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2003年7月16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宣布,双方共同建设的下一代电信网络(NGN)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它将为中国电信运营商部署和利用下一代电信网络提供充分的技术、平台与服务保障。新成立的NGN实验室将使惠普的电信平台与北邮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软件结合,共同在中国电信市场推动下一代网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信运营商从网络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迫切需要建立以IP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NGN)。资源接纳控制技术是电信运营商在NGN网络发展中引入的一项新技术,一方面它可以保障电信级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是电信运营商提供差异化质量服务的应用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资源接纳控制技术的产生,并从国际标准组织、国内厂商和电信运营商3个方面探讨了NGN中引入资源接纳控制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2005,29(5):111
4月26日,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电信运营商的高层和技术专家在深圳就网络转型及NGN建设进行研讨,据此次大会的主办方华为公司介绍,目前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的电信运营商当中得到了普遍商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外各电信运营商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NGN网络的建设和规划,“NGN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通信世界》2005,(38):75
传统的电信业务以电路交换为核心技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话音服务。下一代网络NGN出现后,利用IP网统一承载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将对电信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转变。NGN技术的蓬勃发展还为运营商提供了崭新的业务平台,通过业务平台运营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新的业  相似文献   

6.
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演进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电信运营商只有顺应潮流才能不断发展。介绍了NGN在中国的试验情况,从业务需求、网络现状以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电信网络向NGN演进的必然趋势,讨论了传统电信运营商采用NGN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并对网络演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NGN发展带来的信息安全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NGN)究竟是什么?可以说,它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以智能光网为核心的下一代光网络,以MPLS和IPv6为重点的下一代IP网络以及3G、4G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都在NGN的探讨范畴当中。从电信发展的现状来看,业务提供成为市场关键,而NGN恰好提供了能运行灵活多样综合业务的网络平台,所以NGN这一结合多种网络优势和特点的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及制造商关注的重点,并已在逐步构建。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电信网络(NGN)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热点话题,有些人士是从技术方面探讨下一代网络;也有很多人从性能方面探讨这个问题。UT斯达康认为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型网络。由于基于IP的基础设施支持业务与网络承载的分离,作为在IP基础设施上提供电信业务的关键,软交换技术将在下一代网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网络与应用紧密结合 UT斯达康通过对行业和用户市场的深入分析后认为:首先,作为电信的用户,更多的是关心运营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次,作为拥有商业化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必须要考虑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大量用户…  相似文献   

9.
运营商部署NGN的驱动力近几年来,以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和部署成为电信业关注的热点。由于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电信网络技术,而且还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的未来构架和发展方向,因此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标准组织以及业务应用开发商都积极投身于NGN技术的研究和网络发展,并且达成了共识,即NGN必将全面提升电信网络的智能以及业务提供能力,从而形成高性能、可盈利的电信网络新架构,以大大增强电信网络作为全社会信息平台的支撑能力。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在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0.
陈晓冬 《通信世界》2003,(26):48-48
随着我国电信竞争格局的不断演进和移动通信的异军突起,固网通信的垄断优势已然不再,业务增长放缓,核心竞争力受到严峻的挑战,然而作为网络融合和演进的下一代网络NGN由于其灵活的网络架构、丰富的业务提供、多样化的接入手段等众多优势而成为电信领域的亮点。为了NGN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设备供应商加大了研发投入.运营商也积极从试验网起步,逐渐部署一些NGN商用网。可以说,伴随着国内各大运营商在NGN网络建设上进入高潮,NGN在中国开始真正走入商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逐步应用,电信运营商拥有了能够同时提供传统的电信级语音业务和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的统一平台。如何确保这个平台稳定运行,保障不同类型客户的通信质量,成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针对NGN的网络体系结构和业务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NGN建设中QoS(服务质量)保障的策略,从而实现网络上各类业务在端到端上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通讯世界》2004,(5):74-75
NGN下一代网络是一个基于IP的全新通信网络,融合了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NGN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便于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国内外运营商的NGN实际商用结果证明,NGN下一代网络能帮助运营商实现21世纪的新市场目标。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NGN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研究、产品开发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业界公认的NGN领域的先驱。目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是阿尔卡特集团全球NGN三大研发中心之一,也是亚太地区的NGN支持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NGN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亚太、欧洲、美洲等超过40个电信…  相似文献   

13.
思科公司为电信运营商移植“IP下一代网络”思科公司近日在SuperComm大会上宣布,帮助电信运营商移植到高级全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计划保持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此计划名为“IP下一代网络(IP NGN)”, 可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各项能力,如交付创新业务、提高运营和前期投资效率、以及提前推出增值网络和业务控制功能, 以满足运营商长期业务目标等。思科于2004年12月首次公布其IP NGN构想与架构,目前的这一宣布代表了思科这一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思科IP NGN解决方案可帮助电信运营商移植到IP NGN,如思科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网络(NGN)标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友康 《通信世界》2002,(19):33-34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在讨论的热点技术,国内外许多网络运营商也都在探讨,并正在(或考虑)建试验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NGN的特点、体系结构、以及有关NGN的标准进展等。一.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由于IP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电信网络将逐步成为分组骨干网的边缘部分,与时同时,为了支持新的多媒体商业应用,传统电信网络将越来越开放,并引入许多新的功能和物理部件。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网络结构来反映这种新的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结构就是下一代网络(NGN)的基本框架。NGN是一个广义的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NGN),分析指出,软交换能为电信运营商在快速开展和布署新业务、增加竞争力和差异化服务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市场机会和空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大唐电信OpenSPTM——开放式业务平台,及其针对运营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英国电信(BT)日前宣布成立21世纪全球企业部,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分享其独有的下一代网络(NGN)部署经验。英国电信如何借助其在英国本土实施“21世纪网络”战略的经验,帮助其他运营商降低风险,加速NGN部署进程?21世纪全球企业部负责人Steve Johnson近日就上述话题接受了《亚洲电信》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网络(NGN)是近几年出现的电信新技术,是电信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是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NGN是电信级网络,电信级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可靠和高可用性。如何确保网络安全性是电信设备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下一代网络的四个层次,介绍各层次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措施的实施,研究可行有效的安全机制,指出构筑NGN安全可靠性的安全防御框架。  相似文献   

18.
IMS、软交换、NGN:网络融合和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9.
Joseph  Waring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07,(20A):19-19
英国电信(BT)日前宣布成立21世纪全球企业部,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分享其独有的下一代网络(NGN)部署经验。英国电信如何借助其在英国本土实施“21世纪网络”战略的经验,帮助其他运营商降低风险,加速NGN部署进程?21世纪全球企业部负责人steve Johnson近日就上述话题接受了《亚洲电信》记者的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目前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建设下一代网络(NGN)接入层承载网中所采用的几类技术模式,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建设NGN接入层承载网的思路,并通过技术分析和带宽需求分析,简单论证了这种建网思路的可行性.最后,对这几类建设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采用GPON模式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