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该院2015年5月引入护士分层管理模式,2015年1月‐2015年4月为实施前,2015年5月‐2015年8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技能及对病情掌握情况考核结果。结果实施后,整体护理评分、病室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无不满意患者,满意率达到100.0%,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及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60名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并对比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前后我院护理工作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前相比,在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后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方式运用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内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本院的60位护士,运用分层级管理方式加以监管,并记录运用分层级管理方式前后护士病房护理、基本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能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率.结果:运用分层级管理方式以后护士病房护理、基本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能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率都好于运用以前同时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方式能提升护士开展护理的质量,并促使护理管理质量得以增加,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该院急诊科病房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按照技能水平和资历等进行分层,明确各层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固定工作任务和范围,并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另为95.0%(190/200)和97.4%(37/38),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落实率提高,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级管理有效提升急诊护士服务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增大急诊患者受益程度. 相似文献
5.
曹玉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4)
目的: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内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分界点,总结护士分层管理的方法,比较护理管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分层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行为规范、病房环境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有效改善了消化内科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度;对于观察组医护人员,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护理文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护理部实行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各120例,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95.75±3.09分)、护理技能(94.81±3.57分)、文件书写(96.05±2.87分)、护士素质(96.27±3.57分)4项评分上均要显著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士分层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护士对患者的关爱与沟通(96.42±3.21分)、护士满足需要的及时性(95.09±3.87分)、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95.98±2.76分)、护士的服务态度(97.27±2.49分)、护士的业务水平(95.88±3.89分)等5项评分均要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士分层管理不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45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名,对照组18名,实验组行分层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的考核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层管理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值得医院采用。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9,(21)
目的研究对乳腺外科施行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分层管理前)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8名护士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分层管理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8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士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患者投诉发生率及管理前后基础操作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掌握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技能护理及病房护理合格率(93.75%、97.92%、93.75%、93.75%)高于对照组(75.00%、77.08%、62.50%、60.72%)(均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发生率[3.33%(4/120)]低于对照组[8.80%(11/125)](P<0.05),管理后观察组基础操作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乳腺外科施行护士分层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投诉发生率,提高护士基础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自2016年12月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采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SAS、SDS评量表评价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态,同时统计不同时期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结果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施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护士的SAS与SDS评分为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6.67%(4例),实施前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20.00%,实施前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科护理人员按照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三个层次组成护理小组,规定不同工作职责并进行业务培训。比较分层级管理前、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及总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5、4.07、4.76、4.39、3.99、5.02,P均〈0.05)。结论实施层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通过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合理调配与科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检验。结果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 ± 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 ±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 ±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 ±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海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253-2254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不断提高护士自身满意度,稳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方法对福州市某三甲医院优质护理病区的104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婚史、包干责任制满意度、后勤支持管理系统满意度的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且Exp(B).值>1提示评分值增大,满意度升高。说明婚姻状况、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后勤支持管理系统对护士的满意度都有影响。结论优质护理病区应加强有配偶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落实好包干责任制,不断完善后勤支持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门诊分诊中是否实施优质护理为分界点,各调查10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未实施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故、投诉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精神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精神科开展了围绕"如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品管手法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了基础护理工作缺陷和问题,提高了基础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实施后全院精神科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平均分[92.6%、(97.60±0.38)]均较实施前[73.7%、(92.03±0.74)]显著提高,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6%)较2010年(0.80%)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