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以30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将82例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的分值分为轻度窒息组(轻度组)、重度窒息组(重度组),各41例,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T,动态观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K-MB和cTnT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cTnT可作为心肌损害的监测指标,对了解其心肌损害程度、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水平变化及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第7天的cTnⅠ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第1天及第7天对收集病例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QT离散度,并与围产期无窒息史的20例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cTnⅠ与CK-MB升高更明显(P均<0.01),表明窒息程度越重血清cTnⅠ与CK-MB升高越明显.治疗7d后窒息新生儿cTnⅠ与CK-MB水平及QT离散度均能下降,与治疗前(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TnⅠ与CK-MB均能敏感检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且随着病情好转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CK-MB影响因素较多,且活性持续时间较短,目前多用cTnⅠ作为反映心肌损害指标,其联合QT离散度检测能早期敏感检出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助于疗效判断及病情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心梗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1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健康新生儿1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间心梗标志物浓度情况。结果轻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132.24±24.35)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3.23±2.09)μg/h,心肌肌钙蛋白1为(0.78±0.50)μg/L;中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180.34±32.46)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16.34±5.33)μg/L,心肌肌钙蛋白为(0.35±0.24)μg/L;重度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血清肌红蛋白为(298.67±109.24)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34.76±11.23)μg/L,心肌肌钙蛋白I为(0.04±0.03)μg/h;对照组血清肌红蛋白为(32.12±2.12)ug/h,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为(2.32±1.01)μg/L,心肌肌钙蛋白I为(0.03±0.01)μg/L。可见,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在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1上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轻度、中度、重度心肌损伤患儿的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I在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并且可反应出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不同窒息程度及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6-08~2017-12出生的窒息患儿40例,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10例)和轻度窒息组(30例),选择同期正常新生儿25例为对照组;再根据心肌损害标准将窒息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所选对象均查脐动脉血气及静脉血BNP,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BNP在3组中的表达;分析BNP与血气中的pH值、BE值的相关性;分析BNP与cTn I、CK-MB的相关性。结果 1.重度窒息组中BNP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轻度窒息组BNP值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组中BNP的表达与血气中的pH值、BE值成负相关;窒息组中BNP与cTn I、CK-MB成正相关。结论 BNP可间接反映窒息程度,可评估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的影响,同时探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检测在其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6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观察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MB(CK-MB)水平,并取同期40例患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cTnl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血清cTnⅠ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K-MB的阳性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合并心肌损害,血清cTnⅠ水平检测可用于临床,以便进行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窒息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TnI水平.结果 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cTnI水平高于正常,且轻度与重度窒息新生儿间的血清cTnI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轻度与重度窒息新生儿间的C K-M 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病情愈重,其心肌损伤程度愈重,血清cTnI 水平愈高,cTnⅠ可作为窒息新生儿疑似心肌损害的灵敏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窒息新生儿于入院时检测血清心肌酶及心肌cTnⅠ,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与心肌cTnⅠ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时心脏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心肌酶及心肌cTnⅠ的测定,对了解是否存在心肌损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窒息轻度患儿33例、重度患儿27例;另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于出生后1、7 d进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检测项目具体包括: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标志物检测水平差异。结果重度窒息患儿的各项标志物检测水平均高于轻度窒息患儿,而轻度窒息患儿的各项标志物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且除对照组的cTn-I水平外,其余检测指标在第7天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检测水平。结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水平可反应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窒息越严重,标志物检测水平越高,而检测指标中,血清肌钙蛋白( cTn-I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组18例,重度窒息组12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出生的30例正常新生儿。产后72 h内静脉采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①对照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CK-MB分别为(15.0±5.2)U/L、(107.7±38.48)U/L和(278.3±88.12)U/L;肌钙蛋白分别为(21.82±5.67)ng/L、(77.25±28.91)ng/L和(233.75±67.02)ng/L;NT-proBNP分别为(1 909.1±430.83)pg/ml、(6 334.4±525.39)pg/ml和(10 036.2±2 039.80)pg/ml;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0.71±0.04)、(0.46±0.06)和(0.32±0.06)。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②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系数r为-0.962 14,P〈0.000 1。结论:N端脑利钠肽前体是反映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清CK-MB及心肌cTnI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窒息时的敏感性及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轻度窒息组32例、重度窒息组21例、对照组30例,于生后1d内查CK-MB及CTnI阳性率及检测值水平,5d后再次检测CK-MB及CTnI水平。