炮制生石灰加水量30mL,甘草浓缩体积为200mL,浸泡时间为6天,温度在25℃时炮制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为优选法半夏炮制工艺提供了一定参考,即生石灰加水量、甘草浓缩体积分别为半夏的30%(m/g)、200%(m/g),浸泡6天,温度在25℃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张琳  吴皓  朱涛 《中药材》2008,31(1):20-23
目的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现有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质量评价和优化.方法选择生石灰用量、甘草用量、炮制时间及炮制温度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RP-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以及水溶性有效成分鸟苷及甘草酸的含量,家兔眼结膜刺激性评价刺激性程度,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优选法半夏炮制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优选出法半夏炮制工艺在30℃下,每100 g半夏,用生石灰10 g、甘草15 g,浸泡48 h.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达到了降低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炮制目的,同药典法比较明确了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显著缩短了炮制时间.  相似文献   

3.
京半夏的炮制辅料是明矾与甘草煎液、石灰 ,炮制工艺包括水洗、水浸泡、晒干 ,加石灰甘草液制 ,烘干  相似文献   

4.
京半夏的传统炮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半夏的炮制辅料是明矾与甘草煎液,石灰,炮制工艺包括水洗,水浸泡,晒干,加石灰甘草液制,烘干。  相似文献   

5.
半夏历代炮制方法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中药最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有工艺记载始于汉末,根据炮制的主要辅料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青盐半夏及京半夏。  相似文献   

6.
法半夏炮制过程中甘草酸的动态分析及炮制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锡  张伯崇 《中药材》1992,15(7):26-27
采用薄层扫描法考察了法半夏炮制过程中甘草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酸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探讨了法半夏的适宜炮制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交设计法研究半夏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甘草煎煮次数、煎煮液浓缩体积、浸泡时间3个因素,用L_9(3)~4正交设计,采用综合评分的办法对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100g半夏用甘草15g(用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浓缩到150ml),石灰10g,浸泡6d为宜。  相似文献   

