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由交通部公路科研所和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科研所共同研制成功的1小时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新技术,解决了当前混凝土生产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质量控制问题。这一新技术,由于推定速度快,试验设备和操作简便,且具有一定的精确度,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一小时推定混凝土强度新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快速试验方法。它是使混凝土湿筛砂浆在促凝剂及高温压力蒸汽养护下加速水泥水化反应,使之迅速硬化。由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与影响湿筛砂浆快硬强度的主要因素基本相同,因此标准养护28天混凝土强度R_(28)与湿筛砂浆快硬强度R_(1h)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只要测出混凝土湿筛砂浆快硬强度,便可利用事先已经建立的混凝土28天强度与湿筛砂浆快硬强度的关系,即时推定混凝土28天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一小时推定混凝土强度新技术”是通过湿筛砂浆快硬强度与混凝土已定龄期强度的良好相关性快速推定新拌混凝土的潜在强度,这样,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了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采用我省5厂6个品种水泥,及南昌地区的砂、石料进行了试验。将每种水泥各次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强度R_(28)及相应的湿筛砂浆快硬强度R_(1h)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6条直线式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式,其相关系数高度显著(0.92~0.98),回归离差系数小于10%,满足精度要求。所做6种水泥的混凝土28天强度推定式可用在同种材料的工地混凝土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前,施工中选定混凝土的配比,掌握工程质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混凝土试块(15×15×15厘米),在标准养护28天龄期的强度来判断。一小时测定混凝土强度是运用促凝压蒸法测定混凝土湿筛砂浆加压蒸养护一小时后的快硬强度 R 1h,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从而推测出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的强度 R28d。因为,影响混凝土湿筛砂浆快硬强度 R 1h 的因素水灰比、水泥活性、含气量等,与影响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结构物质量的评定和控制,一直是采用在浇筑现场取样制作的试件的28天龄期为标准强度,并以此为检验的依据,但由于试验周期长,不能及时地预报施工质量状况,难于根据混凝土质量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这样既不利于充分利用水泥活性又不利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因此利用早期强度判断混凝土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试验,在70年代甚至更早些已开展,其试验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两类:(1)依据经过早期加速养护的试件强度推定混凝土28天或其它龄期的强度。(2)依据快速分析新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组成等推定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现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28天标准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标准,由于从新拌混凝土到强度检验所需时间过长,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管理。为了实现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和水利电力部天津勘测设计院科研所于1981年共同提出促凝压蒸一小时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新技术推定混凝土强度结果准确,速度快,试验设备及操作简单。几年来,在水利水电、交通、建工等系统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  相似文献   

6.
苏琼 《红水河》2000,19(3):34-36
水泥掺入复合促凝剂在温度为126℃~128℃、工作压力为1.4Pa~1.6Pa下压蒸50min测定抗压强度,建立快蒸强度与标准养护28d强度相关曲线、回归方程式。快蒸的实测抗压强度达到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的50%以上,测定的精确高,相关系数为0.977。准确、快速掌握水泥标号,对混凝土现代化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质量、节约水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促凝压蒸技术即时推定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不仅能通过试验根据已经建立的同材料混凝土强度推定式,在浇筑后2~3小时内推定出标准养护28天龄期或其它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而且对于质量控制、设计及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亦可以及时提供试验成果。开展这种混凝土压蒸快速测强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贺保国 《中华建设》2007,(11):75-76
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是控制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性能较直接的手段。《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强调应留置的三种混凝土强度试件:第一种为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第二种为用于确定施工期间混凝土强度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第三种为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对此了解不够,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9.
由于湿筛法测定的力学指标无法真实反映水工原级配(三级配、四级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 必要开展原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现阶段关于宏观强度对原级配和湿筛混凝土拉伸 断裂性能差异的影响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采用细观有限元分析和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探究 在不同宏观强度下原级配与湿筛混凝土拉伸断裂性能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宏观强度对二 者主要宏观拉伸断裂指标的差异存在不同影响,随着宏观强度的提高,原级配和湿筛混凝土拉伸弹性模 量的比值减小,峰值拉伸应变的比值增大,而断裂能与峰值拉伸强度的比值则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标准养护试件7天龄期(以下简称7d)试压强度及标准养护28天龄期(以下简称28d)试压强度,建立试件强度7d与28d的关系式,用标准养护7d强度推算28d强度,提前计算出混凝土水灰比供工程施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而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与材料自身的孔隙结构及分布密切相关。开展了养护条件(标准、自然、浸水和密封养护)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对从混凝土方形板试件取出的圆柱体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并对沿圆柱体高度方向上等厚度切割成的3个“圆饼”试件,分别进行了超声波速和孔隙率两种指标的测试。为了实现吸水观测的连续性,利用改进的混凝土吸水测重法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下“圆饼”试件的毛细吸水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声波速和孔隙率具有较大影响,是决定养护过程中强度发展和内部孔隙结构及密实性的关键因素。标准养护下强度和超声波速最大,孔隙率最小;密封养护下强度和超声波速最小,孔隙率最大;自然和浸水养护试验结果接近,介于标准和密封养护两者之间。相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由上到下不同位置的累积吸水量、初始吸水率和孔隙率逐渐降低,超声波速则逐渐增大,说明混凝土由上到下不同位置的密实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极旱、大温差地区不同养护方式及不同养护天数下混凝土桥墩的强度及抗渗性、微观孔结构之间的关系,选择4种养护方式及3个养护天数(7,14,28 d)对试验桥墩进行了研究。