结果CK-MB和cTnI在窒息时阳性率一致(P〉0.05),均≥84.38%,敏感性高,轻度和重度窒组生后1d内CK-MB及cTnI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窒息组又明显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轻度窒息组新生儿在治疗5d后CK-MB、cTnI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在治疗5d后CK-MB、cTnI检测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CK-MB及心肌CTnI是新生儿窒息时的敏感性指标,反映心肌损害,与窒息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的变化对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轻度窒息新生儿36例,重度窒息新生儿38例,对照组为同期正常新生儿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酶动力检测新生儿血清CTnI含量CK-MB活性.结果 出生1 d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在轻度组和重度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住的57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选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cTnI的活性并作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患儿心肌酶有改变且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心肌酶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心肌酶亦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的升高对临床判断窒息后的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中CK-MB、cTnI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胆红素血症和40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血胆红素、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测定。结果轻度组发病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轻度组恢复期cTn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发病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恢复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发病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恢复期CK-MB与cTnI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胆红素对新生儿心肌功能有暂时性损害。联合测定cTnⅠ、CK-MB水平可以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黄梦  章国忠  林纪光 《浙江医学》2011,33(4):514-5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扭转功能与血清心肌酶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定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心底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同时取其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1)左心室心底旋转在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左心室扭力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1.251±0.877)°、(0.427±0.135)°、(0.018±0.010) °/mm,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分别为(1.849±0.878)°、(1.244±0.456)°、(0.045±0.018)°/mm],轻度窒息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193±1.132)°、(1.698±1.010)°、(0.061±0.03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CK-MB、cTnI在轻度窒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均P<0.01).(4)左心室心尖旋转、左心室扭转及左心室扭力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0.05),其中左心室扭转与cTnI相关性最显著.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左心室扭转功能明显下降,可与血清心肌酶联合应用,客观评价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左心室功能,动态监测,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心肌酶谱及高敏肌钙蛋白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河北省昌黎县人民医院儿科和河北省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8例(观察组),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观察组1 40例,年龄≤6个月;观察组2 38例,年龄〉6~24个月。选取同期在河北省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正常婴幼儿75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分别检测并比较心肌酶谱及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结果 观察组78例,心肌酶谱中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发生率为62.8%,乳酸脱氢酶(LDH)异常发生率为71.8%,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异常发生率为67.9%,肌酸激酶(CK)异常发生率为57.7%,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发生率为51.3%,hs-c Tn T异常发生率为74.4%。对照组心肌酶谱(AST、LDH、a-HBDH、CK、CK-MB)及hs-c Tn T异常率分别为5.3%、10.7%、8.0%、2.7%、2.7%及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有心肌酶谱、hs-c Tn T改变及心肌损害。观察组1 AST为(94.2±20.9)U/L,LDH为(458.4±86.3)U/L、a-HBDH为(352.8±69.6)U/L,CK为(438.4±94.8)U/L,CK-MB为(70.3±15.8)U/L,hs-c Tn T为(0.035±0.006)ng/m L;观察组2 AST为(58.4±18.6)U/L,LDH为(352.6±82.7)U/L、a-HBDH为(261.4±82.5)U/L、CK为(346.9±98.6)U/L、CK-MB为(48.6±17.2)U/L、hs-c Tn T为(0.020±0.003)ng/m L;观察组1患儿心肌酶谱及hs-c Tn T变化大于观察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更容易出现心肌酶谱、hs-c Tn T改变及心肌损害。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酶谱、hs-c Tn T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及时检测心肌酶谱及hs-c Tn T有助于临床综合分析、判断病情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宫内窘迫对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对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早产儿69例,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24例。分别于生后24 h抽血查cTn I、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观察组血清cTn I(0.03±0.01)ng/mL及CK-MB(11.5±3.2)U/L均高于对照组(0.05±0.03)ng/mL及(35.0±4.3)U/L(P均<0.05)。结论:单纯宫内窘迫可造成早产儿血清cTn I及CK-MB水平升高。常规检测血清cTn I及CK-MB能及时了解此类早产儿的心肌受损情况,从而尽早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国平  易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16-117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在心肌缺血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3例急症胸痛最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的IMA水平,并对ACS患者动态观察IMA和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结果ACS患者胸痛发作后2h内血清ACB值为(51.37±7.98)U/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8.434-10.7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ACS患者中,胸痛发作2h阳性率达84.3%;而同步测定cTnT阳性率为16.9%;CK—MB阳性率为14.5%,IMA阳性率与其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MA是ACS的早期敏感指标,是评价早期出现的可逆性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肌钙蛋白T(cTnT)及血心肌酶谱水平测定对判断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围产期窒息新生儿100例,其中重度窒息37例、轻度窒息63例,无窒息新生儿80例,均于生后20min采血检测cTn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AST、LDH、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窒息新生儿(P〈0.05,P〈0.01),且窒息程度越重,各指标的水平越高(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与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