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以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即大腿前外侧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蚁行感)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多以理疗、神经阻滞镇痛和手术为主[1].针刺疗法可减轻周围肌肉组织对股外侧皮神经的卡压,缓解其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疗效颇佳.笔者(第一作者)跟随导师采用浮针结合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外侧皮神经炎在临床上也称为异常性股痛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大腿外侧神经分布区出现异常感觉,有的表现为针刺感,烧灼感,有的则表现为麻木感或疼痛、或者有感觉减退甚至有缺失区,往往由于是重体力劳动、站立时间长久,或者感受风寒的侵袭而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按摩治疗股外侧神经炎的手法,行之有效,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夹脊穴结合叩刺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股外侧皮神经痛”或“股外侧皮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股外侧皮肤部位感觉及痛觉敏感,病灶四周与健康皮肤分界十分明确,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化为皮神经麻痹,其痛觉、温觉、触觉退钝或消失,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构成的双叶瓣,修复8例手与足部软组织缺损.肌瓣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双叶瓣的血管蒂与供区的血管行端端吻合.结果:所有双叶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肌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1例发生供区血肿.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双叶瓣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部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星针配合闪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15例患有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采用七星针扣刺加闪罐法治疗2个疗程,依据临床症状评定疗效。结果:七星针配合闪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有效率为93%。结论:七星针配合闪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俞竹青 《光明中医》2006,21(6):24-25
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侧刺痛、麻木、有蚁走等异样感.我科2004年来诊治股外侧皮神经炎23例,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3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6岁;病程最长的3年,最短的7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确诊患者采用浮针治疗,两天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8例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围刺治疗,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肯定,较传统的毫针围刺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皮神经炎,为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的综合征。笔者曾有幸跟随李志道教授学习,采用毛刺合直刺股外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来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针灸门诊,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2年。均符合股外侧皮神经炎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计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0 例,将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切取皮瓣大小10.0cm×8.0cm~14.0cm×26.0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7 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4 例,进行探查重新吻合;2 例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 例皮瓣坏死,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24 例获得随访,随访12~18 个月,其中12 例皮瓣臃肿需要二期修薄,全部病例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血运良好,耐寒,外观色泽良好.结论 应用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较好的覆盖,能够恢复部分皮肤感觉功能,能够较好的恢复足部耐磨、耐压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1.
股外侧皮神经炎为针灸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我们运用扬刺法与磁振热治疗仪相结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经神经内科确诊。其中男14例,  相似文献   

12.
俞竹青 《光明中医》2006,21(7):48-48
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侧刺痛、麻木、有蚁走等异样感.我科2004年来诊治股外侧皮神经炎2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痊愈23例,显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皮肤针叩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红 《光明中医》2011,26(1):122-122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属中医皮痹、肌痹之范畴。临床以原因不明的自觉大腿前外侧的下方2/3部位出现蚁行、麻刺等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本人采用皮肤针叩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股外侧皮神经炎属于周围神经病变之范畴,往往和原发以及继发的股外侧皮神经的受压有关,表现为各种感觉障碍甚至疼痛等。本病临床以单侧多见,双侧较为少见,且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曾用中西医结合治愈的双侧股外侧皮神经炎1例,讨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疗效,以期提高本病在临床上的诊断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或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女性,是以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即一侧或两侧大腿外侧的皮肤感觉减退,出现麻木刺痛、蚁行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是皮神经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慢性病程,常因为局部嵌压、腰椎退行性病变、糖尿病、肥胖、外伤、妊娠等情况引起,有时见于长途旅行者,部分患者损伤原因不明.临床治疗方法多种,针刺治疗本病疗效颇佳,且无副作用,但现代人多畏惧针刺疗法,尤以年轻人为主,笔者采用毛刺法治疗此病,疼痛轻,见效快,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又称感觉异常股痛,主要是以大腿前外侧皮肤疼痛和感觉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是引起股前外侧感觉障碍原因之一.笔者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本组病人23例,采用局部封闭配合推拿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扬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外侧皮神经为单纯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大腿外侧皮肤,此神经损伤可出现大腿外侧面的感觉障碍,我们采用扬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9.
股外侧皮神经炎(LFCN)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以患肢股外侧皮肤局部麻木、刺痛、蚁走感等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本病病程较长,时轻时重,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1].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治疗LFCN具有良好的效果[2].本文主要探讨温针灸治疗LFCN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1...  相似文献   

20.
体针、刺络拔罐配合闪火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体会: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临床常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的皮肤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蚁行感、寒凉感或烧灼感等为主要症状,属临床常见病之一,每因久立、久行或劳累后病情加剧,体针取穴:风市、梁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