在龄期28 d时对混凝土桥墩的强度、抗渗性和微观孔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自然养护、土工布养护、新材料养护、标准养护的顺序最可几孔径及多害孔不断减小,抗渗性逐渐增强;随着养护天数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强度、多害孔逐渐下降;养护天数>14 d时,混凝土桥墩各项性能良好,建议养护天数为14 d;新材料养护优于土工布养护,在极旱、大温差地区养护方式的保湿效果越好混凝土桥墩的抗渗性及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戈壁地区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桥墩的回弹强度与试块强度的变化规律,首先对原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然后通过对戈壁地区不同养护方式(标准养护、大气养护、土工布包裹养护、橡塑板包裹养护)下混凝土桥墩及同条件试块在不同龄期(3,5,7,14,28,56 d)时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将所得的混凝土桥墩回弹强度及试块强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公式拟合和验证。结果表明:①按照大气养护、土工布包裹养护、橡塑板包裹养护、标准养护的顺序,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拉压比逐渐增大;②戈壁地区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桥墩的回弹强度小于试块强度,两者的差值在3~9 MPa之间,随着龄期的增加两者的差值逐渐减小;③戈壁地区混凝土养护方式保温保湿效果越好,回弹强度与试块强度之间的差值就越小;④提出了戈壁地区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回弹强度及试块强度的计算公式,所得公式经验证误差较小,可以作为强度计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虑内部温度历史的大坝混凝土强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温度历史的大坝混凝土强度发展与标准养护方式下区别显著,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考虑该影响.本文采用温度匹配养护方式模拟典型的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历史,研究大坝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结果表明,对于粉煤灰掺量为35%~50%的大坝混凝土,采用温度匹配养护在7~90 d龄期内抗压强度较标准养护可提高18%~48%;较多粉煤灰掺量和较大水胶比的混凝土对养护温度更为敏感,采用温度匹配养护方式能更合理体现大坝内部混凝土实际的强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养护条件、膨胀剂掺入方式和聚丙烯纤维对二级配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在上述三种因素条件下二级配补偿收缩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限制膨胀率及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等比例取代法制备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较等量取代法提高了约7%~11%,劈拉强度提高了约9%~11%。水养条件下,3~14 d龄期内等比例取代法混凝土限制膨胀率降低了约10%,自由膨胀率降低了约42%~57%;(2)随着养护湿度的提高,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性能相应提升,水养条件相比湿养条件14 d限制膨胀率提高了62.5%,自由膨胀率提高111.8%,相比自养条件限制膨胀率提高了333.3%,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对养护湿度的敏感性相对更大;(3)等比例取代法混凝土抗裂性能较等量取代法提高了约7%~9%。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等效龄期法主要应用于实际温度历程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而对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抗裂性参数的预测却鲜有报道。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实验方法,验证用等效龄期法参于测定、计算实际温度历程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的适用性,通过测试抗冲磨混凝土绝热温升,以实际工程为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温度匹配历程曲线;随后以3种活化能有明显区别的抗冲磨混凝土(FA、FAS、EA)为例,采用ASTM C 1074-04方法测定了其砂浆活化能。基于Arrhenius公式计算混凝土在温度匹配养护(TMC)过程中的等效龄期,结合其标准养护(SC)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经时发展模型,得到实际温度历程下的力学性能计算值,其结果与采用实际温度历程进行温度匹配养护得到的实测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际工程活性骨料,并参照工程配合比,成型混凝土抗压、劈拉、抗弯和轴向拉伸试验试件。经过28d标准养护后,移入温度60±1℃,相对湿度为90%~95%的养护箱中,使碱-骨料反应加速进行。在混凝土达到不同的膨胀量时取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轴向抗拉强度随碱-骨料反应膨胀量的增大而降低。用相对动弹性模量表征混凝土的损伤,根据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损伤量的对应关系,初步得出了ASR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温差、干寒地区日照对保存在预制场的混凝土箱梁的影响规律,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利用混凝土抗裂环,给出了日照养护与无日照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抗裂性的优劣;同时测试了在日照养护与无日照养护下混凝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及强度损失,将得到的结果与标准养护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测试了预制箱梁在预制场保存期间的温度场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梯度。得出结论:①日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会对混凝土的抗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②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损失都大于无日照养护下的混凝土;③存放于露天梁场的混凝土箱梁一天内的日照温度梯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下午14:00时变化幅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干燥与潮湿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东伟  张君  陈浩宇  刘文 《水利学报》2012,43(2):198-208
试验测量了C30、C50、C80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自然干燥环境下典型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干燥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普遍降低。采用成熟度法和水化度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和弹模发展规律;分析了内部湿度对混凝土水化速率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湿度影响水泥水化度、进而影响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计算修正模型;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吻合良好。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种混凝土弹模- 强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普通与高强混凝土采用统一的模型参数不可取。  相似文献   

20.
干燥与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量了C30、C50、C80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自然干燥环境下典型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采用成熟度法和水化度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和弹模发展规律;分析了内部湿度对混凝土水化速率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湿度影响水泥水化度、进而影响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修正模型;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作了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良好。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种混凝土弹模—强度关系模型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