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拌商品混凝土供应及实用量缺方与体积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实际供应量小于工程的实际需用量的问题,对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小于需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使供需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具体方法,以期顺利解决缺少混凝土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预拌混凝土粉料储存仓结构及操作方式创新,对预拌混凝土粉料筒设置预拌混凝土粉料筒仓固定架,对预拌混凝土粉料安全上料采用预拌混凝土粉料上料固定装置,同时针对特殊时期仓筒需扩容时采用预拌混凝土粉料储仓组合扩储技术,针对预拌混凝土上料智能控制采用预拌混凝土粉料仓智慧控制技术,本文所提供的操作方式具有较高创造性,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产品概述:"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点是:依据混凝土工程要求,确定胶凝材料组成后选择水胶比;根据所用原材料的性能和参数,确定胶凝材料用量;选定石子体积后利用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该软件实用快捷、简单方便,对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适用性强、效果好,它是混凝土企业总工、实验室主  相似文献   

4.
, 《江苏建材》2012,(1):59-59
近几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11年底,全省投入运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达650家,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省份;预拌混凝土产能达4.7亿m3,生产规模和产能全国最高;全省实际生产和使用量预拌混凝土为2.1亿多m3,实际使用量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李晓峰 《山西建筑》2012,38(15):236-237
在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出发,阐述了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同时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从而更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工程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深圳市于1997年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并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总用量超过500m3或一次用量超过20m3的,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不得在施工现场自行拌制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涛  何江 《中国建材》2008,(6):62-64
一、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 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1996年.当时南宁市仅有2家预拌混凝土企业,一年约生产混凝土3~6万立方米.至2002年,产量增长到80万立方米.2002~2006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至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达2700多人,预拌混凝土实际产量达到434万立方米,产值约8.7 亿元人民币.在广西自治区主要城市中,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居于前列,2006年约占自治区预拌混凝土总产量的64%.  相似文献   

8.
随着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和掺合料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预拌技术得以迅速推广,不论是预拌混凝土生产数量,还是混凝土质量都获得了很大提高。以北京地区为例,截止2004年底,注册的预拌混凝上厂(站)共约200多家,实际年生产量己突破3700万立方米:同时.  相似文献   

9.
预拌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拌混凝土是目前重点推广和用量巨大的建筑材料。为客观评价预拌混凝土的环境影响,基于BEPAS(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评价系统,从六种等级预拌混凝土(C30~C100)的生产、施工、拆除三个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基础数据收集入手,建立了各等级预拌混凝土的投入产出清单。依据更新的货币化环境影响评价权重,得到了单位体积预拌混凝土的生命周期社会意愿支付值。此外,给出了基于6个模拟算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单一预拌混凝土材料的环境影响随等级提高而上升;对于框架结构,C50和C60高强预拌混凝土兼具环境表现和经济效果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蒋伟 《江西建材》2013,(6):351-352
文章指出在进行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优先选用混凝土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厂家,同时加强预拌混凝土验收制度、混凝土试件留置、浇筑质量监管力度等,从而提高我国的预拌混凝土实际使用效果,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全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达1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以上,达到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沈阳、大连、常州等城市应用的预拌混凝土量已达到该城市混凝土总用量的6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2.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19世纪初起源于欧洲。我国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常州两市。大连的第一座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1986年。至200年,全市共有预拌混凝土企业4家,实际产量560万m3,市内四区预拌混凝土应用已达100%。大连的预拌混凝土在企业数量、设计生产能力、实际产量等方面占全省指标的一半左右。行业还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以保证混凝土企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相继建立起预拌混凝土厂(集中搅拌站),生产经营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的出现使许多大型高层建筑在狭窄街道中施工作业得以实现,施工占地面积大大减小,还可减少施工人员,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不但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可节约水泥,减少建筑材料的分散运输带来的污染。由于预拌混凝土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我国的三北地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十分缓慢,以东北为例,比较正规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仅在大连有两家。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地区每年都有5个月左右的寒冷季节,而大多数施工单位都采用尽量避开冬季施工的办法,所以冬季混凝土用量大大减少。如果不能解决预拌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技术问题,一个预拌混凝土厂每年就有40%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预拌混凝土角度出发,论述了目前水泥生产与水泥应用——预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了影响预拌混凝土水泥对外加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水泥生产厂家应向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与预拌混凝土工艺相匹配和适应的水泥;从预拌混凝土对所用水泥的性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水泥的匀质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的问题,外加剂生产厂家与水泥生产厂家应双向互动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预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王程实际,分析了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结构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与使用具有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章文霞 《云南建材》2010,(12):106-107
1前言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量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还应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要求。由于预拌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满足从预拌站到工地现场的运输和现场泵送浇筑工艺的要求,其需要的坍落度比现场自拌混凝土传统施工工艺大得多,因而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余庆  闻亮 《山西建筑》2011,37(19):97-98
结合当代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际,阐述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物料损耗计算方法,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充分发挥了预拌混凝土的优势,降低了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对工程结构影响非常大。通过我近年来对集中搅拌站的管理,认为要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减少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波动,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始终满足要求,应当了解分析产生波动的原因,从而确定解决预拌混凝土质量波动的方法与措施。本文通过确定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措施、操作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计量操作系统的控制措施等,实现与拌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2007年年初以来,江苏省开展了"禁现搅拌"与达标县(市)创建工作。在推进"禁现搅拌"工作过程中,江苏各地区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混凝土的需用量确定生产总规模,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实行合理布点,避免行业盲目发展。江苏各市、县、区还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预拌混凝土起源于欧洲,1903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预拌混凝土工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预拌混凝土因受到各国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的供应量已达到全部混凝土量的60%~80%。实践证明。采用预拌混凝土一般可提高约1倍的劳动生产率,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约5%,并且具有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等优点。我国混凝土搅拌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基础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城市相继建立了大量预拌混凝土搅拌站。30多年来,我国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大幅度递增,2003年全国30个省(市)预拌混凝土企业达1183家,设计生产能力44228万m3,实际产量达21257万m3,2008年全国预拌混凝土总产量达3亿m3/年,且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