8.
半夏是中药中最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而且随时代的变迁炮制方法有所发展。现将目前市场上半夏的三个主要炮制品种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半夏炮制工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高潮  刘继宁 《陕西中医》2009,30(5):601-602
目的:浅析半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中药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和半夏曲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结论: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其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曲偏于化痰止咳,健脾消食。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崔美娜  钟凌云  兰泽伦  张大永  杨明 《中草药》2021,52(24):7428-7437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定性分析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化学成分,分阶段探究不同物料和流程对其成分的影响。比较成分差异性,为阐明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 将通过不同物料和炮制流程得到的半夏阶段产物分为4组,分别为浸漂半夏、石灰制半夏、甘草制半夏、法半夏,以生半夏作为对照。以5种样品醇提液为供试品溶液,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负离子全扫描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果 通过一级精确质荷比和二级的碎片数据,参考文献、数据库以及质谱裂解规律,对5组样品所含成分进行鉴定。鉴定了101个化学成分,分别为7个生物碱类、5个氨基酸类、5个酰胺类、14个醇胺类、26个黄酮类、6个溶血磷脂酰胆碱类、14个脂肪酸甘油脂类、6个有机酸类、7个皂苷类及11个其他类型化合物。结论 通过UPLC-Q-TOF-MS/MS对5组样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半夏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物料甘草为半夏引入了甘草黄酮、三萜皂苷类成分,而物料石灰对成分引入影响不大,推测出石灰的加入是为了在不影响药效成分的前提下减轻半夏毒性。与生品相比,浸漂后的半夏成分减少,推测浸漂的过程中,会使成分有所损失。而经过多物料多流程炮制的法半夏减少了刺激性毒性成分,增加了甘草黄酮类成分。该方法快速、准确,为探究半夏多物料多流程炮制机制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对其药效物质深入研究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半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在生物碱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鸟苷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在蛋白质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在还原糖含量方面,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法半夏;在总糖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结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在化学成分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炮制半夏与生半夏相比较,在生物碱、鸟苷、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上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竹沥半夏炮制工艺,为竹沥半夏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分析,以浸出物、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竹沥半夏辅料用量、炮制时间、干燥温度等3个因素,对竹沥半夏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同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竹沥半夏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g姜半夏,鲜竹沥15 g,炮制时间1 h,干燥温度44℃。结论 该工艺简易可行、竹沥半夏质量稳定可靠,为竹沥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半夏中大分子淀粉类物质会影响共煎药物中小分子化合物的溶出,拟通过检测半夏、法半夏淀粉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来探究炮制对半夏淀粉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半夏和法半夏淀粉的溶解度、润胀度、水结合能力、晶体结构、微观形态来评定炮制对半夏淀粉产生的影响。结果:法半夏和半夏中的淀粉在微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但法半夏淀粉的溶解度、润胀度、水结合能力与半夏淀粉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从30.80%,17.22%和10.56降低至13.93%,10.13%和7.82;而结晶度明显提高,半夏淀粉的结晶度31.77%,法半夏淀粉的结晶度55.11%。结论:炮制能影响半夏中淀粉类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推测炮制会对该药物药效产生影响可能与淀粉的性质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化学成分探讨生半夏与法半夏的差异。方法:制备生半夏和法半夏样品并采用UPLC/Q-TOF-MS/MS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分析研究两组样品之间的差别,并确定相应的化学标记物。UPLC/Q-TOF-MS/MS可准确地测定得到荷质比和MS/MS 的碎片数据,通过参考文献或数据库对照相应数据我们可以鉴别相应化合物。结果:甘草苷、甘草素、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是最具特征的化学标记物。由于LPC可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炮制前后LPC的减少是减毒的原因之一;甘草苷和甘草素有治疗炎症的作用且能减少肝损伤作用,其在炮制后的法半夏中的增加也是减毒的原因。结论:该方法不仅可探索传统中药炮制后减毒的机制还可分别对炮制前后中药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炮制方法对半夏药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遵循我国药典半夏炮制方法予以炮制,获得生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四型。结果①生物碱含量:依据含量水平依次为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②鸟苷含量:以生半夏含量最高,清半夏与姜半夏次之,法半夏最少(P<0.05);③蛋白质含量: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④还原糖含量: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法半夏;⑤总糖含量:生半夏以(5.14±0.30)%居首位,其次为清半夏(3.97±0.13)%、姜半夏(3.67±0.04)%、法半夏(0.41±0.02)%。结论半夏各种类型中其化学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性,相比较生半夏而言,经炮制半夏在各项含量上均出现降低表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发现在保证中药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蒸制法炮制姜半夏的得率比药典法炮制姜半夏要高出约10%,辅料用量、劳动强度小,避免了炮制中的焦底、糊化现象,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杨冰月  李敏  敬勇  赖月月  刘佳灵  彭亮 《中草药》2018,49(18):4349-4355
目的研究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水提取物中8种有效成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含量;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对半夏传统功效祛痰、止咳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半夏炮制品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含量较半夏生品明显下降,法半夏中未检出肌苷。3种炮制品相比,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含量最高,姜半夏最低,与祛痰作用强弱一致,该4种成分是祛痰作用的活性成分,清半夏炮制时加入白矾,也增强其化痰功效;法半夏止咳作用最强,其次为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作用最弱,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辅料甘草(引入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加入增强了法半夏止咳作用。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生姜(引入6-姜辣素)增强姜半夏止呕作用,减弱化痰、止咳作用。结论半夏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功效均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法半夏炮制过程对其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阐释法半夏炮制解毒的科学内涵,该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法半定量分析炮制前后半夏中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以甘草汁、石灰水以及两者混合溶液浸泡的方法分别处理半夏及凝集素蛋白,考察炮制不同时间对毒性蛋白凝集素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炮制前后溶液及沉淀中凝集素蛋白的条带变化;采用MALDI-TOF技术对炮制前后的蛋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定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生半夏中含凝集素蛋白5.01%,而法半夏中仅含0.04%,表明炮制后活性凝集素含量显著降低;石灰水浸泡1 d、甘草汁浸泡3 d后,生品中凝集素含量显著降低,混合溶液浸泡的影响最大。定性分析发现,使用石灰水浸泡后,凝集素蛋白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段,甘草汁浸泡,可促使凝集素蛋白变性沉淀。法半夏炮制过程中辅料甘草汁和石灰水浸泡均可破坏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结构,显著降低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的含量,此为法半夏炮制解毒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药典半夏传统炮制工艺与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半夏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半夏分别采用清半夏药典方法和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进行炮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和半夏与白矾质量比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炮制方法;比较清半夏药典方法和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在半夏总生物碱、总有机酸、草酸钙和白矾含量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炮制时间为120 min,炮制温度100℃,药材与白矾质量比为5∶1时,总生物碱含量最高,达到0.044%;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和药材与白矾质量比均可显著影响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组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显著高于清半夏药典方法组(P<0.05),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组草酸钙含量显著低于药典方法组(P<0.05)。结论: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方法炮制工艺可显著提高半夏中的有效成分,降低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20.
甘草是一味大宗药材,在中药中有"国老"之称。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甘草的历史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梳理了往年各版药典对于甘草炮制方法的记录和全国各地炮制规范对于甘草饮片加工工艺的规定,对甘草的炮制历史进行全方面总结,理清了甘草的炮制发展脉络。经考证,从古至今,甘草的炮制方法较多,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有炙、炒、炮、煨;加辅料的制法有酒制、醋制、盐制、油制、姜制、蜜制、水制、胆汁制等多种方法。在已出版的药典中共有9版记载了甘草的炮制品,全国共有24个省市均有记载甘草的炮制方法。目前,2015年版《中国药典》仅记载了甘草蜜炙的炮制工艺,蜜炙法沿用至今并广泛使用。现今炙甘草是否应统一为蜜炙甘草使用,应以历代方书本草所使用的炮制方法以及临床使用为依据。该文为后续甘草的其他炮制工艺研究和临床合理选择甘草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